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石灰吟》中的词语。
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成语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巧妙绝(______) 抑扬顿(______) 言简意(______)
无动于(______) 眼花(______)乱
脉bó(______) 渊bó(______) 臂bó(______)
鄙bó(______) 锡bó(______)
3、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
3.《左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人们:违反正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4.你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哪个章回印象特别深刻呢?请用简短语句概括,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贾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的错误。在他的帮助下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这句话在表达上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突出了家乡的桂花是最香的。我也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
7.请按要求补充句子,刻画一个将要登台演讲却心情紧张的人物形象。
今天我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我的心情非常紧张。我想:“__________”(心理描写)马上就轮到我登台演讲了,我越来越紧张。我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全(_______) 月(_______) 石(_______) 兴(______)
金(_______) 用(_______) 右(_______) 头(______)
5、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__)春雷 一(________)春笋 一(________)竹子
一(________)春雨 一(________)阳光 一(________)娃娃
6、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句中“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前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后两句诗驰骋想象,淘金者表示要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____的气概,同时寄托了淘金者心中对______的向往。
7、把诗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
已是悬崖百丈冰,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1961年冬天,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严峻。毛泽东写此词,旨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用“﹏﹏﹏”在词中画出表示天气恶劣的词语。结合注释,我知道作者用恶劣的天气暗指当时
【3】词中表现梅花在冰天雪地中开得美丽动人的一个词语是( ),表现了梅花乐观的一个词语是( )。
A.笑 B.俏 C.不争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精神。
8、材料。
十五夜望月
,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本诗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___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_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
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互相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1)这段话共有 句。描写了人们 的情景。
(2)江泽民主席来人群中,与大家 , ,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3)你想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蟾蜍泪如雨下(节选)
河鼠伸出一只整洁的褐色小爪子,紧紧揪着蟾蜍的颈皮,使劲往上拽。浑身滴水的蟾蜍于是慢慢地、稳稳地上了洞沿,安然无恙地站到了门厅里。他身上自然满是污泥和水草,可他又像往日一样快活得意,因为他知道,自已又来到老友家,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那套不合身份丢人现眼的伪装,也可以扔掉了。
“鼠兄啊!”他喊道,“自打和你分手以后,我过的什么日子,你简直没法想象!那么多的考验,那么多的苦难,我全都英勇地承受住了!接着是绝处逢生,乔装打扮,计谋策略,全是我一手巧妙地设计出来又付诸实践的!因为我给他们关进了监狱,不过我自然逃了出来!又给扔进了水渠,可我游上岸了!又偷了一匹马,卖了一大笔钱!我骗过了所有的人,叫他们乖乖地听我的吩咐!你瞧,我是不是一只聪明能干的蟾蜍?没错!你知道我最后一场冒险是什么?别忙,听我给你讲——”
“蟾蜍,”河鼠说,态度严肃又坚定,“你马上给我上楼去,脱掉身上这件破布衫,这衣裳像是一个洗衣妇穿过的,好好洗刷干净,换上我的衣服,再下楼来,看能不能像个绅士的样子。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一个比你更寒碜、邋遢、丢人现眼的家伙!好啦,别吹牛,别争辩,快去吧!待会儿,我有话对你说!”
蟾蜍起初不愿就此住口,还想回敬他几句。坐牢的时候,他就老是被人支来使去,他受够了,现在又来了,而且支使他的是一只老鼠!不过,他偶然从帽架上的镜子里,瞥见了自己的尊容,一顶褪色的黑色女帽,俏皮地歪扣在一只眼上。他立刻改变了主意,二话没说,乖乖地上了楼,钻进了河鼠的穿衣室。他彻头彻尾洗刷了一遍,换了衣服,久久地站在镜子跟前,沾沾自喜地欣赏着自己,心想:那帮家伙竟会错把他当成一个洗衣妇,真是一群白痴!
他下楼时,午饭已经摆在桌上。蟾蜍看见午饭,心里好高兴,因为自吃过吉卜赛人那顿丰盛的早餐之后,他又经历了不少险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吃午饭时,蟾蜍向河鼠叙述他的全部历险经过,着重谈他自己如何聪明机警,他在危急关头如何从容镇定,身处困境时如何机敏狡黠。他把这一切说得仿佛是一段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奇遇。但他越是夸夸其谈,河鼠就越是神情严肃,沉默不语。
蟾蜍讲呀讲呀,终于打住了。接着是片刻的沉默,然后河鼠开腔了:“好了,老蟾,我本不想使你难过,不管怎么说,你吃过不少苦头。不过,说老实话,难道你看不出,你把自己变成了一头蠢驴吗?你自己承认,你被捕入狱,挨饿受冻,受到追捕,吓得死去活来,蒙受屈辱,遭到嘲弄,被扔进河里——而且是被一个女人!这有什么好玩的?哪来的乐趣?归根到底,都因为你硬要去偷一辆汽车。听到别的动物在背后讨论,说我的哥们儿是个罪犯,你想我会好受吗?”
蟾蜍的性格,有一点是足以令人宽慰的,那就是,他确实是一只善良的动物,从不计较真正朋友的唠叨数落。当河鼠快要说完时,他深深叹了口气,非常温和谦逊地说:“太对了,鼠兄!是啊,我曾经是一头狂妄自大的蠢驴。不过现在我要做一只好蟾蜍,再也不干蠢事了。我冒险也冒够了,我要过一种平平稳稳、安安逸逸、正正经经的生活,经营经营我的产业,做些改进,闲时栽花种草,美化环境。”
(选自《柳林风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夸夸其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蟾蜍被捕入狱,归根到底是因为( )
A.去偷一匹马 B.去偷一笔钱 C.去偷一辆汽车
【3】蟾蜍更衣前的衣着是什么样子的?在短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到了蟾蜍两次高兴的心情,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
【5】在短文中找出对蟾蜍心理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并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短文,请你对蟾蜍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睡觉
动物睡觉的样子各不相同。
鱼没眼皮,只能睁着眼睛睡觉。毒蛇盘起身体睡觉。松鼠把尾巴当成被子盖在身上睡觉。蝙蝠头朝下倒挂着睡觉。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在正确答案后面打“√”,错误的答案下面打“×”。
①小猫(______)②鱼(______)③鸭子(______)
④松鼠(______)⑤毒蛇(______)⑥蝙蝠(______)
【3】鱼为什么睁着眼睛睡觉?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12、阅读《巨伞下的城市》,完成下列各题。
巨伞下的城市
①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②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2万。每年入冬,风寒雪飘,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张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项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侵袭了。
③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伞柄是全市最高的67米(11层)塔楼,在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环绕市区周围的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与桩柱连结。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④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在伞面上又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只要不是整日阴云遮天,太阳能收集器便可发挥聚热功能。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虽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⑤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是温馨的小家庭,出门是温暖的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显然比从前要亲切和睦多了。家家户户又都省了不少取暖费用。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与欣赏的态度。但是,也有卫生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才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如今的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巨伞的利弊功过至今虽还在进一步研讨,不过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却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选自《海外华人散文精粹下》)
【1】“巨伞下的城市”位于( )
A.美国东部 B.美国东北部
C.加拿大北部 D.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处
【2】短文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举例子 B.打比方 举例子
C.列数字 作比较 D.打比方 列数字
【3】第④自然段中“伞”加引号表示的作用是( )
A.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B.表示讽刺或反语
C.表示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4】下列不属于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的是( )
A.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B.家家户户又都省了不少取暖费用
C.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 D.邻里街坊相处亲切和睦了许多
【5】城市巨伞是一个奇特的创意,是哪些因素使创作者产生了这样一个创意设计?(至少概括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对“城市巨伞”这个工程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读书再读书
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今天我们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陶醉于南极洲的圣洁天地,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朵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显露在脸上。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了,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得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务必从看电视、看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至于懊悔。(有改动)
【1】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从文中提取信息,填一填。
【2】关于读书,作者既高兴又懊悔,他高兴和懊悔的原因分别是( )
A.高兴的是读书能使人变得有钱,懊悔的是自己的钱太少。
B.高兴的是读书能使人延长寿命,懊悔的是生命只有一次。
C.高兴的是读的书能变成宝贵的财富,懊悔的是自己读得太少。
D.高兴的是读书使人情趣高雅,懊悔的是这种高雅只是暂时的。
【3】“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能让自己再长出一个头脑。
B.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
C.读书能把别人的头脑偷过来供自己用。
D.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
【4】第4自然段中提到“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是为了说明( )
A.“我”很喜欢泰戈尔的诗。
B.“我”喜欢看到花朵开放。
C.读书能让“我”走进诗歌的世界。
D.读书使我们变得情趣高雅。
【5】下列关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
B.点明中心
C.照应题目
D.总领全文
【6】请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谈谈你对“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狗不理
①运河边上卖包子的狗子,是当年跟随他爹从武清来到天津的。他的大名高贵友,只有他爹知道;别人知道的是他爹天天呼他叫他的小名:狗子。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不好活,都得起个贱名,狗子、狗剩、梆子、二傻、疙瘩等等,为了叫阎王爷听见不当个东西,看不上,想不到,领不走。在市面上谁拿这种狗子当人,有活儿叫他干就是了。他爹的大名也没人知道,只知道姓高,人称他老高;狗子人蔫不说话,可嘴上不说话的人,心里不见得没想法。
②老高没能耐,他卖的包子不过一块面皮包一团馅,皮厚馅少,肉少菜多,这种包子专卖给在码头扛活儿的脚夫吃。干重活的人,有点肉就行了,皮厚了反倒能搪时候。反正有人吃就有钱赚,不管多少,能养活一家人就给老天爷磕头了。
③他家包子这点事,老高活着时老高说了算,老高死了后狗子说了算。狗子打小就从侯家后街边的一家卖杂碎的铺子里喝出肚汤鲜,他就尝试着拿肚汤排骨汤拌馅。他还从大胡同一家小铺的烧卖中吃到肉馅里边油汁的妙处,由此想到要是包子有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他便在包馅时放上一小块猪油。之外,还刻意在包子的模样上来点花活,皮捏得紧,褶(zhě)捏得多,一圈十八褶(zhě),看上去像朵花。一咬一兜油,一口一嘴鲜。这改良的包子一上市,像炮台的炮一炮打得震天响。天天来吃包子的比看戏的人还多。
④狗子再忙,也是全家忙,不找外人帮,怕人摸了他的底。顶忙的时候,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一筐筷子,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一句话没有。你问他话,他也不答,哪有空答?这便招来闲话:“狗子行啊,不理人啦!”
⑤别的包子铺干脆骂他“狗不理”,想把他的包子骂“砸”了。狗子的包子原本没有店名,这一来,反倒有了名。人一提他的包子就是“狗不理”。
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名没人稀罕,骂名人人好奇。“狗不理”是骂名,却好玩、好笑、好说、好传、好记,里边好像还有点故事,狗子再把包子做得好吃,“狗不理”这骂名反成了在市场扬名立万的大名了!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搪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名立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段老高做包子“皮厚馅少,肉少菜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顾客来买包子,狗子不理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所写的俗世奇人是“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他的“奇”表现在: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联系《刷子李》想一想,作者写“老高”和“别的包子铺”对刻画人物特点起着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
改为比喻句:________
16、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用加点词语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句子。
(1)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补充句子)
______焦急地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被我画成五角星。(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树上唱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刮风”为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_____一边_________一边_________。
20、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粗心、懒惰、暴躁、叛逆、娇气、胆怯……但是你一定会尽力去战胜它们吧!
请你以《我战胜了______》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3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