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
绍( ) 昭( ) 澈( ) 辙( )
榜( ) 傍( ) 喇( ) 刺( )
芒( ) 栏( ) 浆( ) 经( )
茫( ) 烂( ) 桨( ) 轻( )
2、看拼音,写词语。
shuāng shǒu guó wáng wáng zǐ běi fā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ōng fāng qīng cǎo qīng shuǐ shēng q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jí dù( ) táng láng( ) qí qū( )
tāng guō( ) lián pō( ) cōng lóng( )
tóng xīn wèi mǐn( )
yǎn yǎn yì xī( )
4、根据拼音写词语。
1.即使他只是一个六岁的儿tóng(______),他也yuàn yì(______)把自己的食物和水bēi(______)里的水分给别人。
2.奶奶为我们做了一zhuō(______)特别美wèi(______)的饭菜,还为弟弟gé wài(______)准备了小龙虾。
3.老师通过一个小小的hēi bǎn(______)向我们展示了奇妙的yǔ zhòu(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yàn huāng yě liàn xí gē qǔ
( ) ( ) ( ) ( )
suō xiǎo fǎng wèn hā qiàn guān chá shù shāo
( ) ( ) ( ) ( ) (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①孤村不自哀②,尚思为国戍轮台③。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指卧病在床。②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③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戌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④夜阑:夜将尽。 |
【1】诗中“僵”与“卧”描绘出了诗人_________的处境,对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与“不自哀”形成对比,表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
B.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凄凉与不得志
【2】诗的前两句逐层深入,其中“_______”和“_______”两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3】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古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志向,读来悲壮苍凉。(______)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和命运。(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美丽的理想
小雁要飞越大海, 悠闲地休息滑翔,
还想到塞外的草原, 把学本领看作易如反掌。
去实现心中的夙(sù)愿, “孩子,风雨中再去闯闯;
让伙伴们羡慕地夸赞。 捕捉食物不能等天空晴朗……”
妈妈叮咛又鼓励: “妈妈,絮絮叨叨叫人烦,
“锻炼是对意志的考验, 看!飞行计划都练完。”
练出一双坚硬的翅膀,
不畏风暴飞往天边。” 雁群展翅出征,
小雁饿着肚子后边行,
小雁在蓝天 终于掉队飞不动,
——欢快地盘旋上升, 美丽的理想成为泡影。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上升——( ) 夸赞——( )
美丽——( ) 坚硬——( )
【2】小雁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画出妈妈对小雁的叮咛和鼓励的内容。
【4】小雁为自己的理想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雁“美丽的理想”为什么会成为“泡影”?它应该怎样实现它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会补充诗句,并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唐]
,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请在横线上补充作者和诗句。
【2】这首诗描绘了______景色。
【3】想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描绘的景色,写出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故乡我爱你
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世外桃源。但故乡的人却没有沉浸在美丽的环境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新的面貌,靠的是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那灵活的头脑,把故乡建设得格外美丽。
故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没有闪烁的街灯,有的是双手开垦的梯田,有的是整齐的砖瓦房,有的是长势茂盛的庄稼,有的是一颗颗朴实的心。他们自己兴学办校,他们修建自己的发电站,他们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他们把一生的热情和青春融入了故乡那一棵棵大树的根系,沐浴在故乡的风雨中,他们留下了一片永不褪色的记忆。故乡的人啊,我爱你们!
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的栗子,满山遍野的栗子树,绿油油的叶子衬托出一团一团的小毛球,球内就装着栗子。那小毛球浑身是刺,形如刺猬一般,为了致富,故乡人绞尽脑汁,请专家,办夜校,搞实验,终于研制出新的品种,那又大又香的栗子哟,闪烁着故乡人智慧的笑脸,体现着时代的风采。故乡的人啊,我为你们骄傲。
如今,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我们小孩也在变,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是人们快乐的笑声,故乡美,故乡的人更美。
故乡的一切一切早已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那儿有祖国进步的真实写照,那儿有祖国强大的见证。
我爱我的故乡,一个小小的村落!
【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一句谚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比_________之情。类似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赞美家乡的词语有 。用曲线画出描写家乡美景的排比句。
10、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荔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
(2)山崩地裂: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时间顺序把第一自然段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
A.从近到远 B.从远到近
【4】第二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5】描写大潮声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
【6】描写大潮样子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8】唐朝诗人孟浩然在《观钱塘湖》中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文中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句诗的情景?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溫暖的太阳光中去。”
……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希望——(________) 茂盛——(________) 善良——(________)
【2】文章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的停顿或者中断
【3】母亲为什么开始相信因为豌豆苗女儿的病会好起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亲戚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本书。一听到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拿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读过的书可以将大海填满。
B.他特别喜欢读关于大海方面的书籍。
C.他读过的书非常多。
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鲁迅( )想得到《山海经》,谓之盼书;抄书令他( );他读过的书( );他收藏书时,将其捆扎得( )。
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用“——”画出文章的一个过渡句。
根据短文的结构特点,把短文分成三部分,用“‖”在文中标出。
你怎么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蚂蚁
蚂蚁是这个世界中 的小家伙,说起来本领却不小呢。
你是否注意过,外出觅食的蚂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它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老根据地”。蚂蚁是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呢?靠识记周围和天空的景物。有人曾做过实验:用圆筒围住一群行进中的蚂蚁,遮住四周,让它们只看得见天空,这群蚂蚁可就像在热锅上似的团团乱转了。除了四周天空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识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如果用樟脑一类怪气味的东西放在蚂蚁走过的路径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寻不到同类的那种特殊的气味而迷失方向。
说蚂蚁是个大力士,你一定不信。那么我们就请大象、骏马、黑熊来和蚂蚁举行一场负重比赛,以其单位体重可拖运货物重量大小作为评定胜负的标准。比赛结果 :体魄雄伟的大象垂头丧气,它只能拖走比自身重四五倍的货物;英姿勃勃的骏马也 ,它也只能拖动相当自身体重五倍的东西;那傲慢自大的黑熊更不得不甘拜下风了,它所能拖动的东西还不到自身重量的五倍……而蚂蚁却轻而易举地扛起了超过自身体重十几倍的东西,赢得了“金牌”。
蚂蚁还是一个小小气象员哩!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爬,说明这年的冬季就越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这些谚语反映了一定的科学道理,能提醒我们及时预防自然灾害的工作。
说到这,你也许会 ,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后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选择一个造句。
惊叹 ; 不 道
出人 ; 精 采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按照 结构来写的。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设问句。
【4】你是否注意过,外出觅食的蚂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它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老根据地”。
第一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
A.引用 B.否定和讽刺 C.特定称谓
【5】请你分别用四个字写出二、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大象和小象
盛夏,骄阳似火。大象妈妈用自己的身躯搭成一个活动的凉棚,为小象遮挡住炎热的阳光。
听着妈妈呼哧呼哧的喘息声,看着妈妈顺着四肢流淌的汗水,小象非常感动:“我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呢?”
于是,他扇动着两只像蒲扇一样的耳朵,想让妈妈凉快一点。
大象妈妈爱怜地用长鼻子抚摸着小象的脊梁,热泪盈眶地夸奖说:“孩子,你真是妈妈的好宝贝!”
狐狸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不以为然地说:“他不就是扇了两下子嘛,能扇出多大的风?值得你眼泪汪汪吗?”
大象妈妈动情地说:“我看重的,是孩子的这份孝心。”
【1】这个故事先写大象妈妈用__________为小象____________,然后写小象非常感动,于是____________,想让妈妈凉快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爱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象妈妈热泪盈眶的原因是( )
A. 小象扇的风太大,让妈妈眼睛不舒服。
B. 妈妈被小象的孝心打动了,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C. 妈妈心情不好,伤心流泪了。
【4】你喜欢短文中的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变换句式。
例: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曾经:
(2)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
变成问句:
(3)加标点。
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 孩子 你在等谁呢
(4)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缩句:
(5)妈妈反复多次教育我要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6)明月挂在夜空。(把句子写具体)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是小作家,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按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1)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不少于400字。
(2)题目:未来的______________真奇妙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写一写未来的衣服、食品、住房、交通等会有怎样的变化。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作中心明确;有创意;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