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1、2题填序号)
① ___________________——照旧(舅)
②四月的冰河——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有言(盐)在先
④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发)无天
⑥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
(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 )啊!
(2)尽管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仍是( )。
2、填空。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爷爷xuān bù_________家庭xiànɡ qí_________比赛正式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xǐ yuè__________的笑容。
(2)《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红军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
3、积累与运用。
1. ___________________,叶落归根。
2.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朋友交,___________________。
4.飞流直下_________,疑是银河_________。
5. ___________一粒粟,___________万颗子。
6.小信诚则___________________。
7.若___________,若饮食,___________,勿生戚。
4、我会填。
(1)________________莺飞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__________。
(2)毕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默写与神话故事有关的一首古诗。
7、快乐阅读。
蝴蝶
蝴蝶,像雪花一样轻盈。
她飞过田野,
几乎不留痕迹。
她那透明的翅膀,
飞过小草,
小草就开花了。
飞过小树,
小树就结果了。
她是春天的姑娘,
她说:“我要把我的爱,
全给春天,让春天变得更美丽。”
【1】蝴蝶要把春天变得______。
【2】根据小诗,连一连。
8、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汪伦
( )(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 )踏歌( )。
桃花潭水深( )( ),不及汪伦送(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写给(______)的诗。
①李白 ②汪伦
【3】第三、四两句诗是为了说明( )
A.桃花潭水很深很深。 B.汪伦和李白的情谊很深很深。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妈妈适合戴________,奶奶适合戴________。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感觉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
A. 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B. 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C. 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0、课外阅读(13分)
十一发炮弹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一架英国战机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不幸暴露了目标,德军高射炮齐发,很多炮弹击中飞机,有的炮弹甚至直接打进了油箱。但这些炮弹在油箱里竟然没有爆炸,真是(A)。
受到奇迹鼓舞的飞行员冲出重围,返回基地。后来技师从飞机油箱里取出了11枚高射炮弹,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个个(B)!十一枚炮弹被解体后,人们(C),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在其中一个弹壳里,有人发现了一张用捷克语写的字条,上面写着:“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原来,这些做过手脚的炮弹是德国军工厂里的地下反法西斯组织成员的杰作。二战期间,他们的空心炮弹救过很多盟军战士。但是为了保护地下组织成员的安全,盟军绝少对外界提起这些救命的炮弹。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公开这个秘密。
那位捷克工人,在(D)的监视下,至少往生产线上放了十一发空炮弹,却内疚地说:“我能做的仅此而已!”他无法知道自己的成就,更未得到过表彰和感激。但这个捷克工人却默默地努力着,冒死为他人换来生的希望。
在破晓前的黑暗里,你是否对自己的信念有过动摇?你是否怀疑过、迷茫过,甚至绝望过?请记住这个故事。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在某个漆黑的时刻,你的行动也许正为某个人送去曙光。
(1)把下列四个词语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4分)
①严密 ②完好无损 ③不可思议 ④恍然大悟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4分)
公开:①不加隐蔽,面对大家。②使秘密成为公开的。
(1)直到战争结束,才公开这个秘密。( )
(2)公务员招录应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
手脚:①指举动或动作。②为了实现某种企图而暗中采取的行动。
(3)妈妈干起家务活来手脚利落。 ( )
(4)这些做过手脚的炮弹都是德国工厂里的地下反法西斯组织成员的杰作。( )
(3)炮弹打进了油箱为什么没有爆炸?(2分)
(4)读了文章最后一段,你有什么启示?写在下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1】我变的树上会长满_____________,它们的形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菱形的等。
【2】画“﹏﹏﹏”的句子中,“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朗读“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这句话要用的语气是( )
A.好奇 B.赞叹 C.疑问 D.责备
【4】“你看,这不好好的嘛。”说这句话的小动物是( )
A.小狐狸 B.小松鼠 C.小白兔 D.小鳄鱼
【5】“我”会请哪些小动物住进“我”变成的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那么高,别人要怎么住进来呢?(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鉴赏。课内外对比阅读。
选文一: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文二:
太阳的大小与冷热
早晨,太阳的背景衬托物是树木、房屋、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些事物的衬托下,太阳就显得大。中午,太阳的背景村托物是广阔无垠的天空,这样就显得小了。再加上,早晨的天空不是特别亮,与明亮的太阳形成强烈对比,在视觉上就显得太阳大。而中午,天空也很明亮,视觉上就不能突出太阳,因此,太阳就显得小。
早晨,太阳斜射大地,照射面积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少,再加上夜里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许多,所以早上,人们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直射地面,照射面积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多,所以中午,人们感到热。
【1】选文一中,“及其日中如探汤”,这个“汤”的意思是______。由此推想词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是______
【2】选文一中,两小儿各有观点与依据,请摘录相关信息,完成下面的辩论。
小儿甲 观点: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 现象:初出,______;日中,______。 依据:______。 | ←辩→ | 小儿乙 观点: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 现象:初出,______;日中,______。 依据:______。 |
【3】阅读选文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选文一围绕“辩”字,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
②从选文一中得知,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小孩子也可以有独特的发现和思考。( )
③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孔子并没有那么学识渊博。( )
【4】阅读两篇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日初出大如车盖”是因为日初升时,以树木、房屋、远山等作为衬托,所以显得大。
B.“及其日中如探汤”是因为太阳在中午直射地面,照射面积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多。
C.以选文二可以推断两小儿辩论的依据是有道理的,结论也是对的。
D.以选文二可以知道太阳给人的不同感觉和背景衬托物、照射角度有关。
【5】读两篇选文,面对两千多年前孔子“不能决”的问题,现在你能解答吗?请说明你的观点和依据。(至少说出两个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
赵之珩表示,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不假思索,随口说出。__________
(2)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_________
(3)一般是指对某人或者是某事物的喜爱或重视。__________
【2】连一连。
太师饼 汉代
胡饼 宋
月饼 殷、周
宫饼、小饼 唐
【3】根据选文填空。
月饼的 “始祖”称为________,真正称为月饼是在________,逐渐流传是在________,制作工艺得到较大提高是在____________。
【4】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他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是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可口,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上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这篇短文饶有趣味地介绍了蚂蚁哪几方面的知识?(多选题)( )
A.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
B.蚂蚁靠触角传递信号。
C.蚂蚁不喜欢和大家分享食物。
D.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2】画线部分的意思可用一个成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想到去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改成反问句:
②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注意加点的部分,仿照例子写一写时间过得特别快的体验。)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故事书,____________。
(2)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体会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再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围绕中心句“妈妈真勤劳”写一段话。
妈妈真勤劳。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李老师送晶晶进了医院。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莺唱歌。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望洞庭》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色很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详细生动地把诗的内容写下来。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并且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