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义词。
吉利— (_____) 凄凉—(_____) 必需—(_____)
2、想一想,填一填,再读一读。
①________,老大徒伤悲。
②花有重开日,________。
③________,一年之计在于春。
④________不知勤学早,________方悔读书迟。
3、积累拓展
(1)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2)邓小平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________及“________”方针,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4、变字小魔术。
1.加一笔变新字。
日 —(____) 木 —(____)
二 —(____) 大 —(____)
2.减一笔变新字。
田 —(____) 十 —(____)
三 —(____) 大 —(____)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_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_____
(3)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多音字组词。
行xíng(________) 踏tà(________)
háng(________) tā(________)
【2】《赠汪伦》是一首________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专门写来送给_________的。
【3】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 )
A.诗人的思乡之情 B.朋友间的深厚友情 C.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7、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 、 句诗中可以看出。
【2】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 、 、 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 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C.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 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8、读一读,回答问题。
山坡上,真热闹,大家在做广播操:
一二三四伸伸腰,二二三四踢踢脚。
天天锻炼身体好。
【1】找出一个学过的三拼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
【2】找出两个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 ______
【3】大家在_____做_____。(填序号)
①广播操 ②山坡上 ③草地上
9、读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周六早上,我到郊外散步。走在桥上,我发现了石头缝(fèng féng)里长了一层薄(báo bó)薄的tái xiǎn( ),河边是绿绿的cǎo píng( ),还有美丽的花儿正在开放。在这里,我远离了xuān nào( ),shuǎi diào( )了烦恼,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①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②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中画线字的意思。
惊恐万状-________ 负隅顽抗-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企图-________ 凭借-________ 逃脱-________
(3)读①处,我感受到:________;读②处,我感受到________。
(4)作者在这里描写敌舰和敌人,目的是________。
11、阅读。
自相矛盾
楚(chǔ)国有一个卖兵器(qì)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一面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无论怎样( )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 )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chuō),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yāo)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和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 ” “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愣(lènɡ),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liū)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1】矛和盾都是__________,在这个故事中,卖矛和盾的是一个______国人,他先夸自己的______,再夸自己的______。
【2】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锋利尖锐 B.牢固坚实
【3】用“ ”画出楚国人夸自己的盾的一个句子。
【4】用“ ”画出楚国人同时夸自己的矛和盾的一个句子。
【5】文中第四自然段“ ”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填序号)
A.我都买了,一共多少钱?
B.有了这矛和盾,我将天下无敌!
C.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6】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 )(填序号)
A.自己相信自己的矛和盾。
B.矛很锋利,盾很坚固,没法比较。
C.比喻一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一致。
12、阅读回答问题
彭德怀同志常说□□工农群众养育了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群众□□他经常深入群众□和群众在一起□他最反对脱离群众□
有一次,我对彭总说:“北海公园的风景很美,游人很多,咱们也去玩玩吧。”他听了很高兴,笑着说:“好,今天下午,我们也去逛逛。”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彭总几点钟到的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傍晚,我们一到公园门口,看到一块“休息”的大牌子,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见彭总来了急忙上前迎接。
彭总看了看“休息”的大牌子,又看了看几个迎接他的公安人员,问我:“搞了什么鬼?”彭总怒了,我还想辩解,彭总冲着我说:“挂起休息的牌子,把群众挡在公园外,让我一个人玩,这不是要我脱离群众吗?”
几个公安人员说,他们是奉上级命令,闭园接待首长的。彭总说:“这么大的公园,为什么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怎能有这规矩?”说着,他返身走出公园。
【1】给本文加个题目,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用“ ”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解释下列词语:
辩解:
返身:
【5】本文赞扬了彭总 的崇高品质。
13、课外阅读我能行。
鱼医生
鱼也常常会得病。它们之间因打架,也会受伤。但鱼类也有“医生”。
海洋中有种“圣尤里塔鱼”,就是鱼医生。它能用尖嘴清除病鱼伤口上坏死的地方,能吃掉鱼身上的小虫子和其他的小东西,使病鱼恢复健康。不过,它的这个本领是它的本能,它吃掉的东西是它最好的食物。这样,鱼医生和病鱼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好。
鱼医生工作负责,治病也很快。一个鱼医生6小时内能医治300条病鱼。病鱼求医时,总是头朝下尾朝上。老老实实地接受医生的诊治。那些嗓子有病的鱼,就张开大口,让小鱼医生进进出出,给它治病。
有一种“厄尔卜里尼鱼”,它长得和鱼医生几乎一样。有病的鱼不防备它时,它猛地伸出尖嘴,狠狠咬一口就逃跑。瞧,鱼类中也有装好人的坏蛋。
【1】仿写词语。
老老实实 ___ _____
【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鱼医生”治病。请把“鱼医生”给鱼治病的句子画上“ ”。
【3】选择序号填空。
a厄尔卜里尼鱼 b圣尤里塔鱼
“鱼医生”是___,冒充“鱼医生”的坏蛋是___。
【4】鱼生病后是怎样求医的?请你在文中画上“ ”。
【5】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动物?请你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父亲拿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鲜红嫩绿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与花生的“________” “________”作对比,是为了告诉我们花生________的特点。
【2】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果实。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实际用处不大。
C.父亲认为做人最可贵的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3】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要讲体面,只要对别人有好处。
B.人讲体面,就是对别人没有好处。
C.人要讲体面,更重要的是要做有用的人。
15、我们不能容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改为反问句)
_____
16、将下面句子改为“被”字句。
1.雾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把大象赶上了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沙粒会把浅水洼里的水吸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不小心弄丢了一把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局势越来越严肃,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从“高兴、激动、热闹、热”这几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西门豹看着那些官绅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我要去北京开会。”
___________________
3.蔡桓侯对扁鹊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形计。
(一)我会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怎能不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的民族气节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把下面句子变为反问句。
1.秋天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先队员不该向困难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的天气是不会下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它的江潮不能与钱塘江大潮一较高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酸甜苦辣,既有成功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喜悦,也有失败带来的痛苦与泪水,还有……请你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与大家分享。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高兴、后悔、激动、难过”等等;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