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根据语境,完成句子)
1.没想到这么一点点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说话算话,不能出尔反尔。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2)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
3、将下面各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A.四(_________)八(_________) 七(_________)八(_________)
B.(_________)山(_________)海 惟(_________)惟(_________)
C.(_________)口(_________)声 (_________)辕(_________)辙
我发现:A组的词语中都含有数字,我还能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B组中是ABAC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C组的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中也含有反义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_____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_____着,千条万条的_____,红的白的黄的____。青的____,绿的___,都像_____似的聚拢来,_____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5、把语句补充完整。
(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
(2)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3)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
(4)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5)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6)你课外阅读过的神话故事有: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唐】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开:________ 回:________ 出:________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
B.“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
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7、比较阅读。
春雪
[唐]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①,
二月初惊②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
故③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①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②惊:新奇,惊讶。
③故:故意。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①醉②春烟③。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①拂堤杨柳: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
②醉:迷醉,陶醉。
③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1】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1)《春雪》中,选用了______、______这两种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诗中一个“惊”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
(2)《村居》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_时见到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忙趁东风放纸鸢”表现了儿童______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
(3)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天,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比较的内容 | 《春雪》 | 《村居》 |
地点 | 庭院 | ___ |
时间 | ___ | 盛春 |
天气 | ___ | 晴天 |
表达的情感 | ___ | ____ |
【2】除了本单元所学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出其中两句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的特点。
【2】写出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1】数一数,这首儿歌一共有( )句话。
【2】照样子,写一写。
笑一笑 _____ _____
【3】连一连。
【4】读了儿歌,我知道“没蛀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10、阅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
①这天,母鸡萝丝走出鸡舍去散步。它没有发现,一只狐狸从后面悄悄跟了上来。
②萝丝 农家院子,身后的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脚踩到了院子中央的钉耙(pá),钉耙一个反弹,“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③萝丝继续往前走, 池塘,狐狸扑了上来。可它脚下一滑,扑了一个空,栽到了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儿把狐狸淹死。
④萝丝继续往前走,路过干草垛(duò),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头扎进了干草垛,弄得狼狈不堪。
⑤萝丝继续往前走,经过磨坊时,脚钩住了面粉袋上的一根线,面粉袋的口子正好打开,“哗”的一声,压得它动弹不得。
⑥萝丝继续往前走, 栅栏。狐狸看见栅栏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扑了上来;可它不偏不倚,“咚”的一声,跌到了栅栏这边的手推车里。手推车顺着山坡骨碌碌往下滚。
⑦萝丝继续往前走,它从蜂箱下面走了过去,可那辆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了蜂箱,“轰”的一声,蜂箱破裂了,里面的蜜蜂把狐狸追得抱头鼠窜。
(1)照样子写词语。
骨碌碌 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钻过
B.穿过
C.绕过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经过磨坊时,狐狸被一个钉耙打得头昏眼花。_____
②“扑通”、“啪”、“哗”、“轰”都是象声词。_____
③狐狸最后认真观察、仔细看路,把母鸡萝丝吃掉了。_____
(4)仔细读课文,填一填母鸡萝丝这一路到过哪些地方?
院子→_______→________→磨坊→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短文内容,想象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写一写。
萝丝继续往前走,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夏之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②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举着朝天喇叭筒似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紧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第①句从_________的角度,写了夏天_________。
②第②句从_________的角度,写了夏天_________。
【2】最适合填入短文第二自然段横线上并体现这一段中心意思的是( )
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3】用“﹏﹏﹏”在文中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说说短文围绕这个中心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4】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个观点并不正确。请试着写出两句古代文人描写夏天的诗句反驳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写“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短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中“你看”以后的部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夏日田野的磅礴气势
B.第三自然段由景及人,通过写农民的勤劳忙碌,表明夏天的生机勃勃
C.第四自然段结尾既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与文章开头照应
D.这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主要通过对田野的景象和虚拟的场面描写并辅以议论来抒发情感
12、课外阅读。
你们眼睛里的彼此
①我家有两个“宝”,姐姐咚咚,弟弟叮叮。
②当姐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某天老师突然问:“咚咚,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咚咚认真地想了想,笃定地回答:“是叮叮。”
③白天叮叮在家常背着姐姐淘汰下来的粉红色小背包乱转,指着满屋子的玩具嘚瑟:“介系(这是)我的!”“介也系我的!”“介些都系我的!”听得我瞠目结舌,因为我见过姐姐放学回家时,隔着一道门就能听见叮叮笑着跑近:“姐姐回来啦!”一边说一边踮起脚尖打开家门恭迎姐姐回家,然后迅速跟在姐姐身后,只要姐姐一声吼。立马把满屋子玩具献给姐姐!什么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想必这就是了。(①为什么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④也正是这个看上去常常被姐姐欺负的小男孩,他渐渐长大,渐渐成为一个疼姐姐的“小爷们儿”。某天傍晚咚咚正坐在我床上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草莓,刚睡醒的叮叮脸蛋红扑扑地跑了过来。突然看见他姐姐面前的那堆草莓,眼睛一亮,伸手就向最上面那个最大的草莓抓去!(②这里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叮叮的天真、可爱。)只是还没等够着,姐姐一声大喝:“那是我的!”吓得叮叮赶紧把手缩了回去。短暂的僵持中,我不动声色地旁观这个还不满两周岁的小男孩,只见他纠结了几秒钟。然后遥遥指着那颗大草莓侧面一个不显眼的浅白色疤痕解释:“我七(吃)坏的……”我愣了一会儿才问:“那谁吃好的?”只见白净斯文的小男孩手扶着床沿小声答:“姐姐……”那一刻我惊讶失语,而我身边的咚咚在沉默几秒钟后,伸手从碗里挑出来一个又大又红的草莓递给弟弟,声音清脆地说:“叮叮,给你个好草莓!”
⑤我的孩子们,愿多年以后,这是你们彼此最美好的记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瞠目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
僵持: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件事。
【3】短文第③段中让“我”瞠目结舌的是弟弟叮叮( )。
A.说满屋子玩具都是他的
B.立马把满屋子玩具献给姐姐
C.放学回来就听到姐姐吼
D.在姐姐去学校和回家后态度的转变迅速
【4】关注短文中画“ ”的地方,批注①是从________的角度来写的,批注②是从_____的角度来写的。
A.有启发的地方 B.有疑问的地方 C.写得好的地方
【5】第④段画“ ”的句子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描写,反映了姐姐咚咚的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表现了姐姐咚咚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3、课外阅读。
换尾巴
小袋鼠长着一条又粗又硬的尾巴。它觉得自己的尾巴长得太难看了。小兔子长着一条又软又短的尾巴。它嫌自己的尾巴太短了,不好看。
一天,它俩碰到一起,高高兴兴地换了尾巴。
袋鼠在林子里一蹦一跳地找东西吃,忙了一个上午,现在该坐下来歇会儿了。哎呀,真糟糕!袋鼠跌了个大跟头。小袋鼠原来的尾巴又硬又长,和两条后腿一起撑在地上,正好成了一张“三脚凳”。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小袋鼠急得团团转,真想马上找到兔子把尾巴换回来。
兔子呢,带着长尾巴,到林子里玩,突然碰见一只大灰狼。小兔子拼命地跑呀,跑呀,可大尾巴拖在后面沉沉的,老是跑不快。眼看兔子就要被大灰狼追上了,突然,从林子里又跳出一只兔子,它一边跑一边冲着大灰狼喊①喂②笨狼③快来追我呀④噢,原来是兔妈妈。兔妈妈飞快地跑着,引开了大灰狼。
小兔子躲在树后,难过地低着头,心里对这条长尾巴失望极了:讨厌的长尾巴,差点儿要了我的命!原来的尾巴多好啊,轻轻的、软软的,跑起来可真带劲儿。对,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我找袋鼠去!
小袋鼠和小兔子找到对方,迫不及待地换回了自己的尾巴。从那以后,它们都不觉得自己的尾巴难看了。
【1】文章出现了( )、( )、( )和( )四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 )、( )。
【2】请把第四自然段缺少的标点符号写在方框里。
【3】小袋鼠和小兔子换了尾巴后各自遇到了什么麻烦?请用“_____”画出小袋鼠遇到的
麻烦,用“着重号”画出小兔子遇到的麻烦。
【4】兔妈妈引开大灰狼后,小兔子很难过,请你用“﹏﹏”画出描写它心里想的内容,并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语是( )。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
B.长尾巴和短尾巴各有各的好处
C.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老是对自己不满意
【6】你对自己哪方面不满意?如果有机会让你跟其他人互换一下,你愿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那边还有( )的几对,( )地在( )的电线上( )——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 ),那便是燕子,多么( )的一幅图画呀!
【1】按原文填空。
【2】“几痕细线”你认为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活中,你有见过类似闲适安逸的画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对比的方法仿写句子)(描写方法)
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19、例:大海到底有多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天上的云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
(2)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空中飞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写一写秋天的景色或者发生在秋天里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吧!题目自拟,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