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词语,完成练习。
摩(______)擦(______) 垂(______)丧(______) 出(______)划(______)
一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欲试 养(______)处(______)
1.以上词语中属于AABC式的词语是______,同类词语还可以写出______。
2.选词填空。
(1)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______,要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
(2)辅导员经常为我们的小组活动______。
2、查字典填空。
“滥”字是 ____ 结构,按部首查字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滥”的音序是____,音节是____,含有“滥”字的成语是______。“滥”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加选择,不加节制。②流水漫溢。为下面词语中的“滥”选择恰当的解释。
粗制滥造(_____) 泛滥(____) 滥用(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________)
2.非法占据、霸占。 (________)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________)
4.一再,多次。 (________)
5.对人谦恭有礼貌。 (________)
4、查字典。
要查的字 | 音序 | 音节 | 组词 |
晚 | ____ | _____ | ____ |
再 | _____ | ____ | ____ |
分 | _____ | _____ | 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1.我xī wàng(______)同shì jiè(______)上所有的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玩耍。
2.经过fǎn fù(______)地计算,我才jué de(______)这道题原来很jiǎn dān(______)。
6、古诗阅读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 )庐,笼盖( )四野。
天_____________________,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 )__________________。
【1】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2】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怎样的景象?( )
A.天好像锅底一样,田野到处都是绿色。
B.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4】读古诗,想象画面填空。
我看到了(______)的天空,(______)的草原(______)的牛羊。
7、完成古诗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读一读,用“/”标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解释诗中的标下划线的字。
(1)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基调不同,一“________”一“________”,但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包含这种情感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 、 句诗中可以看出。
【2】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 、 、 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 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C.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 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9、阅读理解。
□天哪□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鰹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伟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是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1】在文段中的“□” 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作者通过对向导救助海龟时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势的危急。
【3】文段中画“_ ”的句子表现了“我们”内心的_____, 画“﹏﹏﹏﹏”的句子表现了“我们”内心的______和_____。
【4】谈谈你对文段结尾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富兰克林的读书法
①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他的读书方法是:
②一借。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③二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摘抄下来。他读过电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④三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⑤四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一是仿写。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二是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
⑥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选文有删改)
【1】用“√”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恶劣(lüè liè) 家境(jìn jìng) 阐(chǎn shàn)述
【2】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第三种读书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以问题结尾,请先回答这个问题,再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几层意思?这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乐园。
保护青蛙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我发现青蛙却逐渐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残忍的人类啊,难道你们不知道青蛙对我们的重要性吗?
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身体的颜色和草的颜色接近,这样便于它利用伪装来捕捉猎物。它的舌头又长又宽,上面有许多黏液。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它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害虫吃掉。据统计,一只青蛙平均每天要吃60只害虫,一年下来就能吃掉一万多只害虫,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青蛙,那么害虫就会肆虐,庄稼就会遭殃,受害的将是我们人类!
青蛙还是出色的歌唱家。每到夏夜,静静地坐在田野里,耳边响起那欢快的“呱呱”声,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一首恬静又和谐的田野之歌,是一首农业丰收的赞歌吗?你还能为了口腹之欲去捕捉它、伤害它吗?
执迷不悟的人们啊,你们清醒吧!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让我们来保护它,保护我们自己吧!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卫士 ( )的舌头
( )的歌唱家
2.改变说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残忍的人类啊,难道你们不知道青蛙对我们的重要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能为了口腹之欲去捕捉它、伤害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统计,一只青蛙平均每天要吃 只害虫,一年下来就能吃掉一万多只害虫,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呀!”从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什么?
4.青蛙什么样的身体结构让它成了捉害虫的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并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她是一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计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就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rén)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tǒnɡ)……”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近义词:
思考——( ) 立即——( ) 震憾——( )
②反义词:
苏醒——( ) 马虎——( ) 贫瘠——( )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不以为然:
②交口称赞:
(3)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13、拓展阅读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 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和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文中的儿子能够被清华大学录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中的那次家长会后,妈妈为什么“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老师对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母亲对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天地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 )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虽然高大( ),但是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房门,并( )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但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很尴尬又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 )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突然,他大声说:“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盼望 渴望 宽阔 宽敞 热情 热烈 巡视 扫视
【2】请为文中的省略号选择恰当的用法。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我……( )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
(2)一分钟……一分钟……( )
【3】文中的“另一番景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结合全文选择正确的意思,画“√”。
(1)班杰明的生活习惯不好,总是把房间搞得很乱。( )
(2)班杰明故意把房间弄乱,以此教育青年人。( )
(3)因为工作太忙,班杰明没有时间收拾房间。( )
【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改为感叹句)
_______。
16、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大象的耳朵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象的腿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象的身体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9、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肉鸟发出叫声。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不是我们害了这群幼龟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想象世界真奇妙,假如你变成了一朵云、一只小鸟、一粒种子、一本书、一座山……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以题目“我变成了 ”为题,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吧。
要求: 把故事内容写完整,创造出自己的想象世界。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