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______,这部作品叫 《________》。
3.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 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主人公是鲁滨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________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是全书的精华。
5.《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2、词语练习。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这几个成语都“×风×雨”式的,其中,比喻事情还未进行就对结果妄加评论的成语是__________;本义为宜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及适时的雨,常用来比喻良好的教育的成语是__________;比喻只看到一点儿迹象,就信以为真的成语是__________。
3、课内外积累
(1)“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中的“_____”字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情。王安石用“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来赞美梅花不畏严寒。
(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____。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_________。(还有谁又会过来,告诉你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拉萨是有名的“________”。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______,好像用清水洗过的_________。
(4)豆豆走路总爱驼着背,写字也喜欢趴着,离书桌太近,同桌小宇对他说:“豆豆,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坐如____,卧如___,站如___,走如_____。”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亭亭 _______ | 欣喜 _______ | _______彬彬 |
_____眉 _____目 | _______堂堂 | 鹤发 _______ |
(1)以上词语当中,_________与其它词语不同类。
(2)这个人看上去举止文雅有礼貌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来形容。
5、比一比,再组词。
帝( ) 溺( )
啼( ) 弱( )
返( ) 衔( )
饭( ) 街(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②。
注释:①村居:住在农村。②纸鸢:风筝。
【1】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A.放学 B.解散学生
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A.寒冷的风 B.春风
【2】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后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
【3】诗中的“拂”和“醉”写的是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最能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记诵《山行》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 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昼”“夜”这两个表示时间的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村庄儿女的辛苦和勤劳。
B.“各当家”蕴含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道理。
C.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我能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情景:__________
9、鲤鱼告状。
鲤鱼拖住鱼钩,撕撕扭扭地到法庭去告状。它对法官哭诉道:
“鱼钩真是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啊!它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皮是被它们钩破的,现在,左边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已经被它陷害了;我的老婆,半个月前,也险些遭了它的毒手。还有,两天前,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我的叔叔的尾巴,被它钩掉了几片鱼鳞!……”
法官记下了鲤鱼全部的状词,才又讯问鱼钩说:
“被告人鱼钩,你有什么说的?”
“公正的法官先生!”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鲤鱼说的全部是事实,但是对于它一家人贪吃钩饵那回事,它为什么一字不提啊?”
(1)根据寓言内容,请你替鲤鱼写一份“诉状”。
诉状
原告:
被告:
案由:被告人犯谋杀抢劫罪,请依法判决。
事实与理由:
①
②
③
④
综上事实,被告人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特向法院起诉,请依法判决。
具状人:鲤鱼
×年×月×日
(2)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鲤鱼有理还是鱼钩有理,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也请说一说。
10、阅读《范仲淹的故事》片段,回答问题。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一位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饮食如此之差,心中不忍,就送银子给范仲淹改善生活,但范仲淹委婉地谢绝了。好友见他不肯接受银两,第二天便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好意难却,只好接受了。可是,几天过去了,食品发霉变质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好友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儿吃的东西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请你千万不要生气。”
【1】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语段中那些地方体会到的?(抓住一处读有自己的理解即可 )
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 、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把文中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2】片段作者为______代___________。本学期我还积累过他所写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余尝谓_______ 漫浪_______ 急_______
【4】请写两个与读书有关的成语。
______ _____
【5】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动物“睡眠”
①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为了休息。
②蜗牛这种动物很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的时候,它要“冬眠”;夏天的时候,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20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20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这么说来,蜗牛真称得上“瞌睡大王”了。同学们,你们先别夸奖蜗牛,还有比蜗牛更能睡的哩。
③一位外国的石油地质学家,在墨西哥的一个石油矿里,发现一只埋在两米多深矿层里冬眠的青蛙。那只青蛙被挖出以后,活了两天才死掉。科学研究证明:这只青蛙沉沉一睡,就是200多万年。
【1】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可以作批注,默读上面的短文,在右边空白处写下批注。(至少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3】蜗牛冬天要(________);夏天不下雨要(________);要是碰上了(________)的年头,20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________),真称得上是(________)。比蜗牛更能睡的是(________),墨西哥深矿层里冬眠的青蛙一睡就是(________)。
【4】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蜗牛的________之情。
【5】“这只青蛙沉沉一睡,就是200多万年”中的加点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 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稚嫩:_____________________ 眷恋: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拓展
阳光下的藤椅
①“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鼓,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②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③我一直有点儿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儿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④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镜,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⑤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本职工作。他的傻,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连姥姥、小姨也怨姥爷老实。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⑥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那种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因为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⑦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观赏——( )惭愧——( )
反义词:陌生——( )忙碌——( )
【2】短文第③一⑤自然段回忆了与有关姥爷的三个场景,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填空。
(1)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
这是对姥爷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
这是对姥爷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画“ ”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姥爷知识很渊博。
B.“我”一直记得小时候被打的事。
C.“我”被姥爷内在的威严折服,正气所感染。
D.虽然“我"不断长大,但姥爷太严厉了,我的惧怕感根深蒂固。
【5】结合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
明明:在《父爱之舟》一课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文章以“父爱之舟”为题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文中多次出现的那条小渔船,二是指伴随我成长的浓浓父爱。
天天:本文以“阳光下的藤椅”为题,也有两重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天:我以后在习作中也要用这种方法拟标题。
【6】有同学认为:“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画蛇添足,可以删去。”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联系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写句子。
(1)奶酪全被他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
21、看图写话。
图上画了什么天气?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认真观察,大胆想象,写一段完整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