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5年中考模拟(9)语文试卷(原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面的字组四个词。

( )( )( )( )

( )( )( )( )

2、比一比,观察字形,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修辞我会填。

1.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

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

3.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   )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①没精打___ ②杞人___天 ③______不断 ④无______

⑤争___斗艳 ⑥滥竽充_________不忘 ⑧不______

从以上成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下面的句子中。(只填序号)

(1)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_____

(2)好朋友王明可能有心思,这几天神思不定,_____的,我要和他谈谈心。

(3)公园举行花展,各种各样的花_____,美不胜收。

(4)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_____,又不要粗心大意。

5、按原文填空。

我们的船渐渐___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___,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___到地上,___泥土里。一部分树枝___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___水面上一般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赏析。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 沙白

1是个多音字,在小诗中读______。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眼中,湖波上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纷飞的红叶,红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字写活了秋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秋天这么大,能坐得下吗?这句诗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首诗,你还会只想到红叶之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与理解

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默写古诗。

2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意万重:___________________ 开封: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张籍是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白桦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姍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技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白桦》中加点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_________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青松》中的青松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_____________”一句中看出来的。

2《白桦》中的白桦______,是_____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青松》中的青松______,是_____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A.高洁挺拔富有色彩美   B.在积雪的重压之下不折不弯   C.坚强意志

D.高尚品格   E.诗人不畏艰难雄气勃发的精神   F.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仿照画横线的诗句,写一写你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

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松傲雪而立,竹经冬不衰,梅迎霜绽放,它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歌咏的对象。你还积累了哪些与这几种植物有关的诗歌?请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的月光 ______的翡翠 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的山野 ______的柿子 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

(3)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北京绢人:霓裳绢塑蕴巧工

毛巧晖

①“北京绢人”,亦称“绢人”,是以丝绢制成的人形。其造型精美,神态各异,色彩绚丽,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绢人的制作多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戏剧中的各类人物,经由能工巧匠之手的雕琢,最终成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佳品。

②各地与“北京绢人”类似的艺术品有“绢偶”“绸塑”“纱阁戏人”等。如“纱阁戏人”将纸扎技艺与舞台表演艺术进行巧妙结合;“绸塑”是用青泥、绫、绸、缎、丝、棉等材料塑造各种形象,其特点是精致、小巧、逼真传神。此外,还有一种绢塑佛像,在庙宇中先塑一座泥胎,待泥胎干燥后,用丝绢一层层糊制,大约需要糊十几层乃至几十层,等丝绢完全干透后,从佛像下面捣碎泥胎,再从丝绢的躯壳中取出,形成一座空壳的绢塑佛像,制成后上腻子打光彩绘金身,此种佛像坚固耐久,质地轻巧,佛像有飘然欲飞之空灵,现存雍和宫内的十八罗汉即为此种绢塑佛像,又称“紫麻脱纱”“彩绘拨金”。“北京绢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铅丝为骨骼,棉花纸絮为血肉,绢纱为肌肤,真丝为秀发,彩绘丝绸为服装,惟妙惟肖,引人流连忘返。

③北京绢人的制作技艺颇为繁杂,“绢人”的头脸、双手和通体的服饰均需选用上等的丝绸、绢纱为材料,质地以轻软为佳。制作绢人时需要注重人物的“形体美”,追求色彩、线条、比例的和谐统一。人物的高矮、胖瘦、身姿风貌均需要艺人先“胸有丘壑”,方可着手制作,否则便会出现人物头身比例不协调等诸多问题。

④绢人的头部制作讲究精雕细琢,遵照民间工艺传统技法中的“田、由、国、同、目、甲、申、风”八字区分“脸形”。由于丝制品原料的局限,制作头部时需要先做头模,然后在原模头型上采用“糊头”工艺完成绢人的五官。但这种技法仅仅能粗略塑出五官的凹凸,面部的生动表情还需要艺人手绘完成,带有故事情节的绢人作品,尤为注重面部表情的刻画和眉眼神韵的添加。如绢人作品《穆桂英》选择展示戏曲中的穆桂英形象,整个作品最为精巧之处即在于穆桂英的面部刻画,神采飞扬,俊逸的眉眼展现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出神气质;再如绢人作品《史湘云醉卧芍药圃》,其取材于《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的“憨湘云醉眠芍药圃”中的情节,这一作品凸显了一个“醉”字,史湘云的面目刻画尤为下功夫,除了脸颊绯红外,还着意刻画了其似睁非睁的蒙眬醉眼,塑造了一种“红香散乱”的情态。

⑤绢人的手部制作尤为重要,首先要用五根细金属丝制成手指骨骼,用棉花缠绕成手指形状;再用蚕丝织物缝制成手套,套在手上缝合;再根据题材、人物、性别、年龄、身份确定不同的手形与肤色。有些绢人对手部细节的要求更高,还需要染指甲、戴戒指。

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理念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传播,随着各地方政府如火如荼开展非遗项目申报及保护工作,北京绢人也于2009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非遗话语的影响下,北京绢人的传承、传播及发展应立足当下,在挖掘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注重传承的“有效性”,在传统技艺的“活化”与“新生”中,对其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加以弘扬,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选文有删改)

读完文章后,同学们针对文章内容发表了看法,下面是讨论的记录单。

讨论记录单

奇奇:“北京绢人”身体的不同部分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制作工艺繁杂。

甜甜:文中使用了一个我不熟悉的成语,我在文章中标注了出来。

妙妙:这篇文章有详写的部分,也有略写的部分,详略得当。

聪聪:这篇文章重点表达了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的保护和传承的担忧。

鸥鸥:作者对穆桂英、史湘云两部作品的描绘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1】(词语理解)甜甜在文中标注的成语“胸有丘壑”指的是什么?

【2】(信息提取)请阅读文章第2段,帮奇奇在图上标注“北京绢人”不同部分所使用的材料。

秀发:(1)____________

肌肤:(4)____________

血肉:(2)____________

服装:(5)____________

骨骼:(3)____________

【3】(详略安排)妙妙觉得本文详略得当,请你说说文章哪部分写得简略,哪部分写得详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4】(说明方法)作者在描述“北京绢人”的头部制作时,为什么要列举穆桂英和史湘云这两个绢人作品呢?

_________

【5】(分析探究)你认同聪聪对于本文写作重点的分析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动手种一种

一个春天的早晨,花花和皮庆在果园里玩耍。忽然,花花从她上拾到了一粒黑乎乎的小东西。她左看看右看看,觉得是一粒种子。皮皮却认为这是一粒小石子。

到底是石于还是种子呢?他俩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突然,花花想起妈妈说过的话:“遇到问题,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于是,她对皮皮说:“咱们把它种到地里,到时候就知道谁对了”。皮皮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说做就做,他俩在地上挖了个小坑(kēng),把这个小东西理了起来。他们每天都来细心地查看,还经常浇水、锄草。

不久,一棵小芽破土而出了。皮皮不好意思地说:“看来,这真是一粒种子。”花花说:“原来,我也不敢肯定它是一粒种子,只有动手种一种才知道。”皮皮听了连连点头。

【1】短文有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告诉我们花花和皮皮在果园里发现了一粒黑乎乎的小东西,不知是种子还是小石子。

【2】这粒黑乎乎的小东西是石子还是种子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花花和皮皮一起做了些什么呢?请你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3】读了短文,我知道:原来这粒黑乎乎的小东西是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能________,要________的道理。

12、课外阅读。

一张纸条

上初中那年,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一本( )不能吃,( )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一次几经犹豫之后,我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二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一切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又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昐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时,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永远是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一本______不能吃,______不能穿的书。

【2】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3】“几天过去了,一切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

【4】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如法炮制”在短文中指的_____________

【5】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表示我知错就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你想对文中的父母和“我”说什么话,请写下来。

对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表达的中心是( )

A.写我为了买书而做错了事,但后来改正了错误。

B.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得到同意,是不能私自拿家长的钱的。

C.告诉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诚实的勇于改正错误的人。

13、课外阅读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记得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夏天,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粉色的外壳,黑色的篮子,很漂亮。可是我不会骑。

下午,妈妈便在花园里教我练习骑自行车。我小心翼翼地爬上车,刚一上车,就重重地摔了下来。“哎呀!痛死了!”我大声叫道。妈妈笑着说“:在,我扶着你的车,你骑上来吧!”学自行车不能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于是,我又一次地爬上了车,妈妈稳稳地扶住了车的后座。“你坐好了。现在慢慢蹬车轮,把握好方向。”我照着妈妈的话做了。

我发现,骑自行车并没有那么难,慢慢地,我便掌握了要领:双手抓紧车把,坐稳,脚慢慢地踏,眼睛看好前方。

骑过了五圈后,妈妈说“:我要松手了,稳住啊!”我的心立刻怦怦跳,这时,我发现自己有一点失去重心,但还是勉强稳住了。妈妈说“:对,慢慢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一圈又一圈,我的胆子也大了,便加快了速度。我的信心在双加倍,勇气在双加倍,更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二天一早,我就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上学去了。好开心!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也要像骑自行车那样,充满自信,走一步,再走一步,脚踏实地,相信前方就是属于你的光芒!

【1】文章共有______ 个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乐—— ______ 相信—— ______

【3】“我”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文中找出来, 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们永远是老师的花

你献上一朵花,我献上一朵花,让我们编一个大花环,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

您给我们阳光般的暖意,您用汗水把禾苗灌溉(guàn gài)。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您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把欢乐带给大家。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永远记住您的情;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永远记住您的话;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永远记住您的爱;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_____句话。

【2】老师的眼睛像______,老师的歌声像_______,把_______带给__________

【3】我们永远会记住老师的_______,老师的________,老师的_________

【4】我想送给老师一句话。   

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1.小鱼在河里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林走进家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松鼠不是肉食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1)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声音小几乎听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

教室外,父亲给林海音递上花夹袄和铜板时,是爱的瞬间;风雨之中,妈妈倾斜雨伞时,是爱的瞬间;人行道上,爸爸牵你手时,是爱的瞬间……请你以“爱的瞬间”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生活中,爱的瞬间无处不在,可能是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可能是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可能是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

◇可以写一件事,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