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恍然(______)(______) 疑神(______)(______)
轻轻(______)(______) 蹑(______)蹑(______)
(______)澜(______)阔 一本(______)(______)
1.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____________)
2.比喻声势雄伟或规模宏大。(____________)
3.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融____ 挺____ 嘲____ 拥____ 铸____
隔____ 艇____ 潮____ 佣____ 祷____
3、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并解释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表示声音的词语。
(1)看图片写词语。
( ) ( ) ( )
(2)在你写出的三个词语中,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一个表示声音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到这个词语,我就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5、细读课文深感悟。
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_,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中的小男孩却是把苹果__,发现苹果核像___。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_____;往大处说就是_________。
6、读下面的绕口令,回答问题。
狮子山上狮子寺,
山寺门前四狮子。
山寺是禅寺,
狮子是石狮。
石狮镇守狮子寺,
禅寺保护石狮子。
【1】请用“○”圈出绕口令中你学过的翘舌音节。
【2】山寺门前有( )个石狮子。(填序号)
A.四 B.十
7、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填空。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
,可爱深红爱浅红?
【1】在原文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
【3】能说明只有诗人自己在江畔赏花的字是“____”。
8、古诗词鉴赏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菩萨兵(节选)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们说:“几时见过这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从“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中“悄悄地”可以体会到藏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3】从画线句子说明了( )。
A. 红军战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全赢得藏胞的感激和信任。
B. 因为房子太干净感动的哭了。
【4】用“ ”划出藏胞对红军最高评价的句子,这句话赞扬了朱总司令与红军战士
的高尚品质。
10、阅读理解。
神奇的蒙古包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在游牧生活中,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一碧万里的草原上,点缀着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犹如点点白帆,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的,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即天窗,既可通风换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加固,以防大风侵袭。
蒙古包的大小由“哈那”的个数决定,一般6—8个哈那组成。包门朝南,包内坐北朝南的正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北角是供奉佛像的地方。正中偏南置放炉灶。包内摆有小巧玲珑的家具,包壁精美的挂毯,环境十分宜人。
蒙古包伴随世世代代的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造型日臻完善,包内的陈设和建包的材料也逐渐向现代化发展,电灯、电视、收录机、无线电话已成为蒙古包里的组成部分。在建筑构造形态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独特风韵。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就地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古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哈那”指__________________,“乌尼杆”指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在文中都加了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围绕蒙古包介绍了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内容,让我们不禁想到了老舍的《草原》,你印象最深的写草原景色 ________________,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链接。
小蝌蚪丢尾巴
有一群小蝌蚪,摇着尾巴无忧无虑地在河里游来游去。突然迎面游来了一只小鹅,小鹅说:“你们是什么东西,蛇不像蛇,鱼不像鱼,真难看。”
小蝌蚪们听了小鹅的话,很伤心,他们躲在荷叶下面委屈地哭了。
正巧一只老龟游了过来,指了指他们的身体说:“你们瞧,你们都长出两条后腿了,马上就要变成青蛙了。”
小蝌蚪低头一看,哎呀!可不是真的嘛!他们这才高兴地浮出水面。
【1】用“ ”画出两个描写小蝌蚪心情的词语。
【2】小蝌蚪分别遇到了_____和_____。
【3】小蝌蚪们委屈地哭了,是因为_____。
【4】小蝌蚪高兴地浮出水面的原因是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马长大了,老马请黑狗来教小马跑步,请山羊来教小马爬山,请黄牛来教小马拉车。
小马都学会了,一样一样地做给老马看。老马高兴极了!
小马说:“我终于可以帮妈妈做事了。”
【1】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一共有_____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
老马请了_____、_____、_____来教小马本领。
①黑狗 ②山羊 ③小狗 ④黄牛
【3】老马为什么“高兴极了”?( )
A.小马很有礼貌。
B.小马学会了很多本领。
13、快乐阅读,我能行: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这个片段节选自《 》 ,作者是( )。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 A.有才能的人 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①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
②选的都是高才生。 ( )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贯通的人才。
(4)文中的小苗指的是( ),大树指的是( )。
(5)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遣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
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拾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流水______ 月光______ 笛声______
【2】请用波浪线画出这几段话的中心句。
【3】用小标题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一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并写出家乡人表现什么品质?
动作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第二段话,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__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________的美,我是从_________这个词知道的。
15、句子乐园。
(1)天空中撒满了星星。(扩句)
(2)地震吓不怕汶川人民。(扩句)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比喻句。
月亮挂在天空。
(4)造句练习
不是……也不是……而是……
16、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再照样了改写后两个句子。
例句一: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句子一:春天来了,温暖的东风吹在脸上。
春天来了,温暖的东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二: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句子二:三九时节,寒冷的北风吹在脸上。
三九时节,寒冷的北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
海豚难道不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1)可爱的珍珠鸟是我的好朋友。
(2)写好连续观察日记能提高我们的习作水平。
19、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①他向同学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改为“把”字句)
______
②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改为“被”字句)
______
③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缩句)
______
④青年画画。(扩句)
______
⑤亲爱的朋友,你怎么能这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
21、习作乐园。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充实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请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课间活动写一写。题目自拟。(请各位同学自附作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