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
②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_
③高高的麦垛堆上天,凑上太阳吸袋烟。________
④桂林的山水怎能不叫人迷恋?________
2、辨一辨,填空。
册 侧 测
( )面 ( )量 练习( )
幅 福 富
幸( ) 一( )画 ( )有
做 作 坐 座
( )业 ( )位 ( )文 合( ) ( )用 工( )
3、补全下列词语,并完成相关练习。
心悦(_____) (_____)不安 相提(_____)
井然(_____) 失(______)落(______) (_____)不响
不可(_____) 惊(______)动(______)
(1)“( )( )不响”这类词语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_;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词语是:_______。
(3)售票窗前,人们_________地排着队。(选词填空)
4、 “世界之最”来考你。
世界最长的城墙是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6、按要求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4】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听颖师弹琴
韩 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0.对这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起调热烈,情感激越,用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作比,让人联想到他们在切切私语 ,卿卿我我地谈着、笑着、倾诉着。“相尔汝”,尔、汝皆第二人称 ,都是你的意思,这样互相称呼,表示很亲昵。
B.正当人们听得出神的时候 ,音调陡然一变:“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刹那间,琴声变得激昂高亢,好像勇士们慷慨赴敌,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战场,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这又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中去。
C.“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达随飞扬”,声音又转成了舒缓、悠扬,好像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像那柳絮随风颠狂、飘荡,使人也为之神游四方。
D. 正当人们悠游四方的时候,却又“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这时琴声变成了百鸟喧闹,猛然间似乎有一只高贵的凤凰引颈长鸣,鸣声谐和、清亮。继而,琴声又变高了,而且越弹越高,“跻攀分寸不可上 ”,如同一个登山的健儿 ,在悬崖峭壁上一层一层地往陡险的高峰攀登。
1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
8、阅读古诗。
凉州词
【唐】王翰
,欲饮琵琶马上催。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中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们在______________(干什么)。
9、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乌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中“朋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小动物。
【2】圈出画线句子中的动词,并试着用几个动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描写能突出民族小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把鸟儿、蝴蝶当作人来写,十分生动,从侧面表现孩子们读书时的认真。
C.这几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的静。
【5】下课后,你在学校的操场上都做些什么?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塌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⑴ 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 )
⑵ 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 )
⑶ 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 ( )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如何帮助他朋友克服了 、 、 的困难。
【3】本文记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赞扬了徐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照样子,写词语。
慌慌张张:________、________
勃勃生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炎热——________ 准备——________ 温暖——________
【3】天上剩下一个太阳之后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yí)、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3分)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________ _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个)(2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2分)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点明________。(1分)
(8)请你根据短文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1分)
13、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我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
“这是您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第(7)自然段中“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不超过20个字)
【2】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从全文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5】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你会画什么?为什么?
14、课内阅读。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到了。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1】“花”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模糊迷乱;②用,耗费;③迷惑人的,不真实的。“花”在短文中的意思应选第________选项。
【2】照样子,写描写声音的词语。
例:(呼呼)的风声 _______的水声
_______的雨声 ________的雷声
【3】树被砍倒了做成手推车应该是件伤心的事,树对此却欣然接受,这让你有什么启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 8分 )
(1)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2)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3)蚂蚁把一条大虫吃了。
(4)李明把沙包扔了出去。
17、照样子,写一写景物的动态或静态之美。
例:夜晚的荷兰牧场——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早晨的公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三个及以上的动作来描写人物心情。
满意 欢乐 忧愁 激动
例:写满意:妈妈看着我的成绩单,连连点头,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我的儿子真棒,考得真不错!”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系系相关。(照样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不把围墙修好。
我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安全。
(2)今天的天气好。
我们在操场上举行足球比塞。
。
20、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稻田__________,一阵秋风吹过,____________。
21、仔细看图,想想画上发生了什么?写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