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训练。
1.燕园景色优美,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句中,作者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瓜”___________的特点。园子里其他的植物也有这样的特点,如: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 就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样的园子里,心里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
2、宋江是被高俅毒死的,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弄死了(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拂(_______) 站(_______) 掠(_______)
佛(_______) 沾(_______) 凉(_______)
形(_______) 幅(_______) 笼(_______)
刑(_______) 福(_______) 拢(_______)
4、把下列拼音标上声调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 二声 三声 四声 一声
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用积累的格言或诗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1.读到“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时,很快能让我们想起神话故事《_________》。
2.边疆战事频繁,王昌龄发出了“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慨;战士们发出了“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的悲凉、伤感之情。
3.谚语源自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如:“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
4.王戎不取道旁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赏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二句所写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一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___________ 惊讶——___________ 悲哀——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我”叠纸船时为什么流着泪?为什么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____________。
【5】本诗用“纸船”做题目的好处不正确的是( )
A.以“纸船”为题,借物抒情,用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
B.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思念。
C.抒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D.表达诗人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恐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1】请写出第一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的”恐龙是(________)。
【3】选文中划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① 举例 ② 作比较 ③ 打比方 ④ 列数字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④ D. ② ④
【4】恐龙形态各异,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雷龙身体大而重. B. 梁龙身体很长.
C. 霸王龙脑袋大,身子长,牙齿锋利. D.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
10、阅读。
(材料一)
时事热点
2020年9月8日上午10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受到表彰的模范人物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表彰会上,习总书记还特别指出:“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坚定的脚步
一步,一步,又一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渐冻斗士”张定宇缓步走上人民大会堂台阶。渐冻的双腿,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我担心在总书记和人民面前,腿走不稳,会掉跤。”这个瞬间让看直播的观众泪目。
平凡中显英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身边有无数的人选择逆行。他们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建设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是深入一线进行采访的记者,是穿梭在城市间的快递小哥,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用“凡人之躯,比肩神明”,成为这次抗疫战斗中最美的英雄。
(材料二)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材料三)
图1 图2 图3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班上要举行“抗疫英雄故事会”,拿到这篇文章时,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其他材料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____)
②材料二中提及到两个人物,“操”指的是曹操,“玄德”指的是诸葛亮。(____)
③材料三的三张图片可以用“英雄的城市”来概括。(____)
【2】阅读材料一中的“时事热点”,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至少写出2条)
【3】材料二节选自长篇古典小说《 》。这个片段中所说的“英雄”的标准是什么?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
【4】阅读了以上材料,相信你对“英雄”有了自己的理解吧,请结合以上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写一写。
11、课内阅读。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
【2】八儿看到锅里的粥时的表情是_______,这个词将八儿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一个_____、_____的孩童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3】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判断对错。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这句话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栗子在锅里容易煮碎的事情是他早就知道的事实。(______)
(2)“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饭豆膨胀、体积增大的样子。(______)
(3)“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这两句话都是比喻句。(______)
(4)“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这句话中“如他所猜”是说八儿对自己的猜想很满意,“但”说明八儿对粥的颜色不满意。(______)
【4】选文突出了腊八粥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长辈梦
小时候我发疯一样想成为大人,做长辈,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各种权利:可以有装秘密的抽屉,带着暗锁;钱袋里永远不会是空空的;可以竖起指头同小孩们谈自己的高见。特别想当的角色是妈妈,因为妈妈能决定孩子星期天去哪儿,能随便开食品柜,能戴戒指、穿丝袜,能同爸爸一块儿去参加别人的婚礼。这些都是我梦想的事。
我没找到过教人做妈妈的书,可是我在这方面有些天赋。最初,是做了布娃娃的妈妈。那个布娃娃叫阿婷,圆脸红裙,我会给她编八条小辫子,乍一看,就像头上排了电线,还用彩纸给她做过一条披巾。可惜摆弄多了,她的胳膊掉了,再后来头也不知去向,变成个无头独臂的怪胎。阿婷消失后,我再也不想要布娃娃了,觉得意思不大,因为布娃娃太省事了,不需要催她快把汤喝光,也不需要叮嘱她别睡懒觉、别忘了带手帕。一天,住在我家楼上的小燕来求我给她编小辫,我突发奇想,说给她当一小时的妈妈。
小燕那时候就和我很谈得来,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她爽快地答应了,像真的一样,一口一个“妈妈”地叫,但在这亲爱诱人的称呼间加入了许多新要求。
“妈妈,右边的辫子重编,太高了。”
“妈妈,把你的紫色蝴蝶结给我用用。”
“我口渴得很,妈妈,有没有酸梅汤?”
“你手太重了,怎么搞的?妈妈连这都不会做!蝴蝶结皱了。”
我这一小时的实践吃足了苦头,让这娇“女儿”指挥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她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缸,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时间到了!”
我怂恿小燕也当一小时的妈妈,想让她也尝尝被使唤的滋味,不料她毫不犹豫地说:“我一辈子不做妈妈,我怕小毛头撒尿。”
正说着,妈妈回来了,她打量着乱糟糟的房间,立刻卷起袖子去洗盛酸梅汤的茶缸。小燕暗笑,说:“还是做女儿好,做妈妈太辛苦。”我怪她太懒惰,正巧妈妈问:“谁把茶缸磕掉了一块搪瓷?”
“不是我。”小燕说,其实是她刚才做女儿时发脾气用力在桌沿上敲了一下,她见我想开口,抢先一步说,“弄坏时你是妈妈,全怪你。”那破坏缸子是妈妈的爱物,可她却没有大喊大叫发脾气,就因为她是妈妈。
从那天起,我就不再急巴巴地做长辈梦了,情愿不穿丝袜,情愿只是用锡纸做一个假戒指。
【1】读第1自然段,用简练的一句话写写“我”想成为大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已用分为了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描述了两个场景,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个场景。
场景一:我给小燕当妈妈,_______________
场景二:妈妈回来时问我是谁把茶缸破坏的,_______________
【3】短文画线句子中,“娇女儿”是指__________。从“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时间到了!”可以看出:“我”_____________
【4】短文第4-7自然段具体写出了小燕对“妈妈”提出的许多要求,这样写( )
A.与主文“加入了许多新要求”是重复的。画蛇添足。
B.间接地写出了妈妈为孩子做很多事,画龙点晴。
【5】回忆生活中你与妈妈相处的情景,仿照下面这句话写一写,表现出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
那破坏缸子是妈妈的爱物,可她却没有大喊大叫发脾气,就因为她是妈妈。
_______________,可她却_____________,就因为她是妈妈。
【6】学校广播站“童言童趣”和“启示”这两个栏目正在征集广播稿,你认为这篇短文可以推荐给哪个栏目?结合短文内容写出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郑和远航》选段,回答问题。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1】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2】用雄伟壮观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怪老师
①我的老师姓周不姓怪,可是同学们背后都管他叫怪老师,不错,周老师的确很怪。
②去年的一天,周老师把我们几个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叫到办公室,扑闪闪眨着神秘的眼睛,不知他葫芦中装的啥药。周老师说:“我想让你们这班小家伙干点事。”葫芦里的药倒出来了,原来是让我们每人出一份试题。“唰唰唰”,不几天,便交齐了。可是他很懒,又叫我们去把大家出的题“公布于众”。于是大家拼命地翻书,商量,讨论……
③考试了,大家一拍腿,“糟了,上当了!”起初人人埋怨,渐渐地都“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过了一个星期,便有打油诗在班里传开了:
自己出题自己考,这个办法可真好。
老师同学出主意,改革浪潮潮涌潮。
④老师的怪事别以为没了,多着呢!上学期周老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批名单,我们好奇地探过小脑袋,搞什么鬼,我们简直摸不着头脑。经周老师一说,才知道纸上的名字都是历届在本校毕业的学生,有在各岗位上工作的,还有在“学府”里深造的。他发下信纸和信封,让同学们和这些学哥学姐通信。
⑤不久,回信便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内容大多是谈学习,谈理想,谈人生。周老师爱喝酒,这下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⑥暑假里,周老师让我们完成一个怪作业——“一物一文”。解释后,我们才晓得是拣一物或做一样东西,然后写一篇文章,体裁不定。天哪,这算什么作文?害得我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连走路都伸头探脑的,人家还以为我行为不正呢!“一物一文”汇报课上,真是琳琅满目:物者,或树根造型、或石块造型、或动物残骸……文者,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同学们浮想联翩,海阔天空,纵横驰骋,简直是“天比海阔,心比天阔”。事后我们理解了——美的心灵才有美的发现,美的发现才有美的想象,通过美的启发,才能培养我们美的观点、美的愿望、美的个性……
⑦周老师不断地想出奇怪的主意,不断地让我们办一些奇怪的事情。我想,他这个怪人一定还会做许多奇怪的事情。我又觉得他所做的事不是怪而是新。周老师永远是个开拓老师!我的脑子豁然开朗。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周老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⑥段内容,展开想象,把老师布置作业的情节写出来,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老师?和《竹节人》中玩竹节人的老师相比,你更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点词语造句。
(1)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词句段运用。
(1)鹅大模大样的出场。(改为比喻句)
________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腿粗壮有力。(照样子写一事物)
___________
(3)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照样子写写其他的季节)
___________
(4)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窗,攀上了窗口。(选一组写连贯的动作)
爸爸游泳 小男孩打羽毛球 妈妈下班回到家
_______
19、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保持意思不变。
例:原始森林难道不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吗? 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天上的星星难道能数得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爷爷说的话不是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21、作文。
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要对爸爸妈妈说。请你用恰当的语言写一封信,将自己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让他们体会到你的爱。注意书信的格式;表达具体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