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5年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用形近字组词。

排(   ) 徊(   ) 挪(   ) 岭(   )

俳(   ) 洄(   ) 娜(   ) 铃(   )

徘(   ) 蛔(   ) 哪(   ) 伶(   )

 

 

 

2、补充词语,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直言不______ ____________血 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路不拾______ ____________虑 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他__________地想得到更多好处,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2.俗话说,___________,就是要告诉大家要学会感恩。

3.除了上述的某个词语,还学过另一个能形容社会安定且风气好的词语是_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们再三quán héng( )后,还是决定xiāo huǐ( )这些产品,bì jìng( ),他们的副作用很大,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2.腐败的清政府培养了一批lǎn duò( )无能的官员,他们没有为国家fèng   xiàn( )出一点力量,反而在他们的领导下国家日渐衰落,外国不断qīn lüè( )我国,灿烂huī   huáng( )的圆明园也毁灭在英法联军手中。

3.小华游览那座huáng gōng( )遗址时发现一个矿泉水瓶,他低头jiǎn shí( )的时候,发现地面有轻微裂纹,于是他报告给了管理员,园内围上护栏不让游客进入,不久那里发生了地面tā xiàn( )

4、看拼音写词酒,注意把字写得规范、整洁、端正。

zhú jiàn     yǎn hù     guàn gài

( )     ( )   ( )

wú kě nài hé     zuǒ gù yòu pàn

( )        ( )

5、补充诗词名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______)。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积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 ,春江水暖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

【3】这首诗中写到的植物有________,写到的动物有______ (填序号)

①竹子②桃花③鸭子 ④蒌蒿 ⑤芦第⑥河豚

7、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8、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景色。

(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小面的文章。

系在风琴线上的童年

(1)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使我蓦然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

(2)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如女孩子般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我们偷偷找来竹篾(miè),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我们把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gū lu)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做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3)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yǐ lǐ)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4)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伙伴们有的忙着给风筝纸涂上闪金光的东西,有的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风筝尾巴上,还有的……在众人羡慕的眼神和惊叹声里,风筝飘飘洒洒上了天,也把一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而那晚,我的风筝就像和我赌气似的,任我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尽管万般懊恼沮丧,但也绝没有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而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我的风筝又重新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5)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6)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本文围绕“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两件事。

【2】短文第(2)段详细介绍了我们制作风筝的过程,请您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列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______→糊纸涂色→______

【3】第(4)自然段,作者用很多方法写出“我们”放飞风筝时的情景,请找一处进行批注。

所找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作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5)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B.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

C.作者虽然对童年放风筝充满美好的回忆,但是对于放风筝失败还是感到无比惋惜的。

【5】文中第(3)、(4)自然段,随着风筝的变化作者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请找出来完成填空。

______                    ______                    ______

【6】短文的最后一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选段,完成练习。

①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是鱼。

②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类,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③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第①段话主要围绕“_______”这句话说的,一是说________,二是说_________,文中的“数不清”这个词写出鱼的________,“________”一词写了鱼的种类多。

2第②段话围绕中心句“_____________”写了岛上_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多。

3仿写句子。

__________呀!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4对第①段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和鱼各占一半。

B.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

5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西沙群岛   (______的西沙群岛   (______的西沙群岛

11、阅读理解。

《羿射九日》(节选)

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 )起来,花草树木渐渐( )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东——______ 落下——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括号内。

A.繁茂 B.滋润

【3】从哪句话看出大地现出了勃勃生机?用“ ”画出来。

【4】人们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后,会对后羿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____

【2】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鄱阳湖的。

【3】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鄱阳湖静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鄱阳湖动态的句子。

【4】给短文加个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13、课外提优

童年安徒生

19世纪初,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小镇上。他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是佣人。

安徒生天性善良,虽然自己家境不好,但总是请求母亲多分一些食物给乞丐。他还常常照顾①没有地方可以去的小动物,母亲为孩子有颗善良的心而高兴。

安徒生的父亲没上几天学,却很喜欢读书,一有空就会念些儿歌。每当这时,他总是坐在父亲身旁,跟着摇头晃脑。

童年的安徒生②虽然生活苦了些,但是很快乐。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强忍泪水,独自挑起养家的担子。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母亲把安徒生送到学校念书。可安徒生对算术一点兴趣也没有,成绩非常的差。一天放学后,安徒生家庭作业没有做完就玩儿去了。母亲知道后非常难过,失望地对他说:“你为什么这样敷衍了事?难道你不明白家里的艰难?学习是为了你的将来。为什么你不明白我的苦心?”说着伤心地掉下眼泪来。安徒生知道错了,非常懊悔。从此他不再讨厌上学,功课也渐渐有了进步。

有一次,安徒生连夜写了一篇文章,自己越看越满意。他想,这次一定能得到芬凯洛太太的赞赏,她是个有学问的人。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立刻去敲芬凯洛太太的门。她家的仆人认为现在不应该打扰她,安徒生很生气,用无理的话顶撞了仆人。芬凯洛太太听到吵闹声,出来见了安徒生,看了他的文章。文章写得不错,可看到安徒生傲慢的态度,她说:“这样的文章,就让你如此满意吗?像你这样对自己已经很满意了,还会有进步吗?”安徒生起先有点不知所措,后来终于明白了她的用心。

以后,安徒生怀着谦虚的心广泛读书,不断写作,虽然常遭挫折,但从不灰心。最终,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法,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动人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童话之父。

1)请把文中两处画 的句意写成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的“苦心”,“苦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芬凯洛太太的“用心”,“用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自然段写了童年安徒生的________件事,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安徒生的作品除了文中所说的,你还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你最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人物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及解说文字。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解说: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既别出心裁,又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1】这段解说文字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

A.构成要素( ) B.造型特点( )

C.颜色搭配( ) D.图形寓意( )

【2】中国环境标志是中国官方的产品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能源等环境优势。请你结合该标志,为保护环境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阅读影响一生。学校以“品味书香 润泽校园”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有的班进行了家校共读活动,有的班举行了演讲比赛,有的班开展了故事分享会。

写出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蜥蜴参观住宅。(扩句)

2. 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像 (写比喻句)

 

17、(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

   

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字句)

   

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

   

18、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位聋哑青年画鱼时很专注。   (改为感叹句)

 

2.我们应该学习罗丹这种对工作全神贯注的态度。(改为反问句)

 

3.父亲把贫瘠的黄土坡开辟成了绿油油的菜园。(改为“被”字句)

 

4.伽利略是科学家。(扩句)

 

5.勤劳的父亲用汗水在山坡上开辟出一个菜园。(缩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顽皮的猴子一会儿跳上假山,一会儿钻进山洞,一会儿荡起秋千。(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什么?请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就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师,它教我们懂得了要认真学习,懂得了要孝敬父母,懂得了要尊重他人,懂得了要珍惜友谊……请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