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读课文,动动脑,填一填,读一读。
( )的夏天 ( )的画面
( )的夏天 ( )的世界
( )的夏天 ( )的诗意
我也来写一写:( )的( ) ( )的(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通过这些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选一个写一写。
腾云( )雾 神机妙( ) 呼风( )雨 未( )先知
我由__________这个词语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3、词语盘点。(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帜_________ 司_________ 徐_________ 旗_________
织_________ 局_________ 除_________ 棋_________
4、根据拼音和语境写汉字。
①我们以前总以为jīng yú( )是一种鱼类,其实它是属于tāi shēng( )的哺乳动物,它是用肺呼吸的。
②“2011年全球huá qiáo( )十大新闻”shū lǐ( )了一年来海外华人的重大新闻事件。
③随着国家政策力度的加大,我国fèi shuǐ( )染河、zào yīn( )扰民等环境问题在2012年得到逐步改善。
5、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2)董存瑞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
(3)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
6、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小儿垂钓》,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这首诗的作者 代 。
A. 唐 B. 胡令能 C. 清 D. 高鼎
【2】解释词语。
稚子:____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的性格。
8、 浣溪沙
一曲新词①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②。
(注释)①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②徘徊:来回走。
【1】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_时词人的生活和心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使用了________(比喻 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式工整,音韵谐婉,具有音乐美,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词人“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的感情;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__________”,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表达了词人对物是人非的慨叹。
【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而生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希望其重现的心境。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C. “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
9、阅读理解。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有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回到窝里。这样,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空中吹着逆向的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是回来了。也许是它们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凭借这种强烈的本能,它们回来了。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检查—( ) 陌生—( )
强烈—( )
【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
【3】通过实验,作者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法布尔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他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29岁就写出了惊动法国文坛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戏剧□诗歌□小说。
可正当他才华横溢时,心脏病发作了。看着40岁的雨果发青的脸色,多少人都感到惋惜万分。∥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他每天清外出散步、做操,接着跑步、游泳……雨果的健康状况慢慢好转,体质逐渐增强。他又获得了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到晚年仍创作不断,60多岁时创作了《悲惨世界》,80岁那年写成了《笃尔克马》。雨果一直活到了84岁。
看到雨果得了心胜病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真是个奇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生命在于运动,而果坚持进行体育炼!∥
【1】在第1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观——(______) 逐渐——(______) 增强——(______)
【3】雨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了什么?他的身体后来变得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已被“∥”分为3层,请概括出短文第2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雨果得了心脏病却成了长寿者?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理想的风筝 (节选)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选出对这段话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选项( )
A. 刘老师追风筝。
B. 刘老师感觉到生命的强壮。
C. 刘老师爱逞强。
(2)文中“故意”一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是:
(3)“理想的风筝”究竟寄托着刘老师什么样的理想呢? 请选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 )
A. 对生活的热爱。
B. 生命的顽强。
C. 自信乐观。
D. 天真可爱。
(4)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青蛙又盯上了它的猎物——棉铃虫。只见它两条后腿一蹬,向前一跃,舌头一伸就像吸尘器一样把虫子吸住了。一眨眼工夫,那条棉铃虫就被青蛙当美餐吞了下去。就这样,青蛙消灭了许多糟蹋棉田的害虫。微风中,棉花姑娘正不住地点头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写了青娃捉害虫保护棉田。
【2】写出青蛙捉虫时的动作。
【3】照样子写一写。
青蛙的舌头像吸尘器一样把虫子吸往了。
________像________。
【4】想一想,填一填。
微风中,棉范姑娘正不住地点头,好像在说:“________。”
【5】除了青蛙,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是庄稼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完成问题。
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放学了,一队红领巾扛着扫帚,抱着柴禾,唱着队歌,高高兴兴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到哪儿去呢?
原来,是去奉爷爷家。奉坤祥老爷爷双目失明,家住文庙村,生活很不方便,全靠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 1983年春天,四川苍溪县远山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乡亲们说:“我们村里来了小雷锋啦!”
五个春秋过去了,队员们的活动从没间断,“学雷锋小组”的队伍也壮大了。他们分成两组,轮流到奉爷爷家帮着抬水、煮饭、洗衣服和打扫房屋。
一次奉爷爷感冒了。周跃才摸了下奉爷爷发烫的手,就飞快地跑到乡医院去请医生。医生开好药方,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奉爷爷抓了药。老队长关伯伯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切,他流下眼泪,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 夏天,山里的蚊子多。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奉爷爷的灶该翻修了,队员们凑在一起,量好了尺寸,设计了灶样,花了一个星期天的工夫,新灶打好了。在奉爷爷屋后的空地里,他们挥动小锄,翻好土地,种上了菜籽。过节了,队员们给奉爷爷送来糖果等礼品。奉爷爷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
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学雷锋小组”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呀,却水远不败。
【1】用“‖”给文章分四段,概括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事?文中讲的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哪些内容表现了南方农村当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些语句直接点明中心,请把它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题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材料一)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jué chá( )他去得匆匆了,仲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______。(选自朱自清《匆匆》)
(材料二)小学毕业后,这个暑假应该如何度过?下面是一位小学毕业生制作的署假学习日计划表。
时间 | 内容 |
7: 30 | 起床、洗漱、吃早餐 |
8: 30 | 晨读 |
9: 30 | 阅读、写作业 |
10: 30 | 看教育类电视、做家务 |
11: 30 | 画画 |
12: 30 | 吃午餐、午睡 |
14: 30 | 阅读、写作业 |
15: 30 | 弹琴、做家务 |
16: 30 | 打乒乓球、跑步 |
18: 30 | 吃晚餐、做家务 |
19: 30 | 阅读 |
21: 30 | 睡觉 |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材料一)中的词语和句子。
【2】时间的流逝看不见,摸不着,作家朱自清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表达真实的情感?
______________
【3】请模仿(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用上(材料二)表格中的某三项内容,写一句也包含分号的句子,描写暑假时间的流逝。
______________
【4】某班同学见到(材料二)后引发辩论,有人赞同这份暑假计划表,有人反对。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5、姹紫嫣红的春天向我们走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照例子仿写句子。
例:天真热,大狗热得伸出了舌头。
菜真辣,弟弟辣得_________
(2)请按要求用“温暖”造句。
(形容气候)_________
(形容人)____________
(3)没有一手绝活儿,刷子李不会如此出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爱学生不正像母亲爱孩子一样吗?(改为陈述句)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给我买来水果、桃子、苹果,还有巧克力。(修改病句)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 8分 )
(1)我被小蜜蜂蛰了。
(2)作业被我做完了。
(3)小周被同学评上了三好学生。
(4)小狗被我牵住了。
19、扩写句子。(3分)
(1)爷爷讲故事。
扩写成:爷爷__________讲________故事。
(2)天空悬挂着月亮。
扩写成:________的天空悬挂着__________的月亮。
(3)列车前进。
扩写成:_________的列车_______地前进。
20、这是很可爱的草地。(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观察让我们发现了事物的美,仔细观察还让我们发现了事物的变化和奥秘。迷人的风景,可爱的动物,变化的现象……大自然美丽神奇。请选择一个你留心观察过的动物、事物或场景,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写下来。
要求:① 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生动语句,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② 题目自拟,250字左右。
题目:
哇哦!做得不错,你好厉害!有时间回头检查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