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照样子,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煤—媒(媒体)
赌—______________ 燥—______________ 坏—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________颤动起来。
2.爬山虎的脚________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________墙。细丝原先是________,现在________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______,使它________在墙上。
3.________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着月光。
把《王戎不取道旁李》补充完整。
________七岁,尝与_____游。看道边李树________________,____儿________取之,________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________,此必________。”取之,________。
3、填空。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_________________。我要把有限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雷锋)
(2)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刚转学过来时,成绩不理想,经过努力,这次期末考试一下子成了班上第一名,真是“砌墙的石头——__________________”
(4)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纪昌学射》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回访。
(1)《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________。作者借助________和________中摘抄的句段,描绘了身在异国留学中的“我”对母亲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_、观看跳鱼。其中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刻画出闰土________的特点。
(3)《伯牙绝弦》讲述了俞伯牙和________成为知音的传说。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让我们感受到二人的情投意合,互为知音。
(4)《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其中,嘎羧________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能想象当时嘎羧的内心世界:________。
(5)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组成的重要内容,一个小小的符号蕴含作者的情感。请根据下面的语句,判断“省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①表示话未说完;②表示例举的省略;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________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________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________
5、根据提示填诗句
(1)春来思乡时: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品尝鲈鱼时:君看一叶舟,_____。
(3)因年老而消极悲观时: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
6、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 。
, 。
【1】补充完整本诗,作者是 代诗人 。
【2】解释词语。
江枫:______ 愁眠:______
【3】请将诗的后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
【4】本诗前两句写的是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
7、阅读理解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
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玩游戏。
飘到广场上,
去堆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亲亲你,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1】雪花飘落到小河里,变成________,和小鱼小虾________。
【2】雪花飘到广场上会做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请你也来写一写。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
飘到________,
________。
8、读一读,回答问题。
山坡上,真热闹,大家在做广播操:
一二三四伸伸腰,二二三四踢踢脚。
天天锻炼身体好。
【1】找出一个学过的三拼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
【2】找出两个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抄写在下面
______ ______
【3】大家在_____做_____。(填序号)
①广播操 ②山坡上 ③草地上
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就在伯(bó bǎi)父逝世那一年的正(zhèng zhēng)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ān guà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āi á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我两本书 一本是 表 一本是 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用波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4】读画双横线的句子并填空。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_______ 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鲁_________的性格特点。“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看是_____________,实际是______________。
【5】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做一块有梦想的石头
1879年,一个名叫薛瓦勒的邮差(zhā chāi)日复一日地穿梭在法国罗芒镇以北的乡村小路上。
一天,他被一块石头绊倒了,当他爬起来时,发现这块石头独特而奇异。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多么迷人。
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寻找石头并带回来。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石头,但建造城堡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只要有中(zhòng zhōng)意的石头,他都往独轮车上装。
人们好意地劝他:“把它们扔了吧,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在别人眼里,送信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差事,再加上运送石头,无异于自讨苦吃。
可是薛瓦勒并不这样认为,他乐此不疲地构筑着自己的梦想,垒造自己的城堡。
33年过去了,到了1912年,一座童话般的城堡梦幻般地出现了。它那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美丽,( )了世人。连大画家毕加索也专程前来( )这个梦想之地。这个城堡早已成为法国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名字就叫做“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 。
有一句话刻在入口处的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薛瓦勒的石头,这句名言也是当年薛瓦勒成就梦想的缘由。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震动 震撼 观看 参观
【3】填入文章中横线上的句子,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现代艺术史上珍贵的一件世界艺术品。
B.是世界现代艺术史上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C.是现代世界艺术史上珍贵的一件艺术品。
【4】“无异于自讨苦吃”的意思是( )
A.不同于自讨苦吃。
B.与自讨苦吃不一样。
C.与自讨苦吃没有两样。
【5】对文章题目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用拟人的手法,赞扬了那块“独特而奇异”的石头。
B.我们应该有一双慧眼,能看出平凡物体的内在价值,不能错过发财的良机。
C.无论是谁,哪怕是像石头一样平凡的人,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6】邮差薛瓦勒用33年的时间,收集奇形怪状的石头,终于建造起一座梦幻般的童话城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你收下吧!”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时间的变化 B.地点的转移
C.总分结构 D.事物几方面
E.事情发展顺序
【3】改写句子
(1)把“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在文件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第1类致癌物质。
【1】说说甲醛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除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这句话中的“长期”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________
秋高气爽的丰收季节来到了。
家乡的田野就像个美丽的新娘,大地为她穿起了鲜艳的绣花衣赏。捧着头发的棉花,裂着嘴的玉米,弯着腰的稻谷,红着脸的高粱……都像出席婚礼的宾客一样,喜悠悠地在秋风中摇摆欢舞。
菜园里,冬瓜围上了白纱巾,茄子穿上了大紫袍。( )的黄瓜,( )的西红柿,都乐得不得了。
果园里,果子一嘟噜一串串,互相掩映,溢彩流芳。苹果抹成了红脸蛋,累累硕果把树枝压得弯下腰来。( )的鸭梨脸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粉,羞涩地直往树叶中卷。香甜的大柿子可就不一样了,像一个个红灯笼似的高高地挂在枝头,冲着人们微笑。葡萄架下挂着一串串水灵灵的大葡萄,像一串串( )的珍珠,深深地吸引着馋嘴的孩子们。
【1】给短文加个标题。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粉红粉红 B.碧绿碧绿 C.晶莹透明 D.黄澄澄
【3】这篇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方秋天美丽的景象。
【4】第二自然段中,“出席婚礼的宾客”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把一串串水灵灵的大葡萄比作_______,写得生动形象。
14、阅读欣赏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功能】
本品能有效净化空气,防霉除臭,调节湿度等。
【使用方法及用量】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内、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注意事项】
①本品无须洗涤,使用一两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以保持竹炭包功效。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方法:可以烧掉或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1】一个3平方米的空间建议放几包200克的竹炭包?( )
A.1包
B.2包
C.3包
D.4包
【2】竹炭包的有效使用时间一般是多久?( )
A.一两个月
B.一两年
C.一年
D.两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竹炭包的功能单一。
B.竹炭包用久了可以洗涤晾晒。
C.在有效期内竹炭包可以重复使用。
D.竹炭包不适合放置在比较大的空间里。
【4】废弃竹炭包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奶奶觉得冰箱有异味,便把未拆开外包装的竹炭包直接放进冰箱里,请问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在家里的新车里放入了3包竹炭包,一个月后,竹炭包有异味,妈妈认为竹炭包已失效,要把竹炭包扔掉,你会怎样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16、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①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②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③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④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17、他开心得大声欢呼起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蜗牛正在树上一边吃树叶,一边看大海。(用加线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意思。
(1)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__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挖井的工具被乡亲们带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天地
温暖的脸、严肃的脸、自傲的脸、慈祥的脸……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一张张熟悉的脸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你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写一篇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