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5年中考模拟(5)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照样子填一填。

例:洁白       笑脸_________     心情_________   

               热情_________     纤细_________

茸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把音节补充完整。

________ ái  

________ àng 

________ án

________ǎng 

 

 

 

     

 

 

3、积累填空。

(1)墙角数枝梅,  

(2)遥知不是雪,  

(3)拉萨是有名的 。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

(4)因为昆明 ,所以我们称它为春城。

(5)我们称济南为泉城,是因为  

4、多音字组词。(6分)

满分5 manfen5.com

 

 

5、默写古诗《竹石》。注意行款整齐,笔画清楚,书写美观,不写错别字。

竹石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7、古诗阅读理解。

枫桥夜泊

唐·张继

【1】默写这首诗。

【2】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中能看出来。

8、诗文赏析,韵无穷。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 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外,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_______”。(填出一句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样。“生”“旦”,面部化妆简单,叫“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为“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是以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表现,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等,所有这些,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京剧的脸谱不仅夸张,还以色彩定调。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jié)骜(ào)不驯(xùn),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xiāo)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写在田字格里。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2】写出短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______

(2)黑色谱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______

(3)紫色谱脸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______

(4)白色谱脸表示奸诈多疑。(______

【4】用一句话赞扬京剧的艺术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4】“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 ______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11、阅读《白鹅(节选)》,完成习题。

白鹅(节选)

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是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踏大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我”的白鹅是从哪来的?(     )。

A.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

B.我从乡下带回来的

C.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D.我家鹅妈妈孵出来的

【2】“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排比

【3】选文从白鹅的哪些方面写出它的高傲?

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四自然段写鹅的叫声和步态,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片段一:《山中访友》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片段二:《月光曲》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对比阅读后,我发现片段一中作者由树联想到自己也成了一棵树,片段二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

【2】从片段一的联想中,我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从片段二的联想中,我仿佛看到了月光下_______________的大海。

【3】朗读片段一用______________的语气,朗读片段二用______________的语气。

(选择填空:轻松愉悦 深沉凝重 从平缓到激昂)

13、读下面两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盖房子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做的?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一连看了两个钟头,都看得不耐烦了。可为什么还说蟋蟀“工作做得很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的短文,我也很有兴趣。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爱迪生十二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有一节车厢是专给乘客吸烟用的,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个角落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后来,爱迪生又有了很多发明,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1爱迪生和富兰克林一样,都具有 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便(biàn    pián  ______      重(chóng  zhòng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几分钟,俄罗斯士兵在亚速钢铁厂外出现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尊重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A我最爱听的是流行音乐和网络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本溪县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好吃的食物,反反复复咀嚼还有什么味道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挖坑       盖土       放树苗       浇水       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们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改为陈述句)

2.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改为感叹句)

 

18、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密密的塔松像   。(补充句子)

(2)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游过。(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乘着船,来把玩三峡美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我是小作家,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按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1)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不少于400字。

(2)题目:未来的______________真奇妙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写一写未来的衣服、食品、住房、交通等会有怎样的变化。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作中心明确;有创意;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