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5年小升初(6)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淌”字的第四笔是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根据《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____________》。开始乐曲悠扬舒缓,“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文中闰土月夜刺猹的描写尤为传神:“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__

3、我会拼写。

新年wǔ huì____开始了,同学们穿着 xiān  yàn____的节日 shèng  zhuāng____pái liè____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场地。yōu  měi____的音乐轻轻响起,同学们有的闭上眼睛,用心 gǎn  shòu____:有的随着节拍 yáo tóu huàng nǎo____,还有的像小鸟一样张开 chì  bǎng____,快乐得像是要飞起来了……

4、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填空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我知道蝙蝠能在夜间风行是因为(   )。

(4)《自然之道》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连段成篇的,我知道了(   )。

(5)我来对句:

,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迟宿,鸭欢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秋雾阴,冬雾雪。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匈牙利]拉斯洛·哈尔什

①夏天时,冬天在哪里?

冬天时,夏天在哪里?

天亮时,黑暗在哪里?

是什么时候呀,是谁呢?

②树叶不动的时候,风在哪里?

风从哪儿吹来,又吹向什么地方?

夜里,白天那太阳在哪里?

白天,夜里那月亮在什么地方?

③为什么河水会不停地流动?

湖是站着不动的水吗?

鱼儿也能在空中游吗?

雨只会下,不会飞吗?

④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这些答案都往哪儿找?

大人都这样回答我:

你大起来就什么都会知道!

⑤可是我等不到长大,

就想把什么都弄明白

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

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

1请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工整美观地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有三个疑问词,请你再从诗歌中圈出三个不一样的。

3联系前后诗句,“弄明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⑤小节画横线的语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自然真奇妙啊!你的心里是不是也藏着很多的问号?请仿照第①~③小节的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白日( )( )( ),

( )( )入海流。

欲穷( )( )( ),

更上( )(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的“白日”指的是( )

A.白天的太阳

B.傍晚落山的太阳

【3】读一读古诗,想象画面,在正确的描述后面画“√”。

①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②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黄河水奔腾西去,想要把远处的风光看清楚,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

【4】读了这首古诗,我懂得了( )的道理。

A.美景往往都在高处

B.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8、古诗阅读

赠汪伦

(唐)李白

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 踏歌声。

  ______深千

及汪伦送  

1把古诗填完整。

2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   )诗。

A.送别 B.抒情 C.写人

3其中,第(   )是广为传诵的佳句。

A.一、二两句

B.三、四两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然而,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理解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的意思。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0、阅读理解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日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语句,谈谈你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自然段中加点的“别的一切”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作者为什么停住了脚步?结尾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为什么又加快了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有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下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1.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三峡秋景的。请你用“——”画出相关的词语。

2.文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这句话中的“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抓住了三峡秋天的哪些特点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一个人被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风雪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A.突出行军的艰难 B.衬托战斗的残酷

C.渲染气氛的悲壮 D.暗示结局的悲惨

【2】第三段中“将军愣了一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段“将军愣住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本文是怎样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们院里的麻雀

①我们院子里有一株杨树,两株槐树,树荫遮满了院子,树上有许多麻雀。

②天刚亮,树上的麻雀就叽叽喳喳地叫开啦。听着听着,有时好像听到它们在议论什么,你一声,我一声的;有时却像吵架,叽叽喳喳地乱成一团。如果扔一个土块上去,或者大喊一声,叽喳声就立刻停了下来,可是不一会儿又叫起来。这些小家伙可真热闹。

③有一年,老杨树断了一根大树枝,断裂处成了一个树洞。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一对麻雀在里面孵小麻雀。这样,我年年能看到老麻雀喂小麻雀。

④你看,老麻雀飞回来了,嘴里衔着小虫。它落在树枝上,警惕地向四面张望。我赶紧躲起来,不让它发现。没有危险了,老麻雀倏(shū)地飞进洞,洞里叽叽叽地开了锅。不一会儿,叽叽声停了,老麻雀出了洞口,飞走了。

⑤小麻雀学飞才有意思呢。老麻雀在窝旁叫个不停,小麻雀从窝里出来,小脑袋四处张望着,小嘴角上还有黄口。老麻雀叫一声,小麻雀叫一声,好像老师领着学生读书。叫了一会儿,小麻雀一纵身,飞了起来,可是飞不高就往下落,刚好落在树枝上。老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

【1】查字典填空。

“张”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它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展开②铺排陈设;③扩大,夸张;④看,望。“四处张望”中的张”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四处张望”的意思是______;同样表示“看”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等。

【2】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第②自然段中的“热闹”指的是许多麻雀们“叽叽喳喳地叫”。( )

(2)喂食的老麻雀害怕老鹰过来,因而警惕地向四面张望。( )

(3)“我赶紧躲起来,不让它发现”一句改成“我不让它发现,赶紧躲起来”,意思不同。( )

【3】作者说“年年能看到老麻雀喂小麻雀”,那是怎样的场面呢?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小麻雀落在树枝上,你以为老麻雀的叫声是表扬还是批评呢?写出你自己的理由。

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填序号)

A.表达了作者对院子里的麻雀的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院子里麻雀太多的厌烦之情。

C.表现了作者爱护小动物的高尚品德。

D.表达了作者讨厌麻雀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叫。

14、阅读。

琥珀(节选)

①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②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③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的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④“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⑤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⑥“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⑦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单选题。

(1)以上文段中“两个小东西”指的是( )

A.爸爸和孩子            B.苍蝇和蜘蛛            C.大琥珀和小琥珀

(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的原因是( )

A.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B.爸爸和孩子的视力不错。

C.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很粗。

【2】“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 将下列各句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1)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例子: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它的味道很特别。

(1)难道这里的景色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不想父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给了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句中划线部分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交流思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理想,它是生活和成长的动力。技艺精湛的工人,教书育人的教师,救死扶伤的医生,探索真理的科学家,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