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提心(_____)胆 守(______)待兔 刻舟求(______)
目不转(______) 山(_____)地(_____) (______)歌(______)语
2、看拼音写词语。
yí shì yán sù yóu qí cuàn chū xuán yá
( ) ( ) ( ) ( ) ( )
qī wǔ pí juàn chǐ rǔ qí páo zhōng xīn
( ) ( ) ( ) ( ) ( )
3、请补充语句
(1)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2)莫等闲,_______,_______。
(3)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4)多少事,_______;天地转,_______,一万年太久,_______。
4、给多音字组词。
卷juǎn(____) juàn(____) 转zhuǎn(____) zhuàn(____)
晕yūn (____) yùn (____) 露lòu (____) lù (____)
的dí(____) dì(____) 屏bǐnɡ(____) pínɡ(____)
调diào(____) tiáo(____) 刹shā(____) chà(____)
5、量词填写
一___绿蚂蚱 一___腿 一__白蝴蝶 一___月亮
一___明月 一___泪珠 一___墨梅图 一___画梅
一___金鸡 一___手绢 一___心
6、课外阅读。
花儿的眼泪
谁都不要告诉
好吗?
清晨庭院角落里,
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
万一这事说出去了,
传到蜜蜂耳朵里,
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
飞回去,还蜂蜜的。
【1】“花儿悄悄掉眼泪”一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写作花儿掉眼泪。
【2】读画“﹏﹏”的句子。“这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读到了____________的蜜蜂。
【3】透过诗歌中奇特的想象,我读到了这样的一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规范书写前两行诗句。
【2】“元”字在诗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首的
B.同“原”,本来
C.主要:根本
D.构成一个整体的
【3】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乃”字在古诗或文言文中可作人称代词,在这里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你们的”。
B.第二行诗句的意思是“但是遗憾和悲愤的是没有看到九州相同。”
C.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
【4】根据这首诗的题目,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_______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__________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 ) 怒气冲冲——( )
【2】“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一种伟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
【3】选文中有段对父亲外貌的描写,其中“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父亲_____“平静而慈祥的脸”体现了父亲________。
【4】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我们深情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骄傲!选择一个你熟悉的革命先烈,把他的事迹简要介绍出来。
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yāo yào)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zhuó zháo)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ēng 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用“√”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这段话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多选)
A.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个战士的英勇顽强。
B.塑造了令人难忘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形象。
C.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D.这样描写更加细腻,有时候也会显得很啰嗦,不够简洁。
11、课外阅读。
草原八月末(有删改)
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车子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 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地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④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
耐人寻味: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草原的最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3】认真读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中的草原相比,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
A.《草原八月末》着重写草原的“黄”,老舍先生的《草原》着重写草原的“绿”。
B.《草原八月末》重在写草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草原》除了写草原景色美,还表现了蒙汉情深。
C.《草原八月末》和《草原》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4】读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同样初入草原,本文作者的感受与老舍先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自豪的东西?是美丽的风景,是具有特色的小吃,还是独特的风俗?为自己的家乡写一则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习题。
秋天
天气渐渐转凉了,阳光不再那样强烈,蝉也停止了聒噪,夏季终于过去了。一年中最令人喜爱的秋季,又来到人间。
秋天的早晨,清爽怡人,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令人精神舒畅。农夫站在田埂上,看着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果农们站在果园里,仰望树上结满的累累果实,脸上露出了愉快、满足的笑容,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夏天是勤奋耕耘的季节,秋天则是快乐的收获季节。夏天的耕耘虽然很辛苦,秋天的收获却充满欢乐呀!”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只见金黄色的稻田像海浪般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说:“勤劳就有收获,勤劳就有收获。”
秋天的黄昏,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夕阳缓缓落向西山的时候,山顶的天空布满了红色的霞光,映着蓝天和一朵朵鱼鳞似的浮云,就像漫天撒下一大片红色的枫叶一般,美丽夺目,令人陶醉。
秋天的夜晚特别凉爽,尤其在没有云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可爱。洁白的月光像水银般洒满大地。田野间传来阵阵的蛙唱和虫鸣,像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凉风徐徐吹来,使人忘却了世俗的忧愁和烦恼。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怀念的季节□也是美丽的季节□啊□我爱秋天□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画出来。
【3】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秋天的。
【4】秋天的黄昏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具体写了在__________________时,天空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喜爱秋天的原因是( )。
A. 秋天是农民收获的季节。
B. 秋天是快乐的、收获的季节,是气候宜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是令人陶醉、令人怀念的季节。
【6】本文与课文《秋天》有什么不同之处?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项链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1】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
【2】我也会写。
金色的( ) 快活的( ) 雪白的( )
【3】小娃娃挂在胸前的项链是用( )穿成的;大海的项链是( )。
A. 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B. 小娃娃快活的脚印
14、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什,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里,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拿起它。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们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方框内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
(2)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的心理。
(3)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4)“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________,而“她”则是________。
(5)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含义。
(6)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15、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的味道很特别。
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1.这件事一定是他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块蛋糕比桌子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陈述句和反问句互相转换。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就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祁黄羊推荐解狐担任中军尉。(使句子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照样子,把原句改写成把字句。
例:大大小小的野兽被狐狸吓得撒腿就跑。
狐狸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①家里的地被妈妈擦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奶酪就这样一口一口地被狐狸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狐狸被小鸡们当成妈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可以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请写出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
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要求:谈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会,要将内容写具体,字数在4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