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一填。
(1)“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鲁迅原名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课文《 》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薄雾,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 呢?”这句话运用 和 的手法,写出了 。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这首诗赞美了竹石 的精神。古人常常借用某种事物来赞美一种精神,这样的诗句还有: , 。(4)只要用心感悟文字,我们总能收获种种美好。老舍先生的文字带我们沉浸在春节 的气氛中;伴着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 ;翠湖边,老人与海鸥 ,让我们倍感温馨;《桃花心木》赋予我们生活的启迪: 。
2、先补充词语。
气宇( )昂 无可( )何 莺歌( )舞
大步( )星 ( )想不到 同室操( )
3、按要求默写诗句。
(1)《竹石》中暗喻身处艰难环境顽强拼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pǔ xiě qīng yōu táo zuì tián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多音字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场 便 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没 调 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参 朝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我是小画家:
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能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了吗?请你根据古诗内容,为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吧!
7、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8、课内阅读。
诗一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蜻蜓立上头。
【1】第一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第二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 ①《小池》 ②《池上》 ③白居易 ④杨万里
【2】这两首诗都是写 的。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9、课内阅读。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1】照样子,写词语。(限写三个)
(1)很久很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完成填空。
一个活了 岁的、 变成黑窟窿、 破了洞、很久很久 的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 请求进入老屋 ,安心 。老屋答应小猫 。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花园。
《草房子》节选
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1】“朝夕相伴”的“朝”在文中读作________,请你给这个词找一个近义词:朝夕相伴——(___________)。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意思的转折 C. 表示声音的延续
【3】读了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桑桑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1、阅读。
那年暑假,我突然萌发了只身去江南一座古城旅游的念头。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我正为此犯愁,旅店的一位阿姨告诉我说:“我们这里的一些修车铺里,可以出借自行车,租费低廉。”我当即在旅店附近的一个车行里,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
我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在古城内一溜烟似的游历了好几处景点。下午,我又兴冲冲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达那里已是三点光景。我环顾四周,没有找到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有在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花去不少时间,然后我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心一静下来,我才猛然想起好像忘了给自行车上锁,一摸口袋, 果然不见有车钥匙。我顿时惊出一身大汗,游兴全消,苦苦哀求船工将我放上岸去。船尚未停稳,我就箭一般地蹿上岸,拼命朝公园出口处跑。
此时,天色暗淡下来。我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我按住自己那颗狂跳不已的心,奔跑过去一看,不禁喜出望外,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可车却是锁着的。我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那车钥匙会不会就在纸鹤里呢?我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把钥匙!
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鹤,竟然发现它的尾部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
【1】把车钥匙放在纸鹤里有什么好处?( )
A.既安全收藏了钥匙,又装饰了单调的自行车。
B.车主人能够心领神会,而别人不会轻易发现。
C.跟车主人闹着玩儿,给对方一个惊喜。
【2】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端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
12、阅读小能手。
空中楼阁
从前有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
一次,他去拜访邻近的另一个财主时,在那人的园子里看到一幢三层楼房。那楼房建得庄严华丽,宽敞明亮,很有气派。他十分羡慕,呆呆地瞅了半晌,暗暗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马上也造一幢这样的楼房呢?
他把木匠找来,问道:“那阔气的高楼是你造的吗?”
木匠答道:“是我造的。”
富翁很高兴,对木匠说:“你也照样给我造一幢。”
木匠点头同意。事情很顺利地谈妥了。
不几天,木匠就来为富翁造高楼了。按老规矩,先是丈量地皮,规划方圆,然后掘土,打地基,再是和泥,砌砖……
富翁放心不下,成天在工地上东转西遛,看着工匠们干活。哪知他越看越不称心,便去问木匠:“你们要费这么多工夫,花这么多材料,准备干什么呀?”
“不是要盖三层楼房吗?”木匠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富翁听了,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着急地说:“我不要下面两层,赶快给我造第三层楼。”
木匠望着富翁半痴半傻的样子,真是哭笑不得,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这是不可能的,不先造第一层第二层,怎么能造第三层呢?”
(1)联系上下文写反义词。
愚蠢 —— ( ) 华丽 —— ( ) 宽敞 —— ( )
顺利 —— ( ) 明亮 —— ( ) 固执 —— ( )
(2)木匠按怎样的规矩给富翁造房子?富翁要求木匠怎样造房子?请用“ ”画出文中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语句。
(3)你读故事后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13、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__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_》中的一段改写的。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5】“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_____。
【6】”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14、课文回顾。
(1)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专心地凝望着一尊雕像:
①、按原文填空。
②、这座没有手、没有头的雕像要告诉人们什么?
(2)“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样,一直走着,不停地走着。”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表现了罗丹怎样的艺术追求?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尼尔斯使劲地把马丁拖到湖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逃不出我的手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按要求变换句式。
(1)对于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
改为肯定句:
(2)谁能说这儿就不应该有个公园呢?
改为陈述句:
17、例:雾把大海藏了起来。→大海被雾藏了起来。
我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并不宽裕。
显然——
(2)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不由自主——
19、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卫生区被同学们打扫得非常干净。
(3)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4)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5)女娲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21、习作。
题目:我不再
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孤独”“贪玩”“糊涂”“自卑”“嫉妒”等;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写。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