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2025年高考模拟(7)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图写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提示写词语。

金灿灿(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无法无天(无A无B式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AABC式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我会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4分)

(1)这里危险,快到( )的地方去。

(2)井口很窄,一点也不( ),往外爬的时候千万要小心。

(3)虽然这个实验失败了多次,但这次终于获得了( )。

(4)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   )。

 

4、根据描述,猜名著人物。

(1)他十四岁左右,淡黄色的头发,瘦高的身材。这个男孩是个令父母头疼的小家伙,他顽皮粗野,懒惰无比,只喜欢睡大觉、吃饭,外加调皮捣蛋。

人物:__________  出自《骑鹅旅行记》

(2)这些战斗被那个逃跑的俘虏看在眼里,他停了下来,脸色煞白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估计他是被枪声和打枪时的火花吓到了,他惊恐地看着我,看着我手中的“玩意儿”,两腿直打哆嗦,想跑又不敢跑。

人物:__________  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5、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

填诗句寻找古诗中的“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闻啼鸟

(2)红豆生南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文段,完成练习。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     )的草坪,绿了;

大(     )的红花,红了;

大(     )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2】联系课文内容,我知道“脚尖”指的是________

【3】作者用彩色铅笔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两首诗中的各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国学直播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B.明月别枝惊鹊里的应该是指喜鹊。

C.该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苏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D.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3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 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还闻到了____________。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_________,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消防安全图片,完成练习。

1.打开消防栓箱外盖。

2.用快速接头连接出水枪与水带。

3.取出水带,向火场方向展开。

4.开启出水阀,水枪对准火源喷射。

5.使用消防栓灭火器需注意确定火场电源已切断

管理规定

一、管理责任人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二、确保消防设施功能完好、干净、整洁、标识清楚。

三、严禁消防设施前堆放物品。

【1】上面的材料重点介绍了消防栓的哪些知识?(       

A.消防栓

B.使用方法

C.管理规定

D.使用方法和管理规定

【2】对消防栓使用方法的概括,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开盖——展开——连接——对准喷射

B.开盖——连接——展开——对准喷射

C.连接——开盖——展开——对准喷射

D.展开——开盖——连接——对准喷射

【3】按规定,对消防栓的检查、维护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年

10、阅读《一碗馄饨》,完成小题。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视而不见( )     和蔼 ( )       疲惫不堪( )     感激不尽( )

A.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B.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C.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D.疲惫得难得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2】文中女孩一共掉了两次泪,说说原因。第一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第6段的“女孩愣住了。”女孩子为什么愣住了?此时她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天热得厉害,空气像团火,晒得柏油路(软绵绵松垮垮)

我拐进一条小巷。巷子不长,地上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凉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装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站跳)了起来。我急忙收回目光,低头点香烟。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腿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女人走出小巷,拐了弯

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我遐想

 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我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也许没有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竞然也是这。可是,身后立即传来了清脆的笑声。我扭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小巷。她们正对着我指手画脚

嘻嘻、呵呵、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

我费力地爬起身。踝关节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但我强忍着,在一片可恶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朝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怦怦然)。

哧溜——!”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跌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我笑得最(放肆 肆虐)的那一位

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了的连衣裙笑个痛快。可是我没能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

我返身走回小巷,开始艰难地、一块一块地拾起西瓜皮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结合上下文,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是 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我做的好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这里的一瞥说明了姑娘们既感到________________;又感到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小巷历程实际也是的思想历程。请写下整个的思想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zhǎng zhàng)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dǎo dào)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联系全文,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什么?在文段中用“﹏﹏﹏”画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如: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夜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平凡,但值得我把它记下来。

那天晚上,我在旅社找到铺位。当走进5号房子时,这里先来的四位正在“双吊主”,闹腾着,有一个正狼狈地钻着桌子。门口当风的一个床位是我的,我静静地斜躺在被子上,掏出书,试图到书中去躲避吵闹。

一会儿,吵声小了,我眼前亮了许多,转身一看,一个胖子把挂在铁丝上的电灯从他们头上移到靠近我这边,他口里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人家看书看不清楚!”

“不,不要紧,我看得清楚!”我心里一阵热,但一会儿我又冷了下来,本能地摸了摸身边的提包,因为这里面有一笔不少的钱,出门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并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提包丢了,我一阵急,冷不丁醒了,发现提包正在怀里好端端的——原来是虚惊一场。

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同房其他四人都已(   )在起床,一会儿,我明白了他们四个是要赶早班车。有一个想要拉灯,马上被同伙轻声制止了,又有一个(   )走到我床边,弯下腰,我一紧张,预备着……可他从床下拾起一本书放在我的床上——这是我睡前看的那本。

我又一阵激动,但没有放松提包。

他们收拾好,出门了,像一阵轻风,走在最后的胖子把门锁扭开,按下了保险,轻轻地把门虚掩上,可随即风又把门吹开了。虽是初冬,那风还是怪冷的。我刚要起来关门,胖子又转来了,把门掩上,他刚抬脚,门又被吹开了,他迟疑了一下,把保险推上,想把门锁死,但又犹豫着。又有一个人转来了,和胖子嘀咕了一阵,只见胖子又把门锁扭开,保上险,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团纸,按在门框上,这样,门就轻轻地被关死了。他们折腾了半天,为的是不让关门的声音把我吵醒。

他们走了,我抓提包的手松了,收紧的心也松了,一股暖流流到心房,传遍全身……

1联系文章内容,想想把“轻轻地”“悄悄地”填入第6自然段哪个括号内最准确。

2第5自然段中的“冷不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三处描写作者内心激动的句子,已分别用“﹏﹏”画出来,请说说作者每次为什么激动。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处省略号,你觉得作者可能在想什么?请试着写下来。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走了,我抓提包的手松了,收紧的心也松了”,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瓦拉纳西小站的警示牌

①地处印度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趟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②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③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④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⑤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⑥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名旅客非死即伤。

⑦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这完全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原来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

⑧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被搁置下来。

⑨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窝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⑩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火车司机打死一只蜜蜂→_____________→征集可行方案均未通过→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成名”一词加上了引号,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加点的“毫不费力”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⑨段,用“__________”画出描写小男孩举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思维过程,想想男孩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段结尾写道:“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书是知识的宝库 , 使无知者变得博学多才。( 写一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的吼叫打破了丛林的寂静。(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不在家,妈妈在家里尽心尽力地照顾我。(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羽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用表示声音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填空。

(1)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往事涌上奶奶的心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用得意、伤心、满意这几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