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打一歇后语)
2、我会填。
k —( ) kè ( )— u — ō shuō q — ǘn ( )
y —( ) yú x — ü —ǎn ( ) l — iǔ ( )
3、照样子写形近字,再组词。
例:(环 境) 境——镜 (镜片)
_________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冷——______________
4、辨字组词
崖(_______) 腾(______) 抢(_______)载(_____)
涯(_______) 滕(______) 枪(_______)裁(______)
惧(_______) 班(______)
祖(_______) 斑(______)
5、我会背,我会填。
(1)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一行白鹭____________。
窗含西岭_______________,门泊东吴____________。
(3)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农夫犹饿死。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双袖龙钟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你知道这两句妙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①青苔落绛英②。
【注释】 ①颠倒:回旋翻转,多指心神纷乱。②绛(jiànɡ)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绛,大红色。
【1】“可怜此地无车马”,“可怜”的意思是( )。
A.可惜
B.可爱
C.可喜
D.可羡
【2】“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符合这两句诗描绘的情景的是( )
A.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树枝之间时时能看见刚长出来的石榴。
B.五月榴花如火般红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初长成。
C.五月榴花如火般戏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挂满了又大又沉的石榴。
D.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石榴挂满枝头。
【3】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榴花之美的同时,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rú)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你猜(cāi),我会飘(piāo)落(luò)到什么地方去呢(ne)?
我愿(yuàn)飘到小河里,变(biàn)成一滴(dī)水,
和小鱼小虾游(yóu)戏(xì)。
我愿飘到广(guǎng)场(chǎng)上,堆(duī)个胖(pàng)雪人,
望(wàng)着你笑眯(mī)眯。
我更(gèng)愿飘落在妈妈的脸(liǎn)上,
亲(qīn)亲她(tā),亲亲她,
然(rán)后就(jiù)快乐地融(róng)化(huà)。
【1】这首诗共有_____句话。
【2】读短文,把序号填在表格里。
①堆个胖雪人 ②小河里 ③快乐地融化 ④亲亲她
雪花飘到哪里 | 变成什么 | 做什么 |
______ | 一滴水 | 和小鱼小虾游戏 |
广场上 | ______ | 望着你笑眯眯 |
妈妈的脸上 | ______ | ______ |
【3】写话:如果是你是一片雪花,你想飘落在哪里?做什么?
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选择下面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巴 爬 拉 触
【2】选文第②自然段,写的是( )。
A.爬山虎脚的样子
B.爬山虎脚的变化
C.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D.爬山虎叶子的样子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 )
(2)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征。( )
【4】从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挺拔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坚硬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建筑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明 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抬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禁肃然起敬。 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选择一个适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
A. 移植于心 B. 非洲之行 C. 旅行家树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肃然起敬: 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
【3】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旅行家树“造福于人”具体表现在哪儿?请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sì shì)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A.引出下文B.承上启下),这段话用栏板上精美的图案将赵州桥的“___________”写清楚了。(引号处的横线上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3】这座桥是隋朝石匠_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我还知道东汉的蔡伦改进了___________,北宋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_______________》。
【4】学习这段话的表达方式,以“今天真_______啊!”开头,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话。先在横线处填个词语,然后围绕这个词描写清楚具体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故事,回答问题。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获得了爬竿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看到小熊,他使劲摇晃着胸前的奖章,大声说道:“瞧瞧 ,瞧瞧,认识这东西吧!知道我的(本领 功夫)有多大了吧!”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实在看不下去了,“喂!爬竿冠军,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她朝小猴喊道。小猴这才注意到那位姑娘。她长得又瘦又长,可怜的小叶片薄薄的,简直可以称得上弱不禁风,在她身旁有根筷子般粗细的竹竿。“就……就爬这玩意儿?”小猴犯了难,“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只好打了退堂鼓。
“看我的吧!”那姑娘一边说一边轻盈(yíng)地跳起舞来。姑娘的衣袖在微风里摇摆着、旋转着,姑娘柔软的腰身随着旋转慢慢地(缠 绑)在竹竿上了,而且还越缠(chán)越高,小猴看得目瞪口呆。
“这位美丽能干的姑娘叫什么名字?”小猴悄悄地问小白兔。“叫牵牛花。”小白兔回答道。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以后我(再 在)也不敢骄傲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段。第五段是(______)说的话。
【2】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______)。
【3】在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表示非常惊讶,这个词语是(________)。
【4】请将“( )”中不合适的字词用“ ”划掉。
【5】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 )
A.小猴很好动。 B.小猴很喜欢他们。 C.小猴心里很得意。
【6】小猴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 效)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 圆)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fěn fěnɡ)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yánɡ yǎnɡ)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上面的语段选自课文(_____)
【2】将括号内正确的字或拼音用“√”选出来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非常——(_________) 经常——(_________)
【4】列宁喜欢灰雀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 ”画出来。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花》片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的,像一个个 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我会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冒”的解释有:①往上伸 ②不顾危险 ③冒失。短文中的“冒”应选______。
【3】文中介绍荷花的三种姿态,它们分别是:____ ____ _ 、______ ___ _、_____ _____ 。
【4】我能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 、 、 。
【5】我能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5、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16、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把换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把换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被换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被换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有的状如绣球,有的形似丝瓜;有的小若弹丸,有的大如巨树。(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明亮。(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谷底的那条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逶迤前行。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我的社想、堆论过程和观侧结果写成论文。(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郁金香光彩夺目,芳香扑鼻,是美丽、华贵和庄严的象征。(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墨西哥,荒无人烟的旷野,城市的花圃,到处都可以见到千姿百态的仙人掌。(在句中加上关联词语,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那只鞋难道不是小鸟安全的家吗?(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小鸟没有受到伤害。(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鸟被他放回了大自然。(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写作园
假想二十年后你和同学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再次相聚,会是什么样的情景,然后写一写。
要求:1.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
2.语句通顺,叙述要有一定的条理。
3.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