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2025年中考模拟(四)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ABAB式”表示颜色的词语。

大自然是调色盘。早晨,天边飘着( ) 的云彩。( )的阳光洒落下来,它照在哪里?它照在( )的叶子上,它照在( )的花朵上,它照在( )的果子上。抬头远望,( )的天空中飘着朵朵( )的云,给人飘逸自在的感觉。在( )的暗夜中,也会有一两只萤火虫在飞舞着。

2、填入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语说一句话。

1.(    )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    )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2.(    )点(    )多,(    )点(    )兴奋,声音也(    )来(    )响。

 

3、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换一种更适合语境的说法。

(1)我们打算去云南旅行,爸爸提前在网上订了客舍( )

(2)小丽最喜欢写作文了,她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墨客( )

(3)检查完合同后,双方公司代表分别在合同上盖上了印信( )

(4)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看郎中去了。( )

4、看拼音,写词语。

1.姐姐迫不及待地sī kāi(   )了信封

2.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村子里的人还是不肯jiē nà( )他们。

3.奶奶cí xiáng( )地摸着我的头。

5、我会比,我会组词。

____________   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净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选自《瀑布》

【1】这节诗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最想积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年迈的大娘,

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把下列三个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踏着    ②顺着     ③背着

________弯弯的小路 ________年迈的大娘 ________路上的荆棘。

【2】找出诗中的一个疑问句,并画上横线。

【3】小路说了些什么?找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4】所选的这两节诗写了雷锋叔叔的一件什么事?________(填序号)

①迷路的孩子。    ②背年迈的大娘。

8、读一读,选一选。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花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迷——_______蜷缩——_______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面出来。

【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_____,生活中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10、课外阅读。

 

我家门前有一条极平常极平常的小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4米宽,水小时,鼓足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岸上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对岸便是生产队的大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和苏北农村的无数条小溪相比,没有任何更值得夸耀的地方。

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天空渐渐泛白,天边出现了红晕□眼前的小溪又展开了另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早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中□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柠檬黄□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

从此,我对小溪入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就像看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悦耳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情更美好。    (    )

(2)形容变化极大。               (    )

(3)比喻色彩鲜艳、纷繁或式样繁多。       (    )

2.根据短文的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色彩          (    )的早霞

(    )的流水声

3.给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2)这句话共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1、徐悲鸿在巴黎

①徐悲鸿是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一次留学生联欢会上,有个外国学生傲慢地说:“中国人又笨又蠢,就是天天让达芬奇手把手地教,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那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就代表我的祖国,你就代表你的祖国,我们来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

②从那以后,徐悲鸿下定决心,要为中华雪耻,为民族争气。虽然生活十分坚难,但他还从微簿的生活废用中挤出钱来购买喜爱的书籍和图片。长期的艰苦生活使他得了严重的肠胃病,发作时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坚持。

③每逢假日,徐悲鸿就到博物馆观赏和临摹画作。他为了不浪费时间,连一口水都不去喝,通过欣赏临摹,他从艺术大师的作品里学到了高超的绘画技巧。

④三年后,徐悲鸿创作的作品在法国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惊动了巴黎,这时候,那个傲慢的洋学生不得不向徐悲鸿鞠躬认错,说:“在竞赛中你是胜利者,我是有眼不识泰山。”

【1】“举世闻名”意思是______

和它意思一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中有3个错别字,先圈出来,再写出正确的字: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文中“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应选择______

①有眼看不到泰山;②不认识或不了解泰山;③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卡,完成填空。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最擅长______,代表作是______。人们用“______”或“______”来称赞他。

资料卡

徐悲鸿   徐悲鸿特别爱画马,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1934年春天,徐悲鸿在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了纸上。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所征服,称赞他不但是东方的一支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支神笔。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冰项链

负责文艺宣传队的刘老师说:“要是葵花脖子上有条银项链,那就更好看了。”哥哥青铜对葵花的脖子上没有一条银项链,当然无可奈何。甚至是青铜一家,都无可奈何。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

天上有鸽哨声,青铜抬头去看天空时,没有看到鸽子,却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晶莹的冰凌。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一只青蛙在怀里。他扛了一张桌子,爬了上去,将冰凌采下十几根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然后,他将盘子端到了门前的草垛下。他去水边,割了几根芦苇,再用剪子剪了几支很细的芦苇管。他又向妈妈要了一根结实的红线。家里人见他忙忙碌碌的,有点儿奇怪,但也不去追问。他们早已习惯了他的奇思怪想

青铜用一根细木棍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散射着亮光。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口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停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吹穿一颗冰凌,大约需要六七分钟的时间。他将吹好的冰凌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冰凌落进盘中时,叮当有声。

青铜坐在草垛下,很有耐心地做着他的事。那些被他从大盘子中挑选出来的冰凌,大小、形状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正是不完全一样,它们堆放在一起时,才更见光芒闪烁。那光芒带了一点儿寒意,但显得十分宁静而华贵。

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那些“钻石”随着太阳的西移,也在改变着光的强度与颜色。到夕阳西下时,它们的光竟是淡淡的橙色。

青铜觉得他的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妈妈给他的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细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死结。这时,他用根手指将它高高地挑挺;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出现了!

演出正式开始,葵花上场了。

……

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亮光,比在阳光下还要迷人。谁也不清楚葵花脖子上戴的究竟是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但它美丽的、纯净的、神秘而华贵的亮光,镇住了所有在场的人。

那一刻,时间停止了流淌。台上台下,像一片寂静的森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铜是怎么做成冰项链的?用小标题来概括。

采冰凌→________→挑冰凌→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奇思怪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青铜的“奇思怪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只有”一词反复出现,其实充分解释了上文提到的____________的原因。

【5】用“﹏﹏﹏”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比喻句。

【6】文中两次提到冰凌所散射出来的亮光很“华贵”,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要在题目前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千奇百怪的根

每棵植物根的总和,叫做根系。植物的根系是十分庞大的。据书上记载:一棵发育充分的冬黑麦,在抽穗期共有1400万条根,如果把这些根一条条连起来,总长度可达600千米以上。一棵只生长了一米高的苹果树苗,它的根系竟有38000条侧根。植物不仅有很多根,而且根扎得很深,如甜菜的根可以入土3米;苜蓿的根可以入土5米;在沙漠中生活的一种叫骆驼刺的植物,它的根可以入土20米以上。此外,许多植物根系延伸的直径可以达到3米;而向日葵的根系可以向四周延伸5米;一种叫青香蕉苹果树的根系向四周延伸的直径可以达到27米,比树冠大3~5倍。

【1】在文中找出与下面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 

微小——________       缩短——________

【2】抽穗期冬小麦的根共有________,沙漠中的骆驼刺,它的根可以入土________,青香蕉苹果树的根系向四周延伸,直径可达________

【3】根系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介绍了根系的三大特点,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整本书阅读

三顾茅庐

①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

②过了几天,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仨人冒雪又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③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④仨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俩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⑤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俩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是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1】仿照上句的格式,你也写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司马徽再荐名士       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结合上下文和阅读经验,写出词语的意思。

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怏怏而归________

【3】选择能概括故事中刘备、张飞、关羽三个人性格的词语,填空。

A.鲁莽粗壮          B.识大体顾大局          C.求贤若渴

(1)从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刘备是具有( )的性格特点。

(2)张飞发狂要去屋后放火时,关羽再三劝说,把张飞劝住,从中可以看出关羽具有( )的性格特点。

(3)张飞劝阻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要自己去用麻绳把诸葛亮捆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张飞具有( )的性格特点。

【4】文中刘备是以哪两个古代贤君求遇人才的故事来勉励自己的?你怎样理解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行为?

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我会句子大合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你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   

你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不是怕廉颇。 

蔺相如是为了赵国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救了小白蛇。   

他得到了老龙王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要是下雨。   

学校运动会就推迟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从前没干过这一行。   

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看到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什么画面?请选择一两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静悄悄       空荡荡       闹哄哄       兴冲冲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字句。

(1)伐木工人用斧子把大树砍到,拉到山谷里去了。  

(2)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了小木偶。  

 

18、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出现在我的眼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人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仿照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人物的动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上面句子描写的是冬天,请你照样子写一写春天或夏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一》儿童节前,在老师的鼓动下,我们班准备了精美的节目。表演那天,同学们在台上唱起了动听的歌曲和舞蹈。(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共4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根小草的力量怎么会这样大?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禹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禹都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字句。

1)蓖麻被我种到地头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那根扁担被大家藏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字被人们写在了竹片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玄奘解开了盛水的皮水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敌人被解放军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哥哥拿走了我的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一瓶水被我喝的精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地里的庄稼被农民收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缩写。

读了《金色的鱼钩》,你一定会被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请你把这个故事缩写到200字左右,并把它讲给你身边的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