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月色ménɡ lónɡ( )的夜晚,她走在yōu jìnɡ( )的xiǎo xiànɡ( )里,老师的夸赞犹在耳畔。她不是那个经常rě rén jī xiào( )的孩子了,她是班级的“小音乐家”! 她用小提琴yǎn zòu( )出最美的yīn yùn( ),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
2、补充句子。
1.看到满山火红的枫叶,我会想到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叔叔是出名的服装设(shè)计师,李阿姨是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钱伯伯是出色的美发师,真是三百六十行,____________。
3.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不由想到有关俗语:_______。
4.照样子,写句子。
⑴平静的湖面倒映着绿色的树木。
(_________)的小白兔长着(________)的尾巴。
⑵榛树叶子全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⑶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绿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蓝天上的云朵呀,请告诉我,你站得那样高,看到了什么?
小河里的_______呀,请告诉我,你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2)____________?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大林寺桃花》
(4)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5)节日里,我们会思念亲人,当我远在他乡,我会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雨纷纷,当我看到路上行人神情悲伤,我想到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
1.父亲对公司的事情很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奋斗了十年,终于使公司得以发展壮大。(_____)
2.他拿出自家的几十万元存款,修通树溪村经姚家村直通渠江源的公路,干了一件功劳恩德非常大的大事。(_____)
3.这扇老木门,历经多年风雨依然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____)
4.习近平主席发表了“反腐狠话”:凡腐必反,而且清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_____)
5.运动场上,一向态度温和,举止斯文的他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_____)
5、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仅________ 异________ 已________ 缘________
紧________ 导________ 以________ 绿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华。之子于归③,宜④其室家⑤,
桃之夭夭,有蕡⑥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⑦。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于归:这位姑娘出嫁。④宜:和顺、亲善。⑤室家:这里指夫家。⑥有蕢(fén):即蕢蕢。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⑦蓁(zhē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灼灼其华”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美丽的少女形象。(______)
②从“之子于归”中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在少女出嫁之时表达对其祝福的诗。(______)
③本诗各个章节只变换了几个词,反复咏唱,韵律节奏缺少变化。(______)
【2】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下列诗词句不是以桃花写美人的是( )。
A.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C.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对比阅读。
秋夜将晓出篇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仔细阅读两首古诗,填写下面的表格。
季节 | 时间 | 地点 | 主题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体会两首古诗的用问特点。
(1)第一首诗中“迢迢”描写了_______,“喔喔”描写了_______这两个词语两两相对,渲染了_________的环境。
(2)第二首诗中,“三万里”指的是______,“五千仞”指的是______这两个词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的特点。
【3】(阅读要素)阅读这两首古诗,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中生动的情景和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下列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几乎无法下床了。
B.诗人出门四望,一边用手搔着满头白发,一边慨叹。
C.诗人望着山岳,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D.诗人由北方的景物联想到那些在金统治区的百姓,不禁发出感慨。
【4】仔细品读两首诗,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体会到:“怆平生”,诗人“怆”的是______“南望王师”,诗人“望”的是___________。
8、阅读天地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人有两件宝是指(_____)和(_____)。做工靠(_____),思考靠(______)。
【2】做事情要用(_____)又用(______)。这样才能有(______)。
【3】词语搭配,用线连起来。
认真地 劳动 一双 手指
辛勤地 双手 一根 手表
勤劳的 头脑 一只 小手
聪明的 思考 一块 手套(tào)
9、阅读短文《梧桐树》,回答问题。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茸毛的芽苞在枝头快乐地绽放,就像小弟弟高兴地张开了笑脸。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zā zā)的绿叶,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阿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文章的结构是______,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有______。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1)“在枝头快乐地绽开”中的“绽开”的意思是______。
(2)“透过密匝匝的绿叶”中的“密匝匝”的意思是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_”画出来,句子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冲刺!飞一样的感觉!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7日2时30分——发令枪响,刘翔像子弹一样弹射出去,在雅典的夜色中刺破戒备森严的欧美堡垒。嘘!请静声等待,已经等待这么多年,让拉里瓦德和达库雷这些一等以顶尖高手,在猩红的塑胶跑道上与中国仅21岁的运动员来一次无氧决斗。 8月27日2时30分,清一色的黑闪电中史无前例的出现了一张黄面孔——奥林匹克110米栏跑道笔直如刀,刘翔沿着刀锋疾跑。“中国人速度不行!”那个见诸太多网页的Flash广告给我们足够刺激,刘翔与生俱来的红肌纤维,可把高山流水,虎豹狮狼帅在身后,让他们在屁股后面闻中国人飞驰而去的体味。所以( )说这是一次赛跑,( )说这是一次裁决!让古老奥运对中国人体内存放的爆发当量进行裁决。
12.91秒或许很长,或许很短,长得使短手短脚的亚裔人一百年来未能翻身,短得你刚刚打了一个喷嚏,一个欧美人绝对垄断的王国就被颠覆了。12.91秒——刘翔制造。
仅仅12.91秒,,刘翔就披着国旗站在领奖台上。年轻而帅气的刘翔,在这振奋人心的一刻,在这伟大的,被历史定格的一刻,对着千千万万的观众喊道——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1)给文章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与其……不如……
(2)为什么作者说12.91秒或许很长也或许很短呢?
11、快乐阅读。
宽容
我正忙地做着课堂作业,坐在前面的陈颖(yǐng)彬同学转过身对我说:“小茵(yīn),你有没有新本子,借我一本好吗?”
我的思路被打断了 火气一下子冒了上来 我把笔一扔 瞪了她一眼 气呼呼地说 我求你不要问这问那行不行 你好烦啊
颖彬嘴唇(chún)蠕(rú)动了一下,无可奈何地把身子扭了回去。
我继续做作业,忽然发现钢笔没墨水了。向周围要好的同学,可他们都没有多余的钢笔。我想向颖彬借,可是想到刚才我对她的态度,又不敢开口了,我想,即使她有多余的钢笔,她肯借给我吗?
没有时间磨蹭了,我硬着头皮,用小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她说:“颖彬,借支钢笔给我好吗?”
颖彬听后,爽快地从笔盒里拿出一支钢笔,微笑着递给我。
接过她的笔,我为她能够宽容别人而佩服她,也为自己对她的粗暴态度而感到羞愧。
1.短文共有___________段话,给第二自然段加标点。
2.“我”对颖彬的态度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用“ ”画出相关句子来。
3.颖彬对“我”的态度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用“﹏﹏”画出相关的句子来。
12、课内阅读屋。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头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闪闪发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巴掌”是指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______;飘落的梧桐树叶像_______;棕红色小雨靴像_________。
【4】选文哪句话写出了门前水泥道的美?用“——”画出来。
【5】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ū x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īnɡ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用“√”选出括号中合适的读音。
【2】作者说“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你从那句话可以看出,用“~~~”标出来。
【3】老舍先生的文字很有画面感,你想用哪两个词语形容自己看到这样的草原之后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 。
【5】你想起了哪句描写草原的诗句?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①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碉堡。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③“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④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⑤“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⑥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⑦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不断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重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碉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儿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掩护。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⑧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⑨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被炸通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到⑧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⑦段中各找出一句“点”和“面”的描写,分别用“﹏﹏”和“_______”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描写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动词写下来,并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董存瑞的形象。结合文章,把这样写的好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D.逻辑顺序
15、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在流淌。(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翠鸟飞过去,啊起小鱼,飞走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3分)
(1)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改为反问句)
(2)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改为“被”字句)
18、仿写句子我能行。
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1.一个小孩儿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
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
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光阴似箭,如今的我们快要小学毕业,即将开始中学生活。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鲁莽;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请以“我多了一分 ”为题,通过回忆成长中的难忘故事,写出自己成长的收获。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补充完整,不出现真实人名,字数不少于4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