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全市2025年中考模拟(5)语文试卷(原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拼音写词语。

jìn___ dùn___  guī___ cuì___

tiǎn___ shǔ___  nèn___  ___

2、读课文填空。

(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________________上,或把字刻在________上。

(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________________,把这些________________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________

(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________上,这样就________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________,很少有人用,不能________

(4)________时期,人们懂得了用________造纸,但是________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3、将下面两个字合在一起,变成新字,再组词。

君+羊→________________ 口+元→________________

令+页→________________ 月+巴→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1.石头上长满了厚厚的tái xiǎn______

2.爷爷挥舞着镰刀,在gān zhe______林里割草。

3.游客们透过树的fèng xì______,看到一道pù bù______悬挂在岩壁上。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柔嫩的( )                    古老的( )                    高大的( )

小心地( )                    快乐地( )                    慢慢地(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能力考查

(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材料二)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12岁的于谦写下《石灰吟》,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祥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因此,这首《石灰吟》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于谦人生的追求。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材料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清]郑燮《竹石》)

【1】有同学对(材料一)中的“焚”字不理解,请你从汉字的字形、字义、字用等方面大胆解读“焚”字。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材料三)中空白处的诗句。

【3】阅读(材料一、二),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七律·长征》“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闲”与《石灰吟》中的“若等闲”,有异曲同工之妙。

B.于谦用“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C.于谦采用拟人化手法,把抽象的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

D.诗人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石灰吟》与《游子吟》相似,都是思乡思亲诗,表达诗人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怀。

【4】(材料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材料一、三)两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请结合(材料一、二、三)或平时的阅读收获,写出你对孟子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______ 白——______

2给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宿芙蓉山_____ A房子 B住,借宿

_____ A遇上 B每次

白屋_____ A白色的屋子 B茅草屋

3解释诗句的意思。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____ 季。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选一选。______

A.春暖花开图 B.风雪夜归图   C.农家丰收图

8、古诗阅读

静夜思

__________明月______,疑是地______霜。

______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

头(①低 ②抬) 静夜(①思念 ②思考)

【3】“那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床前,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霜”这句话描写的是哪两句诗?用“﹏﹏”画出来。

【4】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________(谁)看到________想起了自己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之情。

【5】每当月亮圆圆的时候,在远方工作的叔叔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真是“____________”。(填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告别南极,不带走滴水片石

近了,近了,已经可以看到南美洲大陆了。我们十天的南极考察就要结束(sù shù)了。值得自豪的是,告别南极,我们没有带走一块石头或一滴海水。

南极属于全人类,不准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在考察期间,船主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都反复讲:“不要拾石头!”“不要挑逗企鹅!”“不要踩坏苔藓!”“(jí  jì )使是因为拍摄工作也不允(yǔn rǔn)!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企鹅、海豹、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道路上走都是悄悄

地。记者无限感慨:只有南极,动物才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如果有人问我,南极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

保持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次,几个记者在冰海中穿行寻找蓝鲸,因为下小雨都用塑(sù  suò)料袋套住摄像机。有一位不小心把塑料袋掉进海里了。

为我们驾驶小艇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1“√”在短文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说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是因为(   )

A. 南极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B. 南极没有污染,没有伤害,是动物们的天堂。

C. 南极是一个白雪的世界,十分美妙。

4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到南极考察的人不带走滴水片石的原因是( )

A.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

B. 为让企鹅、海狮、海豹成为南极的主人

C. 为了获得一份自豪的心情

10、课外阅读。

①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②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③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ɡē)中间,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月,两边几十级石阶缀(zhuì)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jiū)地屹立在石柱上。

④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é)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záo)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zhuàn)或隶或槽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⑤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能从桥洞里提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梦乡……

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网布”这个词写出____________。“相衬相映”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相衬相映。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

【4】短文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这段话中,作者介绍了 这两种造型的石桥。请你模仿作者围绕一个意思的写法介绍一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阅读。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______ 依依不舍——________

2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句话。

(1)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郁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依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主要写_____是整个黄山的象征;_____如同一个巨人;_____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4把这段文字用“||”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兄弟

鸟鸦兄弟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个小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么破了,他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回老大会去修的,我就等一等吧。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下来。乌鸦兄弟都蜷缩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鸟鸦想:天气这么冷,小乌鸦肯定受不了了,他一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么冷的天,老大还能耐得住吗?他一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了些。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地刮    ________地飘     ________地叫

2读句子,选择与原句意思相同的句子后________

难道窝这么破了,他还能住吗?

A. 窝这么破了,他还能住。

B. 窝这么破了,他不能住了。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一个合理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____”在选段中画出来。

【2】这段话中列举了两种花的睡姿,分别是________的花。(填序号)  

A.蒲公英   B.晚香玉   C.胡萝卜

【3】“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老头。”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把_________比作打瞌睡的小老头。

我也会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花的种类不同,睡眠的姿态也不同。____

(2)蒲公英入睡时,花瓣会向下低垂。____

(3)晚香玉的花格外芳香是为了引诱蛾子来替它授粉。____

(4)植物的花都是白天开放。____

14、课外阅读。 

骄傲的小蚂蚁

一只小蚂蚁,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人们都称它为“大力士”嘛!

有一天,小蚂蚁来到森林里,它遇到了鸭子,就傲慢地对鸭子说:“你这个大嘴巴的家伙,给我让路,让我先过去。”鸭子低头看了看,没说什么;让小蚂蚁先过去了。

小蚂蚁继续往前走,碰到一只小兔在采蘑菇,就讥笑它说:“我能驮起比身体重十倍的东西,你能做什么!”小兔瞅了蚂蚁一眼,没理它就走了。

小蚂蚁更神气了,它在草地上遇到一只狼,毫不客气地说□你又是什么东西□连鸭子和兔子都被我打败了□你还不给我让路□难道也想试试我的拳头□狼根本不理它,只是摇了摇头说:“你这小鬼,竟然这样和我说话。”

狼正想走,小蚂蚁突然咬了狼一口,这下可把狼惹火了,一脚踩了下去……

【1】在文中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2】“神气”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

A.精神饱满。

B.骄傲、得意。

【3】小蚂蚁在森林里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一脚踩下去,小蚂蚁会怎样呢?请你预测一下,小蚂蚁会有什么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山村却已经被咆哮的山洪冲得无影无踪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觉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有了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句段中的4处错误。

积累本

当狂风吹起,整座树木和森林都邀动起来,合秦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1.题目:有 ,真好

2.提示:心情低落的时候,朋友的安慰使你振作;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的鼓励使你有前进动力;骄傲得意的时候,父亲的批评使你重新清醒认识自己……生活中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会感觉“真好”。请结合自己实际,选择合适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

3.要求:选择生活或成长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来写,注意围绕中心,内容具体,感情真实,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