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1、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增添——(________)
2、巨大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仍然——(________)
3、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孤独——(________)
4、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喧闹——(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清清楚楚(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ABA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颜六色(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原文填空。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
(3)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
(4)人有耻,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松果上挂着一张小纸条____上面写着____祝你生日快乐____
(2)____你可真会分____两只小熊生气了____整个奶酪都被你吃光了____
(3)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____扯着嗓子问老虎____你敢吃我吗____
5、按所学内容填空。
(1)“那(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 )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 ),减之一分则( ),素之一忽则( ),黛之一忽则( )”这句话出自( )写的《_____》
(2)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 )。三到之中( )最急。
(3)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
(4)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 )。前途似海,( )。近代思想家( )的这篇《_______》,表达了中国少年的壮志豪情。
(5)诗中有“景”,你看,“( ),桃花流水鳜鱼肥”;你听,“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中有“情”,“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中有“理”,“问渠那得清如许?( )” 古诗中有静有动,有“音”有“画”有“色”,你看,“明月松间照,( )”,你听,“月落乌啼霜满天,( )。
(6)莎士比亚的“( )”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论语》中的“敏而好学,( )”写出了好问的重要性;朱用纯的“一粥一饭,( ),( )恒念( )”表达了勤俭的重要性。
(7)品味诗文,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怀。陆游临终时还不忘叮嘱他的后代:“王师北定中原日,( )”林升对国家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暖风熏得游人醉,( )。”
6、阅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江雪》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
【2】两首古诗都描绘了(安静 幽静)的画面,《江雪》借“渔翁独钓”表达了自己的 ;《独坐敬亭山》中诗人说能与自己“相看两不厌”的只有敬亭山,也表达了诗人的 。
【3】用“ ”画出能体现诗人心境的字词。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子吟
【唐】____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
________,报得三春晖。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_____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深深的_____,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______的感叹。诗中的“______”后来成为母爱的代名词。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姑娘
咦,是谁叫醒了小草?
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
是谁在和鱼儿玩耍?
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嬉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1】这首诗歌由________个小节组成。
【2】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玩耍 ________嬉戏 ________时刻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嬉戏——________ 快乐——________
【4】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春姑娘在给________挠痒痒,和________嬉戏打闹,和________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5】我会仿写。
例: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________就________
9、阅读理解。
负鼠
①负鼠属有袋类哺乳动物,是一种夜行杂食性动物。当小负鼠逐渐长大,它会变得独立且主动离开育儿袋,爬到妈妈的背上。母负鼠背负着孩子一起爬树觅食,母子俩的尾巴总是相互缠绕,形影不离,“负鼠”便由此而得名。
②负鼠有一项有趣的逃生本领。它们会在奔跑中突然立定不动,这种快速“刹车”的本领在世界上恐怕不会再有其他动物能与之匹敌,而这种本领正是它们迷惑捕食者的法宝。捕捉它们的动物往往被这个动作吓得大吃一惊,也跟着急忙“刹车”,停在那傻站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捕食者发愣的时候,站立不动的负鼠却突然跃起,疾步逃奔。这种突变常常使追捕它们的动物感到惊慌失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等追捕者清醒过来想再去捕捉时,它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正因为如此,人们将动物界“刹车手”的称号送给了负鼠。
③负鼠不但会利用“刹车”技术成功逃生,它还有一项奇特的逃生伎俩——假死。
④负鼠是如何假死的呢?当负鼠在受到野狗等食肉动物的威胁,眼看就要被擒获时,它们就会立即躺倒在地,脸色突然变淡,眼睛紧闭,嘴巴张开,舌头伸出,还会将长尾巴一直卷在上下颌中间,呼吸和心跳几乎中止,身体不停地剧烈抖动,完全处于假死状态,这一连串的行为会使捕者产生恐惧之感而不再去捕食它。如果这种戏剧性的翻倒不能迷惑对方的话,负鼠会从肛门旁边的臭腺排出一种恶臭的黄色液体,难闻的味道使捕食者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猎物真的已经死了甚至还腐烂了。
⑤待捕食者远离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后,负鼠便会恢复正常,在确定周围没有危险后,才会爬起来逃走。
【1】“负鼠”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根据意思,从文中选出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
(2)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
(3)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
【3】负鼠有两项逃生的本领,一项是( ),另一项是( )。
【4】负鼠拥有“刹车手”的称号,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它们会在奔跑中突然立定不动
B.这种快速刹车的本领在世界上恐怕不会再有其他动物能与之匹敌。
C.负鼠会从肛门旁边的臭腺排出一种恶臭的黄色液体使自己逃生。
D.这种本领正是它们迷惑捕食者的法宝。
【5】仔细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一连串的行为”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自然段是一个( )段,在文中起( )的作用。
10、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文中形容树多的词语是________。
【2】每棵树上都有( )
A.鸟蛋 B.鸟窝
【3】对选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里有好多喜鹊。 B.这里有好多树、鸟窝和喜鹊。
【4】小朋友,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请你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标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材料一: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材料二: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涌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材料一]是一个比较经典的 描写,这个片段运用的是 的写法。先从面上整体写了 ;然后在点上重点列举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的不同表现,请用“ ”画出点上描写的句子;最后再次回到“面”上,写了 。
【2】[材料二]描写了一个热闹的欢迎场面,这个场面擂写写材料二截然不同,是借助两个重要元素来描述和渲染气氛的。一是___________大:通过“发疯般的钟声”“高声喊着”“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喧嚷声”“欢呼”,这些词语的出现,让场面显得足够火爆;二是人数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营造出场面的壮观。这两不元素交织在起,将二个热闹的场面表达得淋漓尽致。
12、读一读,完成练习。
萤火虫
黄昏,云朵遮住了月亮。地上的热气还在蒸发,天气仍然那么热。人们都摇着蒲扇,到院子里去乘凉了。可是,天空中的萤火虫还提着小灯笼飞呀飞。他是给迷路的小蚂蚁带路呢,还是为上夜班的纺织娘照明呢?
飞呀,飞呀,从草叶上飞过,从大树下飞过,他不怕热,也不怕辛苦。
照呀,照呀,他的小灯笼像童话里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那么迷人!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 )句话。
【2】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很热?用“____”画出来。
【3】第一自然段中的加点“他”指的是( )
【4】萤火虫飞过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13、课外阅读。
善良是米
①清道光三年,广东吴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应试一举考中了状元。衣锦还乡,在见过父母等亲人后,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镇上的一个粥店。他是要去吃粥吗?是,也不是,他主要是惦记着粥店的老板。
②虽说粥店老板煮粥总用上等好米,粥的稀稠适度,味道挺不错,但由于粥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他和妻子都忠厚老实,不善于宣传,生意一直冷冷清清,日子陷入困境。
③以前,林召棠常去那里吃粥。他尤其喜欢老板的耿直憨厚,很想助他一臂之力,使得他的店铺的生意好起来。
④林召棠带了礼物来到粥店,略一思索后,挥毫写下“弓弓店”几个大字,老板立即请人将题字制成一块大匾,悬挂在店门上方。
⑤“大家都去看啊!新科状元写的店名。说是粥店,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去观看。前来品字吃粥的人络绎不绝。粥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其他生意人也纷纷到这里开店,没过多久,曾经的偏僻之地竟成了繁华的街市。
⑥林召棠后来高兴地对老板说:“那次题字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而正是因为没有‘米’,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
⑦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美德能延年益寿,林召棠活到八十七岁,如此高寿,在清代并不多见。可见,善良也是善良者的“米”。
【1】从短文中找出体现中心的句子,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短文,理解下面的“米”字在文中的含义。
①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③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________________
【3】“善良是米”题目好在哪里?( )
A.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B.点明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林召棠
C.揭示了文章内容
D.引发人们思考和阅读兴趣
【4】文中林召棠愿意帮助粥店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对林召棠的认识,在短文下面空白处做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生长在一个小镇。从我家走着去那里的小学只要10分钟。
我至今还记得,每天中午的铃声响起,我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冲回家。母亲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她的神态告诉我:在她心中,我是唯一重要的。对此,我终生感激。
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的话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没有建议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这是一个春光灿烂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园子里留蔷薇花。”
“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抗议。“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
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她想了想问。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扮演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演出前一天的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几分钟,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儿已经开始卷了。只看它一眼,就知道母亲正在外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那天中午的谈话,精神格外振奋。
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朵花带回家。母亲把它放在两张擦脸纸之间,小心地夹在一本词典中。母亲一边做一边笑着说,我们也许是唯一夹留这样花草的人。
我经常回想起与母亲一起沐浴在柔和的太阳光中的日子,尽管那些时刻只是我童年篇章中小小的逗号。
【1】请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和第______段之间。
【5】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6】照样子,写出你对文中“母亲”的感觉。
例:我认为,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因为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她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
我认为,母亲是个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母亲是个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子。
林林又遇到大麻烦了,这回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她无可奈何地说:“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葱郁的树丛,掩映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缩句)
(2)颐和园的景色很美。(改为感叹句)
(3)昆明湖很静,很绿。(改写成比喻句)
(4)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修改病句)
17、我买到了那个精致的手工艺品。(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扩写句子:他跑得像 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规矩不能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沉默着,那么安静,难道不是在回忆来时的旅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下面的句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1.你把我的笔碰掉了。
2.你不丑。
21、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写课间十分钟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