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25年高考模拟(四)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面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音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无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语

③坐井____________ ④大雪____________

1.词语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③是寓言故事,请你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一写。 

又高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   ,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①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②暮云:傍晚时的云。

【1】根据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目远眺却望不见家乡,是因为________

【3】诗人极力描写家乡的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之情。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作者是南宋词人______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两项是____

A.词的上片描写了喜鹊、蝉等景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B.词的下片写星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C.词人描摹了一幅秋天江南山村月夜图,充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D.“路转溪桥忽见”,前面“路转”,后面“忽见”,既写出词人骤然看出临近旧屋的惊喜,又表达了对未来路途遥远的焦虑。

8、阅读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先解释标下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夜发清溪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共提到了五处地名,这在唐诗中是很少见的。请将这些地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达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一我心中的灯

母亲没受过学堂教育,但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要收起来。

有一次,母亲吐露了大概在她心中积蓄了很久的一句话:“等我死了,你们在我心口上放一本书……”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可是小外孙立刻表示:“不行,太太,您看不懂,还是放本字典吧!”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笑了:“对,对,还是我重孙懂事,给我放本字典……”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九十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那天,妈妈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九十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一条灯光从妈妈的门缝里泻出来。是妈妈没有睡?是妈妈忘记了熄灯?我下床走向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天哪!原来……她用颤颤抖抖的手开始拆卸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我的心顿时凉了!妈妈,这是您六十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

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妈妈。妈妈盯着我的眼睛,过了半晌说:“你缝的不合格!线扎得不直、不匀,有些粗糙……干活儿可不能这样!”

妈妈劳动一生,无论干什么事,从不曾让人有些许挑剔。如今,她不能劳动了,可是对儿子的劳动成果,也绝不放松。

我心想: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背驼了,身材变矮了,眼睛也昏花了。每次我出差,特别是出国,母亲都情不由衷地说:“你回来也许就见不到我了……”母亲把自己最担心的事,说出声来,是舍不得我离开她。

母亲病重时,我叫来救护车送她去医院。她躺在担架床上已经不能说话。我摸抚着她那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心中阵阵酸楚。母亲伸出枯稿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自己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她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只是微微地在笑。她已经不能说话了。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后的一次抚爱。

母亲去世以后,我根据她的遗愿,火化时在她胸口上放了一本字典。我后悔她在世时没有教她识字。现在不知道她在冥府读到字典的哪一页了。

我已及耄耋,母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感明亮,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好了还要求更好。 _______

②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_______

③指老年,高龄,七八十岁的年纪。 _______

【2】文中第8自然段说:“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你认为母亲教给“我”的还有什么?

_______

【3】文中第10自然段说:“母亲伸出枯稿的手,握住我的……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

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_______

【5】你怎样理解“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你成长过程中对你的影响。

_______

10、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这段文字介绍的是鲸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里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从这段文字中找出四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作比较 E、列数字

5、有经验的人是怎样根据水柱的形状判断鲸的种类的?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好习惯

父子liǎng liǎ)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父亲比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比较好,总是在要zhuǎn zhuàn)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是推又是拉,还用青草引yòu xù)它,可是牛依然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儿子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yīng yìng)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依照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听到声音后立即行动。( )

②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办法,_________________,可是牛___________。后来,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牛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的中心句,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顺便的爱

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应对。

每一位来访者都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应着。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她感到很抱歉。目光在来者中逡巡,她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站着。

她想起来,来医院那天,下车时,女孩正好从车旁边经过。虽然女孩两手空空地来看她, 她还是感到有温暖轻轻掠过她的心。

女孩是她资助的一名贫困生。那时候,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女孩的资料是她从报纸上看到的,其父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一对一的资助方式,需要每年出资1200元钱。她有些怜惜女孩,决定资助她。可在给女孩送钱的过程中,她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女孩常常迟到。原来,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区的一间地下室,离学校远不说,地下室里还阴暗潮湿。她想起了自己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厅,是当年她和爱人刚到这座城市时买下的。后来,他们搬进海边的别墅,嫌出租麻烦,小房子就一直空着。她当即决定,让女孩和她奶奶搬进这套小房子里。

一年1200元钱的资助费,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件衣服、一顿饭钱而已,让出房子,既方便了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顾,一举两得。可作为一个商人,她懂得,任何行为都可能蕴含商机。她与电视台的朋友一起策划,于是人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令人感动的一幕:女孩在潮湿的地下室里瑟瑟发抖;女孩和奶奶搬进新房子,欣喜无比;女孩接过她手里的钱,流下感动的泪水;她和女孩像母女一样,促膝交谈……

节目录制得很成功。播放后,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流下眼泪。很长一段时间,美容院的营业额直线上升。爱心也能创造价值,她在心里暗暗叫好。

如今,她很想对女孩说点什么,比如,问问成绩,或者问问生活得怎样,可女孩被挤在一群人的后面,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闭了嘴。朋友们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她没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刚起床,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她还没开口,女孩先笑了,说:“阿姨,喝点粥。”打开保温桶,一股清香溢出来:白米、红豆、大枣、莲子……八宝粥冒着热气,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来。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送粥,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上,爱人要照顾儿子去幼儿园,忙得不可开交。女孩的参与,直接帮他们家解决了一大难题。可她隐隐觉得不安:学生时间紧张,她耽误女孩太多时间了吧?女孩却安慰她:“阿姨,不碍事的,医院在家和学校中间,我顺路;我也要吃早餐,给您送来,只是顺便而已……”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来看望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她不抱怨,只是心里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寂寞。倒是女孩,对她不离不弃,每天早上准时到来,拎着一保温桶香喷喷的八宝粥。她问:“你奶奶好吧?”女孩点点头。她问:“期中考试考完了?考得怎么样?”女孩脸上飞过一抹红晕,说:“别的科还行,就是英语不理想。”她有些急,说:“抓紧时间补补呀!”女孩点点头,脸更红了。

她的身体恢复得挺好,那天她醒得早,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来。再过两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里看看。路不太远,十分钟就到。抬手准备敲门,她笑了,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钥匙。把钥匙插进锁眼,门开了。女孩在餐桌前,见了她,“呀”的一声,赶紧站起来。

她走进来,四下环顾:屋子有些乱,被子在床上没有整理;小小的餐桌上,半块馒头,一碟咸菜,旁边还摊开一本英语书。女孩在边吃边学。她问:“奶奶呢?”女孩说:“奶奶身体不太好,被叔叔接回老家了。”她诧异地看看女孩,走进厨房。厨房里,砂锅在火上“咕咕”响着,打开盖子,她一眼看出来,半砂锅的八宝粥,不多不少,正是每天送给她的量。

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在她心里溢开。转过身,看着这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想起女孩的话:“阿姨,我只是顺便而已。

她的眼睛慢慢湿润了。曾经,她把最“顺便”的事,做得最不“顺便”;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顺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了下来,让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羞愧在她心里席卷而来。拥着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短语的理解。

(1)曾经,她把最“顺便”的事,做得最不“顺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女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最不“顺便”的责任,“顺便”承担了下来,让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句子。

(1)女孩像一只小猫,轻手轻脚地走来,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拥着单薄的女孩,仿佛有丝丝春雨,轻轻涤荡她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详细交代“她”与朋友策划电视节目的具体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评价文中的“她”和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能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如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单知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指哪样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的写法很有意思,都是先写闰土所讲,再写“我”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老虎是百兽(shòu)之王,但它害怕小鸟的粪便(fèn biàn),只要沾(zhān)上小山雀的粪便,它的皮肤就会烂掉(làn diào)。

狼非常凶猛(xiōng měng),但它害怕火和红色,更怕腰部挨(ái)打。

熊的力气很大,但它怕鼻子被击中(jī zhòng),只要猛击熊的鼻子,它就会动不了。

鳄(è)鱼十分凶猛,但它最怕黄色,在水中的人们只要穿上黄色的衣服,它就不敢接近了。

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ruò)点,即使是凶猛的动物,也不例外。

1填空 :

老虎害怕   的粪便;狼害怕     ,更怕腰部挨打;熊怕 被击中;鳄鱼最怕   。所以不管什么动物,都有

2春天来了,小草儿们慢慢地染绿了大地,柳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叶。蓝天上飘浮着淡淡的白云,红红的太阳撒下温暖的阳光。远处的一片片野花儿都开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

①短文共有(   )句话,主要是写( )的景色。

②短文中写了 、树枝、   、白云、   等,可以看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字句改成字句。

1.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地好像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被这天下奇观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观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雷公公敲响了藏了好久的大鼓。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2)考了双百分,我当然很高兴。

改成反问句:  

(3)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改成肯定句:  

(4)小丽喜欢唱歌。小丽喜欢跳舞。

两句合成一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难道不是性子最慢的裁缝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

(2)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3)藏在石块下面的一只小虾被我捉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仿写句子)

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5)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差不多两三次左右。(修改病句)

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他学棋不够专心。(用关联词语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困难他_________,面对失败他________ ,面对欺辱他_________。(填写近义词)

(5)在老师的教育下,王强端正了学习目的,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愉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联欢会上扮演了节目,有详有略的朗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改为感叹句)

 

2.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3.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缩句)

 

20、请用一种说明方法将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学校的升旗杆真高。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我为       喝彩

提示:生活中有许多人或物或事值得称赞,如繁荣富强的祖国、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精心育人的老师、凌寒留香的腊梅等,选择一项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篇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中心明确,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