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5年小升初(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五(______)四海       神机(______)算       内忧(______)患       汹涌(______)湃

锲而不(______       ______)草不生       不可思(______       ______)有成竹

养尊处(______       三长两(______       斩钉(______)铁       众星(______)月

(1)上面的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学习时总是专心致志,从不( )

(2)老师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非常( )

(3)生活( ),人生才有意义,精神才不空虚

3、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uǐ_____奔腾上涌的时候,像一条héng guàn_____江面的bái xiàn_____,整个钱táng_____江像lǒng zhào_____着一层bó wù_____

4、组词。

异(   )深(   )精(   )遍(   )枚(   )

导(   )探(   )睛(   )篇(   )玫(   )

 

5、看拼音,写词语。

hùn luàn______ xiāng féng______ pín qióng______  

wéi chí______ gǎng wèi______ líng chén______

dà yàn______ guǎng bó______

zhǔ zǎi______ kū long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我爱阅读。

古诗阅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指的是( )

A.不讲道理,刁钻泼辣,

B.顽皮,淘气

【3】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两句诗,说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3解释下列词语。

(1)游子:________________   (2)临:________________

(3)意恐:________________   (4)归: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

8、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第一个“风雨”指什么?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4《短诗三首》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理解画波浪线的句子,判断对错。

(1)“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说明马奔跑的速度很快。____

(2)“飞”写出了速度之快,表现了主人们欢迎远客的迫切心情。____

(3)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____

【2】结合画“____”的语句想象画面,可以感受到主人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小标题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

A. 看电影 B. 斗风筝比赛 C. 诗歌比赛 D. 玩扑克

11、(二)课外阅读。

妈妈,我有书了

这一年,小聂耳该上三年级了。

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可是,家里的情况比往年更困难。妈妈靠帮人家做针线活挣来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给孩子交学费、买书呢?为了送聂耳上学,妈妈悄悄地把聂耳爸爸在世时最喜欢的八音钟卖了,学费总算有了着落。可是,书费又怎么办?妈妈为这件事非常难过。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

开学那天,小聂耳一把拉住妈妈的衣服,说:妈妈,我有书了。

什么书?

上课的书哇。小聂耳笑眯眯地回答。

妈妈,你看。小聂耳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两本用烟盒订得整整齐齐的本子。

妈妈翻开本子一看,惊住了:小聂耳用香烟纸工工整整地抄了两本书,一本国语,一本算数。

妈妈看着本子,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小聂耳一边帮妈妈擦眼泪,一边说:妈妈,抄书的好处可多啦,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还可以练字呢……”

多好的孩子啊!妈妈激动地把小聂耳紧紧搂在怀里。

1、妈妈为什么闷闷不乐?她的心事又是什么呢?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写在括号里。   (   )

A.因为她将聂耳爸爸生前最喜欢的八音盒卖了,心里难过。

B.因为没钱让小聂耳上学,她很难过。

C.因为小聂耳有了学费,但她却没有办法交书费而心里难过。

D.因为小聂耳的爸爸去世了,而感到难过。

2、小聂耳知道了妈妈的心事以后是怎样做的?请用 划出来。

3、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短文内容。

 

4、你认为小聂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谈谈你的想法。

 

12、阅读理解。

泥塑

①泥塑,俗称“彩塑”。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处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眼大、肚大、脚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面辩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分,脚大定乾坤,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个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的“泥人张”,南方有无锡彩塑“惠山泥人”。

③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④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行走;“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咚咚咚”地敲起鼓来。的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1】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泥塑。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文中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3】缩写①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第③④自然段,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展开想象,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个泥塑作品。__________

13、阅(yuè) 读(dú) 短(duǎn) 文(wén),回(huí) 答(dá) 问(wèn) 题(tí)。

天(tiān) 上(shàng) 的(de) 小(xiǎo) 白(bái) 羊(yáng)

天(tiān) 上(shàng) 一(yì) 群(qún) 小(xiǎo) 白(bái) 羊(yáng),

有(yǒu) 的(de) 站(zhàn) 着(zhe) 有(yǒu) 的(de) 躺(tǎng)。

小(xiǎo) 白(bái) 羊(yáng) 啊(a) 下(xià) 来(lái) 吧(ba),

别(bié) 在(zài) 天(tiān) 上(shàng) 着(zháo) 了(le) 凉(liáng)。

地(dì) 上(shàng) 草(cǎo) 儿(er) 肥(féi),

地(dì) 上(shàng) 水(shuǐ) 儿(er) 美(měi),

地(dì) 上(shàng) 才(cái) 是(shì) 你(nǐ) 们(men) 的(de) 家(jiā) 乡(xiāng)。

1.按原文填一填。

草儿(     水儿(   

羊儿(   

2.天上的“小白羊”指的是_______。

3.找出文中的4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______,就会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能够使食物______和蔬菜______更长。有一种叫“______”的神奇材料,比______结实百倍,而且非常______,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______”到______旅行。在______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______,能够把探测______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

【3】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这句话用到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先进________ 吸收________  神奇________

【5】本段中介绍了________种纳米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例子扩句。

例:泉水填满小井。

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

1树叶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太阳放射( )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老师( )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1)用“ ”画出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请根据给出的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弟弟放学回到家:

19、像我这样写。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要过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例句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你仿照例句,写写“刚刚结束营业的游乐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话。

图画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请仔细看图,想一想,再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