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小升初(3)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找近义词。

弯——( )        告诉——( )       十分——( )       美丽——( )

盛开——( )     壮丽——( )

2、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______________  津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井底________)(________

1.从上面四字词语中选择合适词语填到下面句子中。

(1)秦皇河公园开满了鲜花,各种颜色的花_____________,五彩斑斓。

(2)我们要多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开阔眼界,不做_____________

2.照例子写词语。

(1)例: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

(2)例:葡萄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小明的爸爸正在为老朋友践行,你能理解小明爸爸现在的心情吗?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发生改变。

1.海边的空气是多么清鲜啊!在这里心情真的很畅快_______)(_______

2.班长坚决地说:谁也不用辩解,这事就这样做!_______)(_______

3.自从老师宣布了这个消息后,同学们一心投入到准备节目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

4.天气变冷了,松树枝上铺着洁白的雪花,那松针显得越发浓密了。_______)(_______

5、课文回放。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不仅要体会到父母的恩情,更要懂得及时回报父母,如果等到“子欲养___________”,就为时晚矣。

2.《周易》中的名言“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学会改革与创新。

3.弈秋,__________者也。使弈秋___________,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4.惜别,是王维笔下的“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观笔下的“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惜别,在你的笔下又是什么呢?试着写出一则临别赠言: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气氛。

【3】诗的第一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一句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十五夜望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 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落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7、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 秋叶,能 花。

过江千 浪,入 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__(风 雨)的,是________(唐 宋)代诗人________(李峤 李白)写的。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是写给_________的。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一读,选一选。

秋月白

秋月白,晚霞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1)这首诗写的是(   )季。

①春 ②夏   ③秋

(2)这首诗写到的景物有 。(多选)

①月亮   ②晚霞   ③小鸟 ④山果 ⑤草虫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10、课内阅读。

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执行命令!”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_________ 可惜_________

【3】为什么大家的“劲头比刚才更足”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鱼的尾巴像船上的舵,游动时,靠尾巴掌握前进的方向。牛的尾巴好比一条长鞭子,夏天用尾巴赶走叮在背上的苍蝇和蚊子。

1短文共_____句话,主要围绕第_____句在写。

2   在文中画出鱼尾巴的用处。

3“~~~~”画出牛尾巴的用处。

12、阅读。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①早晨,四(2)班班主任孔老师一进教室,就被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围着报告:“教室后面朝外的一块窗户玻璃破了。”

②“好的,我知道了。”孔老师说。孩子们便散到了座位上开始读书,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紧靠破窗户坐的是王小明同学,他嘟着嘴巴。

③“王小明,不要紧的,快夏天了,窗户没玻璃还凉快点儿呀。”孔老师安慰王小明。

④可是,在上午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王小明却噘起了嘴巴。原来,有苍蝇从破窗户里飞了进来,歇在王小明的书本上,时而飞来飞去和他逗趣儿呢。原来,窗外不远处,就是学校的一个垃圾堆。

⑤好不容易挨到下午放学,噘着嘴的王小明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立刻安排爸爸的工作:“你拿条烟去一趟孔老师家,让他明儿把小明的座位换一换。”

⑥第二天第一节课,王小明和李飞换了座位。和苍蝇做一天朋友的李飞下午回家把这事又说给了爸爸听,在市财政局做局长的爸爸把电话打给了学校的张校长,张校长给孔老师下命令:“把李飞的座位换一换。”

⑦这样,第三天时,李娟坐到了破窗户旁,李娟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心疼孙女的爷爷立刻提着两瓶酒到孔老师家拜访。

⑧第四天,张平的妈妈买了水果去了趟孔老师家。

⑨第五天,王丽的爸爸挟着“脑白金”上门拜访孔老师。

⑩……

等到第二周的时候,全班54名学生竟然有33名家长用不同方式找了孔老师,希望家里的孩子不要坐在那扇破窗户旁。

可是,吴一坐在那地方的时候,窗户却安上了一块亮透透的玻璃。“是谁安上去的?”孔老师问。

“是我。花一元二角划了块玻璃安上的。”吴一轻轻地说。

下午学校放学后,孔老师留下四(2)班学生召开“一块玻璃值多少钱”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不知孔老师葫芦里卖的是啥药,等到孔老师打开两个大盒子时才恍然大悟。两个大盒子里装着满满的礼品,有烟有酒有水果,每件礼品上写着一个学生的名字。

“同学们,一块玻璃价值不小哩,这些就是它的价值。”孔老师指着两个大盒子说。“换成钱的话,值三千元左右吧,还要加上几个当官的家长使用权力的价值。可是,它实际的价值是多少?请吴一同学说说。”

“一元二角。”一个响亮的声音。

“一元两角元只是表面的。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破了玻璃的窗户的时候,这时,不要只靠爸爸妈妈,靠金钱和权利来解决。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靠自己有时真的很简单。”孔老师又说。

孔老师按名字将礼品发给了学生,同学们,提着礼品准备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说这块玻璃值多少钱哩。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叽叽喳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噘着嘴的王晓明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立刻带着烟去了孔老师家。

B.一块玻璃的实际价值是三千元左右。

C.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破了玻璃的窗户的时候。这时,要靠爸爸妈妈来解决。

D.孔老师按名字把礼品发给学生,是想让学生们明白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靠自己解决。

【4】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同学们叽叽喳喳地报告:“教室后面朝外的一块窗户玻璃破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本文内容发挥想象:当吴一得知明天要坐在那个破窗户边时,他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6】班会课结束后,孔老师将礼品发回给了学生,这种做法对吗?你觉得孔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老师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破了玻璃的窗户的时候。”你认为文中“破了玻璃的窗户”实际上是指什么?请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解决“破了玻璃的窗户”这种情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你所不知道的猪

一提到猪,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好吃懒惰愚笨的猪?其实猪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得多,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动物。

试验发现,猪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它们可以记住不同的食物储藏地,以及每个储藏室的大小。如果它们嗅出哪个小伙伴知道了食物的储藏地,它们会立即跟在那头猪的身后。而被尾随的猪也非常聪明,它会想办法把尾随者甩开,以独自享用食物。在法国的一些地区的地皮下,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黑块菌。当地的农民把猪当作收获黑块菌的得力助手。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块菌。狗虽然也可以担当这一工作,但训练狗要比训练猪困难得多,而且还得天天让狗去搜寻,如果间隔几天,它就要忘记。而猪即使每星期只搜寻一次,也不会忘记学会的本领。布里斯托大学的黑尔德教授说:因为它们的好记性,一旦它们学会了什么,就很难让它们再忘记那些东西。

镜子经常被用来测试自我认知能力和高等智慧,大部分婴儿在18-21个月后,可以意识到镜子里面的人是自己。后来,逐渐发现猩猩、大象、海豚和几种鸟也有这个能力。现在有实验证明,猪也能够认出镜子里的自我,并且运用镜子的反射功能观察周围环境,找到食物。猪还会辨认形状,可以同三岁儿童一样把形状相同的木头归纳到一起。现在有研究发现猪经过特训,还学会了使用高科技,会享受计算机游戏,会根据室内温度调节暖气,它们还是唯一能够使用食物自取机的役用动物呢!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试验就已经找到了猪也很聪明的证据。试验中,猪要接受研究人员训练,用嘴巴移动屏幕上的指针,并用指针找到它们第一次看到的涂鸦。结果显示,它们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居然与黑猩猩差不多,聪明程度可见一斑。

猪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就算全天下人说它蠢,它也不计较,不埋怨,照样香喷喷的吃,依旧懒洋洋的睡。可爱的猪啊,我们都知道你无私奉献着你全身的宝,怎知你还有着如此宽阔的胸怀和聪明的大脑!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其中一种说明方法造句。

(1)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块菌。_________

(2)狗虽然也可以担当这一工作,但训练狗要比训练猪困难得多,而且还得天天让狗去搜寻,如果间隔几天,它就要忘记。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加点的居然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法国一些地区的农民把猪当作收获黑块蔺的得力助手,是因为猪有较好的记忆力。

B.猪能够用嘴巴移动屏幕上的指针,并用指针找到它们第一次看到的涂鸦,这一实验说明猪的聪明早就被发现。

C.文中说猪经过特训,还学会了使用高科技,会享受计算机游戏,会根据室内温度调节暖气,主要是为了说明猪和成年人一样具有自我认知能力。

5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对猪的___________之情和对它聪明的大脑不为大多数人知道的_______之情。

14、认真阅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遣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7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给上面的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狼吞虎咽________   简单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第一自然段中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后________,最后他们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中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后________,最后他们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2分)

(1)一排排搭石,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张张邮票,它们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怎能不令小钱激动得热泪盈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

18、改为字句

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金奎叔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链接下面两个句子。

我们很穷。   穷并不是我们的过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马虎做事情怎么这么粗心呢?

小马虎做事不能这样粗心。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像残兵败将,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例: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大人们往往还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缩句)

 

(4)把句子补充完整。

  真是其乐无穷。

树妈妈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任选一项,写一写。

(1)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

(2)白色使你想起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