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5年小升初(6)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邸______ 熏______ 汴______

______ 抵______ 墨____________

2、填写名言警句。

①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眼见为实。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________它把________给了银杏树把________给了枫树_________是给田野的。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着苏轼来到美丽的西湖边不禁赞叹“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跟着刘禹锡来到洞庭湖看到湖面风平浪静想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 ,_________________”;跟着李白游览了天门山领略了“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

3.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正如俗语所说:“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深于矛戟”告诉我们对待他人要温声细语做一个温暖的人。

4、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孩子被这场意外吓得jīng huáng______不安,一直yī wēi______在妈妈的怀里,妈妈不停地qīn wěn______着他,安抚着他。

(2)他为了找一本书,fān xiāng dǎo guì______地忙了一上午。

5、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yǔn     sǔn

zēng tiān     xùn chì diāo xiè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1把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2课文中介绍的“天然的指南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还有哪些方法能帮你辨别方向?(用“√”表示)

A.朝南开的蚁洞 B.岩石上的青苔   C.手表 D.手机

7、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这首诗中至少两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位置观看

_____山的感觉。

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道理?选一选。

A. 对复杂事物,只要抓住主要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 要看事物,也要像看庐山一样,从几个方面去看,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竹石

【清】郑燮

      

      

(1)默写《竹石》。

(2)这首诗前两句写了竹子的 _______,后两句写了竹子的 _______

(3)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借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范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江滨公园

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公园——江滨公园。那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春天,当你走进江滨公园时,你就会发现,一排排柳树像士兵一样守护着江滨公园。那些刚长出来的嫩绿的柳枝随风舞动,真像小姑娘的长头发。不知名的小花欣然怒放,鲜绿的小草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可爱极了!

夏天,当你走进江滨公园时,你就会发现,树木长得密密层层,葱葱茏茏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阳光穿过树梢,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射在地面上。人们穿上五颜六色的泳衣,来到江边游泳。人们戏水时欢乐的笑声给江滨公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秋天,当你走进江滨公园时,你就会发现,菊花的颜色美丽极了!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菊花的样子也很奇特,有的昂着头像骄傲的小公主,有的头碰着头,好像在说悄悄话,还有的在秋风里随风舞动。菊花的香味更是芬芳扑鼻,引来了许多游客、蜜蜂、蝴蝶、小鸟。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了下来,只有松柏的叶子还是绿油油的,显得特别精神。

冬天,当你走进江滨公园时,你就会发现,其他的花都谢了,只有腊梅还在那里傲然挺立,顽强地盛开着。那小小的黄色花瓣,在阳光下像是哪个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公园里的松柏在寒风中显得更苍翠了。广场上有许多老人,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棉袄跳舞,动作是那么优美,给冬天的江滨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机。

江滨公园就是这么美丽、有趣,我爱江滨公园,更爱我的家乡。

【1】作者是按(  )顺序来描写江滨公园的景色的。

A.时间

B.方位

【2】本文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按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3】作者是个有心人,抓住了不同季节里各有特色的景物来写:春天的(    )等,夏天的(      )等,秋天的(    )等,冬天的(    )等,将江滨公园介绍给每个读者,展现了江滨公园的美丽。

【4】本文语言生动优美,作者多处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了景物的特点,令读者印象深刻。请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排排柳树像士兵一样守护着江滨公园。(    )

(2)鲜绿的小草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可爱极了!(    )

(3)菊花的样子也很奇特,有的昂着头像骄傲的小公主,有的头碰着头,好像在说悄悄话,还有的在秋风里随风舞动。(        )

【5】这篇习作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通过阅读这篇范文,你认为怎样才能介绍好身边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读句段,完成练习。

1)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松鼠的特点是   。虽然松鼠很调皮,但我们能从惊人从来没有中读出作者  

2)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原来认为是孩子们偷吃了家里的方糖,所以惩罚我们

。可当他得知是松鼠偷吃了糖时,哈哈大笑还夸奖它   。这段话饱含爸爸

3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乖巧 驯良, 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 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 镶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 光滑得好像擦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显得格外漂亮

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写出层意。

这段话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述小松鼠的美丽可爱?

 

11、阅读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仔细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以前的课本中这篇课文开头“乡下人家”后面有“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的词句,推测一下,新课本为何删掉了那些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一自然段说,“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这句话写得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肯定”一词表示的意思是否真的很“肯定”?应当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中加点的“即使”是跟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搭配使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那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写近义词。

窥视——____   小心——____   迷人——____

【2】“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是来自朦胧。

B.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正是来自朦胧。

【3】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了哪几个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 )

A.作者因为天黑了,走山路时特别小心。

B.月色朦胧下的景色实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

13、阅读理解。

普罗米修斯(节选)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  )不能动弹,(  )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____”画出第一段中描写普罗米修斯动作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普罗米修斯语言的部分。从选文第一段中,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普罗米修斯始终不向宙斯屈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我认为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让人敬佩。

14、阅读理解。

①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jiàn)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yǐng)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②晏殊当官后,每日办究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夸奖的。”皇帝又称贊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zǎi)相。

③晏珠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将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词意或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的句子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晏殊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能看出晏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读了晏殊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把句子写具体)

( )的柳枝在春风中( )地摆动。

18、按要求写句子。

1.   强子把鬼子带进山里捉迷藏。(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叫得那么响,怎么还能听到别人的喊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乌云和大雨一起从空中倾泻下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爷爷讲故事。(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成“把”字句。

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

蟋蟀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仿写拟人句)

微风吹过,田野里的麦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假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可能外出旅游,拥抱自然;可能走走亲戚,会会同学;可能看看球赛,听听音乐;还可能读了一些你喜欢的书。也许,假期给我们带来的不全是快乐,还会有一些烦恼、寂寞……请你选择假期中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主题明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