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5年中考模拟(4)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

不同凡(     余音绕      古色古(         )血搏杀  可见一(     )     

独(    )匠心  妙笔生(     脍(    )人口  巧(    )天工  雅俗共(     

我们可以用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照样子写词语。

1.AABC结构词语:依依不舍 

)( )(

2.形容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

)( )(

3.形容色彩丰富:五彩缤纷

)( )(

3、根据语境默写诗句。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当一场及时的春雨悄然而至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而当夏夜漫步乡间,听蛙鸣,嗅稻香,突然有稀疏的雨点落下来,就像辛弃疾诗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________雾      ____乎意____

________            ________

1.今年的春天来得___________的早,花坛里早已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

2.诸葛亮“借东风”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真的能___________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竹节人》时,如果要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一任务,须特别注意文中写“我们”投入地______________的部分。

(2)《故宫博物馆》中的材料一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_______。全文按_______的结构进行介绍,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______________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_______部分,后介绍_______部分。

(3)《春日》中富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4)《宇宙生命之谜》告诉我们,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_______;地球之外_______,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天净沙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

2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_______________图。

3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白桦》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总写了白桦的特点,用________________ 写出桦树________ 的形象。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诗歌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_的寂静 _______的金辉 _______的雪花

【4】对下列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判断。

(1)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______

(2)“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是一种特别的动态美。______

(3)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白桦树,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______

8、古 诗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⑤一枝一叶:本意指竹子的每束枝叶,暗喻民间的老百姓的点点滴滴。⑥关情:关心,动情。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小镇的早晨

①桃园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②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③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④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ㄏ。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⑤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暇”的意思是“空闲”,我用_______的方法理解了文中“目不暇接”的意思是_______

【2】文中“小镇的早晨”是从三方面来写的,我会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填在下面图表中。

【3】细读第②自然段,从“静静”“悄悄”“轻轻”这几个词语体会到_______,朗读这一自然段时间,要读得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都很多,写出了小镇早晨的热闹。

【5】用“____”画出文中你认为最有新鲜感的一句话。画出这句话的原因是:_______

10、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片段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zī) 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 ……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  jī) _________________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把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山谷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松这个本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雪松我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选段的内容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谷中的谜》由旅行者得到的启示你想到了哪些名句.成语或故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二)新星小学三(1)班级兴趣小组报名表

小组名称

报名人数(男)

报名人数(女)

活动时间

黑白棋社

8

2

周三下午二、三节

巧手剪纸组

0

10

周三下午二、三节

篮球飞侠

6

4

周三下午二、三节

鲲鹏航模队

14

3

周一、三下午二、三节

 

 

1最受三(1)班男同学欢迎的兴趣小组项目是_______。(填序号)

2最受三(1)班女同学欢迎的兴趣小组项目是_______。(填序号)

3观察表格,下列说法和表格中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A.“黑白棋社”和“篮球飞侠”两个小组的报名人数一样。

B.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

C.三(1)班的男生对剪纸不感兴趣。

D.每个小组的活动时间都安排在周三下午二、三节。

4如果你想建议新开设一个兴趣小组,取个有新鲜感的小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12、读《长征中的炊事班》,回答问题。

长征中的炊事班

①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dān dàn)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dān dàn)子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②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tiāo tiǎo)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dǎo dào)了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来。

③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可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④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⑤刚到后半夜,老钱就起来烧开水。我担心他的身体,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有的人死在 ,有的人死在 ,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

⑥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时照常供应洗脚水。

⑦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画(√)。

【2】结合时代背景,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语意完整。

【3】用“____”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这句话属于____(A.自然B.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A.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B.衬托人物的品质,深化主题)。

【4】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请至少列举二个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2)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慰?大家只能劝慰wèi这个不幸的女人。

(3)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拯救:__________

【2】选文中“中华不振”的意思是(       )。

A.中国人面对外国人的侵略,熟视无睹,只是敢怒不敢言。

B.中国人们很久都没有遇到过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3】抓住原文重点词句回答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______________

14、课内片段阅读。

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段中的“痕迹”指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的痕迹也没有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4】选段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的形式________(直接 间接)表达出自己对_________的感慨,虽感伤却不颓废,虽苦闷却不消沉。

【5】对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觉得没有给世界留下一点痕迹就走了,是件很失败的事。

B.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现了作者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

C.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极度愤慨之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面对敌人的威胁,我们不能束手就擒。(改为反问句

   

(2).他已经远走他乡,每年都很少回家几次。(修改病句

(3).在战场上,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视死如归的斗争。(缩写句子

 

(4).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改为肯定句)

   

17、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嘴角漾着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改为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下划线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题目:向先烈致敬

提示:①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②我们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当革命的接班人。

③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告慰我们的先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