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共________画,“厚”共________画。
2、课文回顾
《忆读书》回忆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______________,告诉青少年“______________”,勉励青少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3分)
例 : 大大小小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再连线。
________________,家祭勿忘告乃翁。 唐 王维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法国 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人尊重。 唐 陆游
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 笛卡儿
(2)沙漠里的“船”指的是( )。爱国将领说的是( )的故事。《死也不倒下》的主人公是(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是( )。
5、用不同的词语来修辞同样的事物。
________的云朵 ________的云朵 ________的云朵 ________的云朵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森林
6、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7、我能认真听老师读,并做一做。
四季的脚步
(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
春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溪水唱起了歌儿 ——丁冬,丁冬, 绿水和鲜花赶来报到。 夏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金蝉唱起了歌儿 ——知了,知了, 给世界带来欢笑。 秋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落叶唱起了歌儿 ——刷刷,刷刷, 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 冬天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北风唱起了歌儿 ——呼呼,呼呼 雪花在欢快地舞蹈。 |
【1】诗歌一共有( )小节,请在文中标出来。
【2】读诗歌,连一连。
春天 北风 丁冬
夏天 落叶 知了
秋天 金蝉 刷刷
冬天溪水呼呼
【3】( ),绿水和鲜花会来报到。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4】和“悄悄”意思一样的词语是( )
A.慢慢
B.静静
C.渐渐
D.缓缓
【5】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练习。
斗笠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
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
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
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让这片故乡的热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里,你都能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
即使寒流侵袭的冬夜,你也会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穿行。
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
让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里的每扇窗棂。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你便把一轮月亮戴在头顶。
孩子,它可是娘心尖的一点亮呀,
让它亮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息的灯。
【1】为什么说“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让它亮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息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即将离家的孩子的_________。
【4】读完这首诗歌,你会想起哪首诗或哪首歌?写下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来试着写一小节诗吧!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到哪里,你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类阅读
几件小事——记父亲叶圣陶
叶志诚
我今年62岁了,可是拿不好筷子。人家拿筷子,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子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________,想要吃什么,交叉着______往菜碗里伸。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菜是叉的。”还跟小孙女讲:“不要学你爷爷,你爷爷拿筷多难看。”我就接着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从来没管我怎么拿筷子,我自小就没学会。”
还有一件我无论如何干不好的事,就是写毛笔字。参加什么会议,看到会场门口摆着墨盘、毛笔、签到簿,我心里就嘀咕:“又得出一回洋相了。”好不容易毕恭毕敬把名字写上,自己再不敢多看一眼,只好出门不认货,掉头就走。这当然要怪我自己从小没有下功夫练过,然而父亲却从来也没问过我毛笔字写得怎么样这件事。直到后来我学着写散文了,父亲也只管我稿子写得是不是清楚,不管我的字是不是好看。
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譬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刀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把捏手的一边交给对方,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地关,我也从此遵循到现在。
后来我想:父亲不管我的,都是只关系我个人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主权,有时候在我喜爱的事情.上帮我一把,譬如为我儿时集邮册页的楠木夹板雕刻篆字题签,给我们手足三个修改文章等等;而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
抗战期间,父亲在《开明少年》上发表过两篇谈教育的卷头语,一篇叫《习惯成自然》,另一篇叫《要养成好的习惯》,主要说的就是父亲管着我的那层意思。
值此父亲逝世一周年之际,记下这些小事,也算是对他的怀念吧。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第一段的横线上。
A.两只筷子 B.一双筷子
【2】文中“给我们手足三个修改文章”中“手足”意思是:______。
【3】根据本文内容概括说一说“父亲不管我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管我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中看出叶圣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一袭破衫:________________
奋笔疾书: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完备—( ) 准确—( )
考察—( ) 寻访—( )
【3】(多选题)从谈迁在北京的行为中我们感受到了( )。
A. 谈迁喜欢旅游 B. 谈迁治学严谨 C. 《国榷》的可信度高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出谈迁编写《国榷》的________________,也体现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在读这两句话时,我们要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5】“名垂青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谈迁能够名垂青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1】“我”的表演很____________,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台上的“我”很( )。
A.紧张、兴奋 B.自信 C.紧张、狼狈
【3】“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从“总算”这个词语可以看出( )。
A.“我”表演的角色任务很重,很辛苦
B.“我”的道具很重,表演时非常累
C.“我”因为演出失败,想快点儿结束表演
12、课内文段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用文段中的一个词语来代替下面句意,较为恰当的是( )
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A.浩浩荡荡
B.山崩地裂
C.人声鼎沸
D.齐头并进
【2】文段中“一条白线”指的是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 。答案是( )
A.人群 人群沸腾起来了
B.大地 大地震动起来了
C.战马 战马飞奔而来了
D.浪潮 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3】第2自然段从( )两方面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景象。
A.形状和声音
B.白浪和水墙
C.白线和江面
D.战马和大地
【4】文段中“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说明了( )
A.江潮浪头很高,范围很宽
B.江潮拉得很长,变得很宽
C.白线拉得很长,横贯江面
D.白浪变粗,形成墙壁
13、不起眼的小事(节选)
在封城的日子里,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有人出征,有人留守;有人慌乱焦虑,有人万死不辞……在网上看短视频的时候,我常常被感动。下面记录一些小事,都是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我精心收藏。
特殊的春节,一家医院里,保洁员没有来上班。可是清洁工作必须做。怎么办?院长的儿子顶了上来。本来还在读大学的哥哥,冒着危险,穿好防护服,兢兢业业做起了保洁员,拖地、消毒、擦椅子……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他勤勤恳恳,什么活都干。
少年强则国强。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觉得明天充满希望。给孩子点赞,给院长点赞,向院长父子学习!
一天,大雪纷纷。忙了一上午的民警叔叔、社区人员们,开始吃午饭了。可这是一顿寒酸的露天午饭,没有座位,餐桌是警车的前车盖和台阶,雪花纷纷扬扬飘进盒饭里,看着都凉。叔叔阿姨们的手和耳朵,都冻得通红。但谁也顾不得那么多,因为身上还有任务,必须赶紧吃完,赶紧干活……
我们矫情着“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吃火锅啊”的时候,不会想到,其实坐在家里正常地吃饭,是莫大的幸运。是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负重前行,才换来我们在家的安宁!
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位爷爷,已经连续工作48小时。这天,他趁午餐时间来到相隔10米的隔离区,看望同样在值班的儿子。父子俩人近在咫尺,却隔着防护玻璃无法交流。父亲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儿子,加油!”他隔着窗户给儿子看。窗那边,儿子认真点头。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待他日得胜归来,你们父子俩可以坐下来,好好喝一杯!
原来人间,真的有那么多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谢谢你们,无私付出的人,勇敢善良的人,在黑暗里举起火把的人!谢谢你们,用点点微光,照亮黑夜,温暖人间!
(文章选自网络,有删改,题目是选用时所加)
【1】简要写出文中一件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小事重点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感受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段阅读
看到牛,我们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 )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1】“无缘无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
【2】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这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作坊。(把下面的直接陈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1.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男孩放走了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小的雨还用打伞?(给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将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例:国旗在空中飘扬。(比喻句)
国旗像一片鲜艳的红云在空中飘扬。
(1)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出发了。
(2)湖面非常平静。
例:一阵微风吹来,花儿笑弯了腰。(拟人句)
(3)秋天到了,熟透了的果子
(4)夜空中的小星星
19、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9分)
例: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⑴我还没出生,怎么会在背地里骂你呢?
⑵明明怎么会把你的书弄坏呢?
21、习作。
清晨,小白兔吃完早餐后骑着滑板车在山坡上玩耍。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呼叫声……
结合上述开头和上图内容续编故事。要求语言通顺,想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