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2025年中考模拟(4)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金黄的( )          温暖的( )          香甜的( )

( )的落叶             ( )的太阳             ( )的季节

2、补充四字词语,并选择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喜出( )外 载歌载( ) 悲愤欲( ) 负荆请( )

( )然泪下 大( )鼎鼎 惊心动( ) 喜闻( )

(1)听到最要好的朋友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丽丽感到_______

(2)听了这个感人的悲情故事,我们都_______

(3)七十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_______的战斗。

(4)台湾人民看到郑成功的军队来了,都_______,夹道欢迎。

3、课文内容填空。

(1)《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

(2)《陶罐和铁罐》中,陶罐________,铁罐_______,最后陶罐被_____,铁罐却_______

(3)《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中鹿的______差点儿害得它没命,鹿的_______却救了它,说明了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yáo  huàng chì  bǎng   nóng  wù   mǎ  yǐ jiù  mìng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cuì  lǜ guān  chá bǎo  guì   nǎo  dai   tóng  jìng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根据积累完成练习。

(1)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轮弯月当空;月光洒在万里平沙上,像是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李贺《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4)《石灰吟》中,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在生活上铺张浪费,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名言来劝他。

(6)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____________,为人民的利益____________,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一读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诗词中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7、阅读《卜算子·咏梅》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游

风雨送春归,   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    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   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   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   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   只有香如故。

1两首诗在题材和体裁上的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形象有何不同?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各长在什么地方?这么写各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查字典,填一填。

“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画。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 )               惊讶——( )

【3】“我要它到的地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首诗中体会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它的四肢________,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________________。它浑身长满了________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画出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_______________ 骨气:______________ _折节: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短文,答题。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员来了。警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那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的( )选择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5】仿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看了这篇短文后,你对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有什么话想说的呢?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19973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1写出与爱戴意思相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小平爷爷常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等大事,所以说他是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3今天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________。

4我们在读这段话时,语速要________,要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3、阅读

忘记自己的人

托尔斯泰在着(zhuó  zháo)手写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前,为了不让旁人干扰他的思路,他在自家的门外挂上一块字牌,上面写着托尔斯泰不在家,请改天再来

有一天傍晚, 托尔斯泰照例走出家门,边散步边构思他的作品。(漫  慢)步在乡间小路上,他的头脑中(竟  尽)是各种各样的人物,上至沙皇、将军,下至士兵、农奴。当满天的星斗出现时,他才恍然大悟:天晚了,该回家了。

托尔斯泰一个转(zhuǎn  zhuàn)身,赶紧往回走,可他的思绪如同汹涌的浪涛,一个劲儿地翻腾,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作品里。转眼间,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自己的家门前。

啪啪啪,他轻轻地敲了几下门,没人开门。喂,有人吗?托尔斯泰大声地嚷着,没有人答应。这时的托尔斯泰,尽(jǐn  jìn)管在叫门,心里却还在想他的作品。当托尔斯泰正要再次举手敲门时,门上那块醒目的字牌赫(chì  hè)然出现。这时,他才用心去瞧瞧:托尔斯泰不在家,请改天再来。

噢!原来如此。托尔斯泰转身就走。他走在那条十分熟悉的小道上,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托尔斯泰不在家,奇怪,他会上哪儿呢?走了好长一段路托尔斯泰突然(仰  昂)天大笑哈哈真糊涂我不就是托尔斯泰吗我怎么把自己也给忘了呢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标点小课堂。

将第五自然段中所缺少的标点补上。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

1)形容文字非常明显,容易看清。______________

2)突然明白了。______________

4特殊句式。

我不就是托尔斯泰吗?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我怎么把自己也给忘了呢?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精彩回顾。

托尔斯泰在自家的门外挂上一块字牌,字牌的内容是____________,托尔斯泰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6经典勾画。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忘记了自己?用   在文中画出来。

7畅所欲言。

读了短文以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我也常常想起小时候经历的苦日子。

那时候,娘一个人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子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挣工钱。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高采烈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学校发馒头,我要让娘和妹妹吃顿饱饭,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我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咕咕地叫个不停。吃一个吧!我犹豫不定地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经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我那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的那一个也吃了吧,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老把好东西让给我和妹妹吗?这么想着,我便……

等我回到家时,手中就只剩下了一片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渣也没一星儿了。我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怎样进的家门,怎样躲开的妹妹的目光。娘看着我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竟奇迹般地蒸着三个热腾腾的白中带黄的大馒头!

二丫娘就这样被娘应付过去了,而我却悔恨交加。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三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百感交集,哇的一声哭了。

就是从那天开始,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照顾妹妹和娘的责任。

(选自《阅读与鉴赏》,作者:贾平凹有删改)

【1】用简练的语言,把“我”童年经历的这件事填完整。

有年“六一”,我想把学校发的馒头留给妹妹和娘吃,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3-9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填在括号里。

( )→犹豫不定→( )( )→百感交集

【3】第3自然段画直线的句子中,“妹妹笑了”是因为______,“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

【4】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故伎重演”在文中是指“我”(       

A.吃了一个又一个馒头。

B.又开始咽口水,肚子又在咕咕叫。

C.走了一段又一段路。

【5】第4自然段中画曲线的句子详细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这样写的好处是( )(多选)

A.写出了“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真实想法。

B.体现出“我”家真的很穷,吃顿饱饭很难。

C.说明“我”之前对家人说的话都是骗人的。

【6】你认为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婆婆说,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1)王刚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

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了。

 

17、按要求修改句子

(1) 这位民间艺人及不可待地将那张一直藏在怀里的药方拿了出来。

缩句:  

(2)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改为比喻句:

(3)少年成了游泳健将。

扩句:

(4)一轮朝阳升出了地平线,整个大地顿时亮堂起来。

改为拟人句:  

(5)一想起那件事,我的心里就非常难过。

改为反问句:

 (6)我恳求妈妈。妈妈给我讲故事。

把上面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校园里盛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给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新句子学习。

(1)做对比。在横线上写出上下句子不同之处。

①太阳光芒四射,亮得很。

②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发现。句①只说“亮”的特点,句②在“特点”后,写“亮”的______。写得很生动,一是通过人、蚯蚓、______的感受来写;二是用了三个“______”字夸张地写,三是用了“______+表现”的构句写。

(3)学迁移。在“吵”的语境中,我会学着这样说:“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工撞断了撑天的大柱子。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

(3)蟋蟀的住宅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部分。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请你写一篇与有关的文章,写人、写事、写景物都行。

要求:1.题目自拟;2.500字左右;3.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