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填一填。
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___树、一__鸟窝、一__喜鹊,他们真的很___。
2、我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兴趣非常浓厚的样子。(_______)
(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_______)
3、回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浏览双龙洞的顺序。
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洞
4、比一比,再组词
搁( ) 陡( ) 骤( )
阁( ) 徒( ) 聚( )
5、给多音字组词。
杆 gǎn(______) gān(______) 横héng(______) hèng(______)
扎 zhā(______) zā (______) 弹dàn(______) tán(______)
6、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人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庐山。
【2】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
A.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B.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地了解。
C.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7、阅读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己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__________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
【3】词的上阕写了梅花所处的__________,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品格。从词的最后一句中的“_________”字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品格。
8、古诗阅读
《题临安邸》
( ),( )?
(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几时休: 。熏: 。 醉: 。
暖风:原指 。在诗中是指 。
游人: 。在诗中是指 。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的青山,______________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____________,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
【5】《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诗人用“____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讽刺之情。
【6】对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B. 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
C. 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舌的讽刺。
【7】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临安城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的景象,描写的目的是( )
A. 体现现在临安城的荒凉。
B. 强烈谴责那些醉生梦死的当朝统治者。
9、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换活儿”
草棚里住着老黄牛,大青马和小黑驴。多少年来,一直是牛耕田,马拉车,驴磨面,各尽其职,干得不坏。可是,时间一久,它们就不满自己的工作了。
一天晚上,老黄牛说:“我天天跟泥土打交道,真没意思。马兄弟不错,整天拉着车儿到处跑,一路上游山观景,多带劲啊!”
“你知道个啥!”大青马不服气地嚷着,“我天天在外面跑呀,四只蹄子没个停,身上一直流汗,实在累得很呀!我看驴小弟才好呢,干(ɡān ɡàn)活连大门也不出,真够舒服的。”
“可不是这样,”小黑驴反驳道,“我天天关在磨( mó mò)房里,眼睛遮起来,啥也看不见,一个劲儿围着磨盘转(zhuǎn zhuàn),转个没完,黄牛老才舒服呢,干活像散步一样。”
“哞——拉车才好呢!”牛说。
“磨(mó mò)面才好呢!”马说。
它们的嗓门一个高过一个,差点儿把草棚顶冲破。
“这样吧!”老黄牛说,“干(ɡān ɡàn)脆,咱们把活换一下吧!”
“这个主意好!”大青马、小黑驴都表示赞成。
第二天,它们都高高兴兴地干起新活儿,老黄牛拉车,大青马磨面,小黑驴耕田。
大家干了一天,到了晚上,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就互相埋(mái mán)怨起来了。老黄牛懊丧地说:“别说了,我真傻,怎么看上拉车的活儿,车子一上路,便不停地跑,哪有工夫游山观景!”
大青马也垂头丧气地说:“别说了,我原想麻面这活儿不错,谁知不用劲,磨不动,劲用多了,麻盘也被拉塌了。”
小黑驴更为后悔,它说:“干耕田这活儿看着是慢慢悠悠的,但拉起来却很重,我拼死也干不了这活儿,都是老牛哥不好,想出了换活儿这个坏主意。”
算啦 谁也不怪谁啦 这个主意是大家赞成的 大青马叹口气说 现在看来 大家都觉得 还是各自干本分(fēn fèn)的活儿合适 以后咱们谁也不要再异想天开啦
就这样它们把活儿又换回来,大家都安心的干好自己的工作。
(1)给带点的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加上标点。
(3)“各尽其职”的意思是:
在本文中指:
(4)根据段意,给文章分段,用“||”标出。
第一段: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第二段:老黄牛提出大伙互相换活儿,就互相埋怨起来。
第三段:它们干了一天新活儿,就互相埋怨起来。
第四段:大家又把活儿换回来,各自安心干自己的工作。
(5)读了这篇文中,你有什么话说?
10、阅读理解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dùn dòng)时人声鼎(dǐn dǐng)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zhèn zhèng)得颤动起来。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把内容补充完整。
【3】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
山崩地裂: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段文字中作者按照______的观察顺序,从_________和______两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5】“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什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多肉植物
(材料一)
多肉植物小百科
多肉植物,俗称肉肉、肉质植物、多浆植物。人们常说的多肉植物,在植物界不是指
的某个科属类群,而是对根、茎或叶三种管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具备肥厚多汁特点的一类植物的统称。据统计,常见的多内植物至少来自25个科,如大戟科、仙人掌科、番杳科、百合科、景天科等,全世界各种多内植物近1万种。由于“多内”在植物界中的来源复杂多样,因此不可以偏概全地对其作概述。
(材料二)
多肉植物新手养护指南
多肉死亡指南——什么会导致多肉死亡:1.每天浇水。它们大多生长在艰苦环境中,切忌溺爱。2.日正当中浇水。水会马上变热,然后盆里会像个蒸气室把根闷烂。3.盆底没有洞。根需要空气流通,能加快水分流通速度。4.高温和强光照。夏天,温度33℃以上,加上强烈的直射光,植物的叶片就容易受到损害。5.虫害。最可怕为粉介壳虫,药剂时常无法杀死它,试着用针一只只刺死。6病菌。生病的叶子掉在表土上发烂,并传染到整株,造成植物死亡。
多肉照顾指南——不同多肉品种的照顾方式:1.仙人掌类多肉要放在有底洞的盆器里,夏天可尽情浇到透。2.常见景天科多肉要小心闷热,还要注意日照是否充足。水分过多、日照不足会让它们脖子抽长,变得有些丑陋。凉爽季节不过度浇水,日夜温差大的秋季要限制水分。3.百合科及菊科多肉挺喜欢喝水,夏天还可以用喷水器添加水雾。4.大戟科要特别注意,它们的伤口会有白色汁液,只要碰过记得一定要彻底洗手(或干脆戴手套再碰),汁液没有清洗干净,不慎入眼,眼睛会约热狂流眼泪。若直接喷进眼球,有可能致肓,请及时就医。
(材料三)
多肉植物会致幻?专家表示:有毒的只是“小众”
近日,深圳皇岗海关连续破获5宗携带“无刺仙人掌”银冠玉入境案件。据深海关通报,多肉植物银冠玉含有致幻生物碱,可今人产生幻觉,以至精神混乱,甚至威胁生命于是网上开始流传“多肉植物会致幻,千万不要养了”的消息。这对喜爱“多肉”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
中国科学院昆明事务研究所标本馆工程师上官法智长期以来关注植物及其毒性的研究他表示,人们无须对多肉植物有过多担心,有毒的多肉植物只是“小众”,并且其舞性物质多数属于生物碱类,并不具有挥发性,只要不入口,一般不会有健康风险。如果皮肤不小接触到植物汁液,及时用清水清洗即可。一些可能造成健康风险的多肉植物,则须远离小孩和宽物,以免误食。上官法智还说,我国大量原产高颜值多肉植物,不少还具有药用价值,比如芦荟就是公认的应用最广的药用多肉植物。根据文献记载,因富含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芦荟可治疗疥癣、痤疮及烧伤、切割伤、擦伤、冻伤、撕裂伤等,且不留疤痕,还对便秘、痔疮、胃溃疡、肺结核和高血压等病症有疗效,在化妆品业、食品业和制药业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一些外来的栽墙品种,或者从栽培转变为野生的多肉植物,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如梨果仙人掌可作为野果食用,龙舌兰可作为纤维材料,番杏和落葵可作为蔬茱食用。但专家提醒,应在清楚了解所种植的多肉品种和特性后才能运用,进免因鉴别错误导致误食中毒或其他不良后果。
【1】李英是个刚入门的“多肉控”,她不应该做的是( )
A.暑假中午12:0——14:00不给多肉浇水 B.经常用喷水器给菊科多肉“洗澡”
C.戴上手套捡起大载科多肉表土上的落叶 D.只用杀虫剂喷杀粉介壳虫
【2】下列病症中,不适合使用芦荟治疗的一项是( )
A.烧伤 B.高血糖
C.疥癣 D.胃
【3】以下观点与上述材料有出入的一项是( )
A.有毒的多肉植物,一般要入口了才会有健康风险
B.梨果仙人掌、龙舌兰、番杏和落葵这些多肉均可食用
C.种植多肉前要了解它的品种和特性,避免误食中毒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D.芦荟在化妆品、食品和制药方面应用很广泛
【4】妈妈在微信朋友圈看了《多肉植物会致幻,千万不要养了》的日志后,手算弃养家里所有的多肉植物。合材料,至少提两点反驳妈妈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三)是一则新闻。你觉得这则新闻标题拟得怎样?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看图回答问题。
【1】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有价值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片中我知道樱花节是______年开始举办的。(每年举办一届)
【3】请你为樱花节设计一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剑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这回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她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孙悟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孙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骗了回去。孙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孙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孙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让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恨之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选一选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恨之入骨的原因( )
A.牛魔王常年不回家,只待在狐狸精玉面公主那里,孙悟空不帮铁扇公主。
B.牛魔王的本领不及孙悟空,铁扇公主不服气。
C.红孩儿想吃唐僧肉不成,被观音菩萨降服,跟在观音菩萨身边做了善财童子。
【3】请你写出孙悟空借芭蕉扇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颐和园》片段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拦 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影),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 副)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 情)气爽。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拦 栏)________杆 风________(景 影)
两________(幅 副) 神________(清 情)气爽
【2】根据提示,请用“//”给短文分层。
第一层:总体介绍长廊的“长”。
第二层:写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花的特点。
第三层:写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神清气爽”指: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 ,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________之情。
15、“一个车站”指丰台火车站。简练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把握介绍要点。
丰台站为更好地服务不同类型的旅客,在候车大厅进行了分区设计,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和母婴哺乳室。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出行旅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些有色彩、有声音的字词,诱发了我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菊。(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4)变色玻璃还会随着强弱的阳光而改变颜色的深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起,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雨了,我只好在家看电(用上“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遮得严严实实。(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错了。(修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①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
②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③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
20、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仿写句子)
弯弯的小河旁有一座小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次习作,你的思路是怎样的?填一填。
(1)我的作文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2)开篇先交代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3)通过一两件或者两三件事来写它对我的生活的影响:
①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件事(只写两件事的此题可以不做):所写事件是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时候,要做到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