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5年中考模拟(九)语文试卷(原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图片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称。

( )   ( )   ( )

2、规范书写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与朋友交,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3)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敕勒歌》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眉(_______)目(_______    鸦雀_______)(_______     ③膀(_______)腰(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鼎沸     ⑤文质(_______)(_______     ⑥腾云(_______)(_______

(1)上面的________ ____(哪?)三个成语描写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其中______写人的气质。(填序号)

(2)上面成语中与画线词语意思相反的是_______。(填序号)

(3)从上面成语中选词填空:(填词语)

他身材粗壮,____________________,走起路来踩得地板都吱吱响。

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英俊潇洒。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写出古诗的白话译文。

 

7、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以写龙(凭借) B. 叶公见之(代“龙”)

C. 施尾于堂(对于) D.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

2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___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填序号)

8、古诗文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是___代诗人____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诗的前两句,诗人从   _____ 、 侧、________、高、____这几个角度看庐山,所见的姿态各不相同。

【3】全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三兄弟牵金牛

①义乌南乡,有一条剡水,剡水里有一头zhēn贵的金水牛,这头金水牛是从八宝山逃出来的。人们都这样传说着:牵这头金水牛,要用千年陈稻草去招引;然后一个人拿着千年陈稻草在前头叫唤,一个人拿千年棕榈()毛搓(cuō)成的绳子牵着走,再一个人拿千年菩()提树在后面赶,才能把金水牛牵到家。不过,最要紧的,还是要大家“一条心”。曾经有bú jì qí shù的人去shì着牵过这头金水牛,可是都没有牵上来。

②有兄弟三个,也想去牵这头金水牛。一番论之后,他们想出了办法,除了保证大家同心以外,还照各人的特长分了工:老大喉咙最响亮,他拿千年陈稻草去叫唤金水牛;老二力气最大,他在前面牵金水牛;老三最聪明,他去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千年菩提树和赶牛。

③兄弟三个就这样谈好了。第二天,老三就带着干粮,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去了。这三样东西,只有金水牛的老家八宝山才有。于是,老三一直向八宝山走去。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到八宝山的山脚;又走了三天三夜,才爬上了八宝山;第三个三天三夜过去了,才找到了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

④一切顺利,兄弟三个都很高兴。当天晚上,他们便把千年棕榈毛搓成了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天亮啦!

⑤第二天天一亮,兄弟三个就各自拿着东西,走到剡水边。老大一手拿着千年陈稻草,一手向水边招引,嘴里大声叫唤着:“呣哈哈!呣哈哈!”河水翻起了波浪。老大又第二遍叫唤着:“呣哈哈!呣哈哈!”波浪汹涌得更厉害了;等老大叫过了第三遍,金水牛慢慢地浮上来了;金闪闪的背看见了,金闪闪的头也看见了,金闪闪的金水牛慢慢地上岸来了!兄弟三个,眼看着金闪闪的金水牛,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哪敢怠(dài)慢?老大拿着千年陈稻草,一个劲儿叫唤着在前引路;老二把绳子向牛鼻孔一穿,一个劲儿牵着走;老三跟在后面,拿着千年菩提树,也一个劲儿直赶。三个人一条心,“得得得,得得得”,牛儿赶得很松快,只一下子,就赶出了一程路。

⑥走着走着,老大动了心思。他想:“如果不是我的喉咙响亮,怎能把金水牛唤上岸来?又怎能把它呼回家?老实说,我lǐ suǒ dānɡ rán得整只金水牛,老二给他一个牛头,老三给他一条牛尾巴,也算不错了!”老二心里也想:“如果不是我力气大,怎能牵得动这头金水牛?又怎能把它牵回家?老实说,老大只配分一个牛头,老三只配分一条牛尾巴,其余都该归我!”老三心里也想:“。”当他们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金水牛就慢慢地重起来了,脚步也发慢了。

⑦老大看看离村子不远了,心里一盘算,这个意见还是早点儿说出来的好,要不等会儿到了家,再提起这事,不太迟了吗?老二、老三也这样盘算。于是兄弟三个只怕自己吃亏,都抢着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⑧大家正吵作一团,突然“嗤(chī)”的一声,那条看不见的“一条心”的绳子断了!“呣哈哈”,金水牛一个打虎跳,jìnɡ然跑掉了,跑回老家八宝山去了。从此,人们虽然还用叹息的口气传说着金水牛的故事,可是水里却再也没有金水牛了。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田螺姑娘》,有改动。

【1】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着yì论jìnɡ

背yù发zhēn

lǐ suǒ dānɡ ránbú jì qí shù

【2】读短文的时候不认识这个“剡”字,如果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先查_____,再查______。如果利用“百度”查找,查到的结果如下:[yǎn] A.削尖;B.锐利。[shàn]剡溪,水名。这个字在这里读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用哪个词语替换?请写在( )里。

牛儿赶得很松快( ) 一个劲儿叫唤着在前引路( )

老大动了心思( ) 老大看看离村子不远了,心里一盘算( )

【4】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⑥自然段,请联系上下文猜测老三可能会怎样想?写在下面。

老三心里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请你在这个故事中找出一处“不可思议”的地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讲的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下列故事中不是出自中国的是( )

A.《陶渊明授学》

B.《曼丁之狮》

C.《鲁班学艺》

D.《米芾画月》

10、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ū  x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īnɡ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用“√”选出括号中合适的读音。

2作者说“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你从那句话可以看出,用“~~~”标出来。

3老舍先生的文字很有画面感,你想用哪两个词语形容自己看到这样的草原之后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  

5你想起了哪句描写草原的诗句?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就在伯父逝世的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我两本书  一本是  表  一本是  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姓张的帽子带到了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   )

  (2)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

3.理解文中划线句子含义。

  伯父的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句子中,“伯父这句话”指___________;“我又羞愧,又悔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鲁迅说过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那15块钱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涨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哭了整整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告诉母亲他愿意为我交那多出来的15块钱学费。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够用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看起来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里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俩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文章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刻画了一位____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____之情。

【2】第⑤段中“他看起来很生气”原因是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作者心中的“纪念”是指(  )

A.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13、阅读与理解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 愿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 训练)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本文选自《__________》的片段,写的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小时候的事情。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肇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画“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人们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妇女不但没有得到巡警局的支持,反而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我的狗狗黑子

①我八岁那年,养了一只狗狗,名叫黑子。

②那天,三婶家二哥来了,他进门就笑眯眯伸手向夹袄里掏出一团圆滚滚、毛茸茸的东西。我一看,高兴得连蹦几个高儿∶二哥给我送来的,是一只闭了眼正在打盹儿的小狗崽(zǎi)儿!

③我立即找来一只小草筐,铺一团干草,把小崽儿放进去。轻轻抚模它柔软的毛毛,戳(chuō)戳它的小嘴小鼻头,不一会儿它就睁开了眼睛。小狗崽儿浑身肉乎乎,毛色漆黑瓦亮,只是眉心和尾巴梢上,有一小撮雪团儿般的白毛毛,十分亮眼,显得洁净又漂亮。我给它取名叫黑子。

④我用小碟儿盛了半碟米汤,放在小崽儿嘴前。它立即伸出肉红色的小舌头,试试探探舔一舔,后来竟然“呱嗒呱嗒”吃起来。我把它提进堂屋,提到葡萄架下,出出进进跟它寸步不离。村小的钟声响了,我连忙把它藏进草棚一角,用一束谷草严严盖住,才恋恋不舍奔学校去了。

赶着,我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仍然自信地往前跑。

⑤小崽儿长得飞快,当天就能下地走,没过两天就跑得飞快。再过几天,它居然开始到处捣乱:它追赶散落在地蹦端跳跳的麻雀;几只母鸡在土里刨食,它就狂追过去,追得一只小母鸡扇着翅膀“咕咕”逃开。

⑥这是一只不安分的小狗崽儿。这晚天已黑透,几只鸡却挤挤巴巴偎在墙脚,不进窝。娘让我看看鸡窝门是否堵着。我看了,堵鸡窝的薄石板竖在一旁,门开着。我又去赶鸡,它们四散奔逃,仍然不进窝。我蹲下身子,一只手伸进鸡窝,手指触到一团肉肉的、暖暖的东西。用力拖出一看,原来是小狗崽儿!我心想∶好家伙,这么霸道,犬占鸡巢,在别人家房舍里怪舒坦呢。

⑦遇到生人进院,它已经学会堵了大门“汪汪”叫。再过几个月,它的叫声不再那么细嫩,逐渐噪子变粗,喉咙变哑,而且蹦跳拦阻,朝生人咧开嘴,露出刚刚长全的牙齿。

⑧小崽儿身量渐渐长大,站起来已经达到我腰部了。我可以随意骑它,当我的骏马,歪歪斜斜走几步。有时它累了,也会歪过头,嗓子里吼一声,向我龇龇()牙。我轻轻拍拍它脑门,它立即驯服了,继续驮我前进。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顺服,顺从。( )

(2)形容舍不得离开。( )

【2】本文写了狗狗黑子哪些有趣的事?请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舔食米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骑耍脾气

【3】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狗狗黑子外貌的句子。

【4】狗狗名字叫“黑子”,“我”却处处叫它_______”,从中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

【5】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请从下列词组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进行仿写。

再过几天,它居然正始到处捣乱:追赶着散落在地蹦蹦跳跳的麻雀;几只母鸡在土里刨食,它就狂追过去,追得一只小母鸡扇着翅膀“咕咕”逃开。

活泼的小狗        细心的小明       热心肠的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西门豹说:“下一回河伯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老大爷听到了,会怎么转告其他百姓呢?

老大爷说:“县令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变换句式,不改变句子意思。

(1)海浪推一条小鱼到了岸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成“把”字句)

(2)大风刮走了云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成“把”字句)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路边开着花。

路边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花。

(1)山脚下种着树。

山脚下种着___________树。 

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好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2)______,好像________

19、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国  昆山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  昆山市  昆山市实验小学六(1)班

 

(2)准备活动   领奖品   冲到   起跑

 

 

(3)全部   没有   少数   一半   多数

 

 

(4)头部   身体   上身   牙齿   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