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5年中考模拟(8)语文试卷(原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dú)(yi)(dú),猜(cāi)(mí)(yǔ)

一个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谜底:(       

 

2、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讲了三件事,其中最能触动你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积累了很多诗句,发现古诗的题材也多种多样。大自然的美景可以写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生活中的哲理也可以写入诗,如“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之间的真诚祝福可以写入诗,如“莫愁前路无知已,___________________?”边关将士的豪迈同样可以写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3.写出《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表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的经验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5.进入秋天后,下了好几场雨,天气变冷。妈妈不禁感慨道:“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哪!”

6.本学期,同学们在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里,读了许多中国古代神话和世界古代神话故事,如果班里正好准备排一个神话世界英雄榜,要求每人推荐一个课内或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神话英雄,你会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神话人物名字),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我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一只乌鸦口渴了_____到处找水喝_____

2.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_____

3.春天的景色真美啊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七律·长征》一诗中红军把高山峻岭看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沙江江水拍击两岸的悬崖,诗人感到“_____________”,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诗人用了一个“______”字来体现。这些都充分表达了红军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精神。

(2)《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_____________的情景,又用一些细节去展现____________。这种____________的写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方阵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3)《灯光》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是____________的关系。

5、用读音是jiu的汉字组词。

____     ____社会     天长地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解释词语。

(1)村居:__________________

(2)春烟:__________________

(3)散学:__________________

(4)纸鸢:__________________

(5)东风: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的话说说后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赏析一下后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可否换成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8、课文在线。(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词语解释。

朝雨: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点明离别的时间是_________,离别的地点是_______,作者短短两句就把平常景物点染的风景如画了。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寒风  )虐,空气中  )漫着土xīng  )味,他tiǎn )一下干裂的嘴唇,把手插在衣dōu  )里,久久cháng yáng ),不愿离去,这个tián  )满了他zhū  )多回忆的小村庄,已经被 )为平地,代之的将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对此,他焦zhuó  ),落  ),  )有怨言,却束手无  ),这个不gǒu  )言笑的男人有一颗细  )的心,这里róng  )入了他太多的情感,他曾手握铁qiāo  )辛qín  )劳作,他曾  )浴着阳光喜悦收获,他留恋枝头花bāo  ),田间草  ),雨后长hóng  ),夜间yíng  )火虫,   ,轻烟老树寒鸦的美景更是百看不厌,可以后呢?日暮乡关何处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并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你从文中找到了几个成语?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的古诗出自____朝诗人____写的《_____》。还引用了元朝白朴写的散曲《____》中的两句,像这样写景的名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转瞬间——( )                      重担——( )

【2】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太阳出来时,形状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圆”。

【4】你能用一句话来夸赞这美丽的景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小动物过冬秋风刮[guā]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几个好朋友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燕子又问小蜜蜂:“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小蜜蜂说:“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cáng]在蜂巢[cháo]里,够吃上一冬天的。”

他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1文章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5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商议——________;温暖——________

3文章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动物________的事。

4照样子填一填。 

小动物

在哪里过冬

吃什么

燕子

____

____

___

____

只睡觉,不吃饭

小蜜蜂

蜂巢里

_____

 

5你还知道哪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黑馒头

一次,学校承担了一个偏远山区的民办教师转公办的监考工作。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学校的操场上就陆陆续续来了许许多多的民办教师,他们显然是刚下长途汽车,一个个灰头土脸,疲惫不shēn kān),身上穿着蓝或灰的皱巴巴的衣服,手里提着过时的人造革黑包,挽着裤腿,脚上穿着家做的布鞋。他们一到学校,先跑到自来水管前“咕嘟、咕嘟”一阵猛灌,然后就到教学楼看自己的考场,看完后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地坐在操场上,从兜里取出干馒头吃起来。

晚上,教工们去操场散步,发现他们就躺在地上睡觉,身上什么也不盖。夏天倒不冷,只是蚊子太多,不知他们如何能睡得着?一个和大人散步的孩子突然大声地问父母:“他们怎么不去住旅馆?”一时所有的人像被什么击了一下都没了声音,只有睡在地上的人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在操场上回荡。

第二天早上,这些人带着满身的尘土和一脸蚊虫叮咬的红疙瘩来到考场,坐在座位上睁着xīng  qīng)松的双眼连连打哈欠。查看准考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比填报的年龄至少大10岁。拿到卷子后,都埋头写了起来。一个小时过去了,大部分人的卷子很多还是空白。渐渐地,底下有了翻书说话的声音。这样的问题我是知道该怎么办的,可现在却迷茫起来了。

就在这时,教室外的操场上传来一阵汽车的鸣笛声,透过窗子看见几辆高级轿车正停在操场上,从车里依次走下了一个个衣冠楚楚、精神饱满的官员,说笑着向教学楼走来。不一会儿,校长就陪着这些人到各个考场视察来了。我突然觉得这两部分人是那样的不协调,他们待在一间教室里甚至显得有些不lún lùn)不类。

局长们看完了,又一溜烟地坐着小车走了。而教师们还得为他们的转正努力答题。一会儿,又有人做起了小动作,我把脸拧向窗外。我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至今还在乡下的小学校当民办教师,而他教出来的学生却遍布全国。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了,他们一边交卷子,一边说着感激的话。一个约60岁的老教师,头发已谢顶,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凑到我跟前说:“咱是教师,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没办法,年龄大了,脑子记不住东西了,眼看着就教不动了,临老还是个民办教师……”他shù xù)絮叨叨地说着,从提兜里掏出两个干馒头给我,不管我怎样推辞,他还是把馒头放下就走。

那两个馒头在我家的阳台上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动,儿子说他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黑的馒头。他问我:“怎么吃啊?”

1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 ______________: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

(2) ______________: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3第一段对那群民办教师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突然觉得这两部分人是那样的不协调,他们待在一间教室里甚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发现有人在考场做小动作时,“我把脸拧向窗外”。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玩中的发现

星期天,阳光灿烂。我在阳台上玩一面镜子。我看见墙上有一块白光,它时有时无,我的手动,它也跟着我的手动。我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越玩越带劲,不知不觉玩了很长时间。后来我终于发现其中的原因了:原来只有当阳光强的时候,墙上的那块白光才是最亮的,没有阳光的时候,镜子就不会反射阳光,所以墙上也就不会出现白光了。

妈妈在阳台上洗衣服__洗完后的一盆水没有倒掉__我想__我把镜子放在水里不知墙上还会不会出现白光呢__当我把镜子放入水中一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吗?说出来你们肯定不相信,我看到的不是白光,竟然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是我玩镜子时的发现呀!你们觉得有趣吗?

【1】在“_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填量词。

________镜子 一________白光 一________水 一________彩虹

【3】照样子写词语。

(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觉(不A不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玩镜子的过程中,“我”都想到了什么呢?找出相关语句,画上“﹏﹏”。

【5】为什么墙上的那块白光会时有时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把镜子放入水中一半时,“我”看到了什么?( )

A.一块白光

B.一道美丽的彩虹

C.一个太阳

【7】“我看到的不是白光,竟然是一道美丽的彩虹!”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感到意外。

B.作者对这个发现感到很惊喜。

C.作者感到很失望。

【8】你在玩耍中有什么发现呢?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方法。

(1)上面短文的选材来源于___________(生活 书本),作者在___________中体验到了快乐。

(2)作者善于__________________身边的事物,并能积极________________,从中有所发现和生发感想。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快乐,只要你善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心去体会,一定会快乐永相随。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元帅的马

元帅是一军之主,他的坐骑当然也是百里挑一的。 

战马勇勇因为“长一丈,高八尺,全身无一根杂毛”,而且在实战中练就一身铁胆,还有奔跑如飞的本事,被元帅一眼看中,成为令人羡慕的“帅马”。 

元帅干的是“运筹帷幄之中”的活儿,偶尔用马也不过巡逻营房,查看地形而已。勇勇以前冲锋陷阵惯了,开始还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 

它想:以前拼死拼活不就想博个功名吗?现在轻轻松松且比以前风光得多。上次军队凯旋,皇帝亲自出城郭迎接得胜之师,勇勇走在万马之前,俨然是马之中之帅,那得意劲儿就甭提了。  勇勇越发懒散了,有时元帅叫士兵带它去练练腿,它也只是小跑一阵就回来,士兵也不敢对它怎么样。有一次,前线被敌人突破,兵败如山倒,危机大本营。元帅骑上勇勇,带领侍卫赶紧撤退。勇勇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仍奔跑如飞,实际上它也是尽了全力,可勇勇一下就被甩在后面,元帅不得不换了另一匹马。再后来,勇勇不再是马了,而是八大块香喷喷的烤肉了。

【1】“它想:以前拼死拼活不就是想博个功名吗?现在轻轻松松且比以前风光得多。”这是______描写,表达勇勇______的心情。

【2】“元帅还是不得不换了另一匹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勇勇由一匹“奔跑如飞”的战马成为“八大块香喷喷的烤肉”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过与“马”有关的很多成语,如“马到功成”。请你按下列给定的位置,填写出含“马”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加点的部分怎样表达会更生动?写在横线上。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让轮船带着它走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按要求改写句子)。  

1)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缩句)

________________

3)这美丽的春天令人陶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1)表示仪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1)小人鱼把紫金色帐篷的帘子掀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丽号”在“诺曼底号”的船身上割开一个大窟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晌午的太阳热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瑞恩并没有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出句子

谁都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改为疑问句

 

改为否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同学们,想一想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发生了哪些令你感动的、或是难忘的事?请以“在成长的道路上”为题,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