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2025年中考模拟(四)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用读音是“cai”的汉字组词。

_____       _____       _____谜语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演讲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

(2)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 )

(3)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

(4)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

3、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书写正确、美观。

bāo guǒ qīng xiè  ān mì  hóng rùn  jié zuò jiézhǐ yì chū  rán shāo guīzé fàn wéi

(   ) (   ) (   ) (   ) (   )(   )( ) ( )( )( )

4、照样子,根据季节写出不同的词语。

例:春: 温暖 春回大地   鸟语花香

夏: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秋: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冬: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呼风( )       无可( )        摇摇( )        ( )旗鼓

横七( )       闷雷( )       ( )流不息        为之一( )

1.描写声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提到孙悟空,我会想到上面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静夜思

,

霜。

,

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首诗中有两句千古名句是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   画出诗句中用到的动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树头花落/未/成/阴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飞入菜/花无/处/寻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而富有童趣的乡村(  )景图。

A.春

B.夏

C.秋

D.冬

【3】这首诗写儿童在菜花丛中追黄蝶,儿童最后追到黄蝶了吗?你是从哪句诗句找到答案的?

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雪梅

卢钺 〔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首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句句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笔下,雪似梅,梅似雪,诗人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哲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的回答是“为___________而读书”“为________而读书”“为_____________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完成练习。

(1)课文写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

第一件事

新学年开始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二件事

________

东北奉天

________

________

第三件事

________

________

中国妇女、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周恩来

目睹“中华不振”

我发现,这些事情中,第________件事是结果,第________件事是原因。我能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这三件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这样写的作用是( )

A.制造悬念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5】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兴起

B.从“清晰而坚定”可以看出周恩来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思考才立下远大志向的。

C.其他同学读书目的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周恩来是把个人的学习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起来

D.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

10、阅读理解。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中,她立即引起鲁迅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她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认识鲁迅后,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牌、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上,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谁没有受过鲁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目无亲       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

一见如       ①原来的       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上,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地奔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汗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作答。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快递业务走进了千家万户。请你阅读下图,从图中提取两条信息,描述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1】快递业务量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递业务量增长速度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相关链接:

(1)下面这两首古诗都写了山的什么特点,请读一读,背下来。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黄山记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13、课外阅读

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我像岸边的一棵小树,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到河里的冰雪融化了,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chéng shèng)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里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gēng gèng)美了。河堤上绿树成荫,河滩里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花皮的,又脆又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荫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跟爷爷去看果园。高兴了,就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yuè lè)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我爱河里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美丽的景色,我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

1找出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

2朗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应该读得(  )

A.慢些,读出亲切、赞美的感情 B.快些,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

3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A.冬天的小河也不结冰,仍然流淌

B.冬天的小河也不孤单、冷清,人们都来到小河边玩耍

4为什么爱家乡的小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静静的等待(节选)

文/素 素

①西藏在我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萦。一次,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

②我们的向导是位名叫扎达嘎仁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一路上,他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时不时为我们哼唱一段韵味十足的藏族小曲。透过车窗,圣洁的雪山女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洁白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艳丽的色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魔幻般的梦境。

③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不由得大喊:“出什么事啦?”“嘘!”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示意我别出声。然后,他伸手指向公路另一侧。只见一群群藏羚羊从远处赶来,聚集到公路旁边,大约有四五百只。扎达嘎仁向我们介绍,这些藏羚羊大部分都有身孕,它们是想穿过公路,到藏北一个叫色林错的地方去。那里水草丰美,适合它们产崽、哺乳。我们静静地等待着。

④这时,一只头羊试探着向公路上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步。它警惕地抬起头环顾四周,还朝我们的车子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它才放心地穿过公路。其余藏羚羊看到首领安全通过,纷纷向公路对面走过去。有趣的是,它们穿过公路是有定的顺序的,就是小的走在前面,大的走在后面,有条不紊,绝不争先恐后。四十多分钟后,最后一只藏羚羊才从容地穿过公路。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扎达嘎仁自豪地说:“这几年藏羚羊、野驴等一些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遇到它们穿越公路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呢!”他的嘴角上分明带着得意的微笑。

⑤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静静的等待是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

(摘自“语文网”)

【1】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是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魂牵梦萦:____________

(2)有条不紊: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④自然段中描写藏羚羊穿越公路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高原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或反问句。

1.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会永远在这儿坐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照样子,补充句子)

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光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送掉了爸爸的新鞋子。(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轻轻地跑着 小妹妹在后面轻轻地跑着。(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完,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美妙   思路 琴声 我的   打断了

1.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2.改成字句。

3.改成字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干净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 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新年快到了,大街上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话阁。

仔细看看下面这幅图,写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