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号入座。
激烈 热烈 强烈 猛烈 壮烈
(1)海风( )地吹着,大海欣起了汹涌的波涛。
(2)他的报告很生动,赢得一阵阵( )的掌声,会后大家对他的报告反应很( )
(3)战斗在( )进行着,冲在最前面的同喜志( )牺牲了,战士们怀着( )的仇恨,以( )的炮火向敌人轰击。火光闪闪,炮声隆隆,敌人的阵地在爆炸声中( )震动着,最后战士们发起了冲锋,消灭了敌人。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到了,看到田野里绿绿的小草,我想到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______。”
(2)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序号填空。
①失信________。 ②小信成则__________。
A.考试时,丁丁有一道题不会,想看我的答案。放学后,我用《左传》中的名句告诉他:“考试时看别人的答案是不诚信的表现,______啊!”
B.无论多小的事情我们都要讲信用,这样才能够在大事上建立信用,这就是______。
(3)窗含西岭__________,门泊东吴__________。
(4)中午,太阳总是在______边;北极星高挂在______方;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_____方;沟渠里的积雪化得慢的一面是_____方。
3、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tíng biān fú jiàn kāng méng lóng zāo yāng
( ) ( ) ( ) ( ) ( )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空。(9分)
气势( )( ) 小( )秀( )
漫山( )( ) 挺拔( )( )
眼花( )( ) ( )( )交错
(1)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让人看得( )
(2)江南好似一局棋,( )的田垄是棋盘,星星点点的湖泊是棋子。
(3)( )的山茶花开的红艳艳的。
5、加标点。
(1)这学期 我订了 小学生语文学习 优秀作文选刊 等报刊杂志
(2) 怎么会不认识 孩子很有信心的回答 那里有个磨坊 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
6、阅读理解。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______。
【3】阅读前两句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晓
春眠不( )晓,处处闻啼( )。
( )来风雨声,( )落知多少。
【1】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孟浩然 B.李白
【3】题目的意思是( )
A.春天的夜晚 B.春天的早晨
【4】“闻”的意思是( )
A.听到 B.消息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巴峡__巫峡,_____襄阳__洛阳。
【1】将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的作品,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此诗堪称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他最高兴时写下的诗。
【3】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诗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要理解词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比如:诗中的“妻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9、阅读训练。 《雪花》
雪花纷纷扬扬,像银白色的蝴蝶,在我们的身旁飞舞。
“雪花是从天上撒下的白面!”一个孩子伸出通红的小手,在地上掬一捧雪,久久地凝望着。
“不对,不是白面!”另一个女孩儿说:“是棉花,我爷爷说的。”“是白云姑娘怕冻坏了麦苗,给麦田送来了厚厚的棉被。”
“不是!不是!”一个圆脸的孩子连连摆手,“我妈妈说过,雪花是春姐姐从天上撒下的花瓣,花瓣落下来,春天就要来了!”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飞舞——( ) 通红——( )
(3)照样子写词语。
纷纷扬扬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我知道雪花像_________、像_________、像_________、像_________,我还知道雪花像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市的□买卖街□,也有象体着___________的出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_______________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文段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在“□”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选文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A.分总 B.总一分 C.总—分—总
【4】用“__”画出选文中的过渡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熟能生巧
①从前有个叫陈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
②有一天,他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地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③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地问:”喂,你这个老头儿也会射箭吗?”“不会。”“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陈尧咨的徒弟们气气愤地说:“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侮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④“年轻人,你们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射箭就是一项平常的技术,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像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我可以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儿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⑤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了一勺油,眼睛看准了,油勺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地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上。
⑥老翁很谦虚地对陈尧咨说:“这也是一项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举世无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没有叫好的原因是( )
A.陈尧咨射箭水平不高。
B.卖油翁也会射箭,而且水平很高。
C.卖油翁认为射箭这项技术很平常,没什么了不起。
【3】第⑤段画“ ”句子,把油滴下的样子比作____________,这样写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吗?
熟能生巧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老翁熟能生巧的道理,陈尧咨会有什么表现?请写一写,字数不少于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国旁边有两个小国,那就是虢(guó)国和虞国。晋国想要举兵攻打虢国,但是要想攻打虢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就以美玉和名马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但是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了晋献公的请求,同意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正是虞国的依靠!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又怎么能够自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必然就会随着灭亡。晋国的军队不可以招致,强盗寇贼不可以忽视,这种错误一次都已过分,又怎么可以再次去犯呢?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啊!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
宫之奇眼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亡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
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1】“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
【2】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是怎样比喻虢国和虞国两国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晋国想要攻打__________,必须经过__________,于是送了____________作为礼物,请求借道。结果晋献公在灭掉__________后,又灭掉了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举出几个写在下面。(最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说一说
蒲公英的种子
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微风轻轻一吹,
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呀,飞呀,
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1)配上动作,有感情地读这首儿歌。
(2)如果是小苍耳,小豌豆,它们会怎么说呢?学着编儿歌。
14、课内阅读。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在文中用“ ”画出来。
【2】找出描写“我们”放风筝的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们”放风筝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的。
15、改写句子。
大地好像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改成“把”字句)
16、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达丽玛的笑脸很美。(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的小鸟唱着动听的歌。(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丽怎么会忘记老师对她的教诲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果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使两句意思表达相同。
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太阳高照,不正好睡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例:谁的尾巴长?
__________ ?
21、习作园地。
题目:游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所写地方的名称;②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③重点描写令你印象深刻的景物,把它的特点写出来;④可以使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