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填写俗语。
(1)书是精神食粮,我要对不爱读书的同学说:“_____,_____ 。”
(2)节约是美德,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到“_____,_____ 。”
(3)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如今已成了有名的富裕乡,正所谓“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道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墙。
2.在一间屋子里(______________)地拉了(________)绳子,绳子上系着(________)铃铛。
3.叶尖(___________)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__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___________)空隙。
4.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________)被锁在那个(________)的悬崖上。
5.在(______________)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______________)的隧道。
6.她(________)地坐在(________)的太阳光里。
7.这个问题像(______________)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8.官绅(___________)吓得(______________),跪下来磕头求饶。
3、查字典。
生字 | 音序 | 音节 | 组词 |
凉 | _____ | _____ | _____ |
瓜 | _____ | _____ | _____ |
4、形近字组词。
炕________ 稍________ 肆________ 载________
坑________ 梢________ 律________ 栽________
5、根据偏旁写汉字。
我知道“日”字旁表示的意思与( )有关,我还能写3个这样偏旁的字。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_____,“清平乐”是______名。
【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之情。
【3】本词语言轻巧,词味隽永,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____________”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____________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____________望,一个“____________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
【2】“天门中断楚江开”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想象的虚景。说它是实景,理由是_____________,说它是虚景,理由是________。
【3】对本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长江流往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被迫改变了流向,折而向东。
B.这首诗的整个画面显得色彩缤纷,最能表现色彩的词语有“碧水”中的“碧”,“青山”中的“青”,另外“日”和“帆”虽不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C.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D.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没有直接阐发哲理或抒写情怀,但从其呈现出来的山水意境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那豪迈奔放的情感。
8、课外古诗品析。
望庐山瀑布(其一)
[唐]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①数十里。
欻②如飞电③来,隐若④白虹起。初惊河汉⑤落,半洒云天里。
【注释】①喷壑(hè):喷射坑谷。②欻(xū):忽,火光一闪的样子。③飞电:空中的闪电。④隐若:好像。⑤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1】当读到“挂流三百丈”时,我想起了学过的《望庐山瀑布》中的“_________”这句诗;当读到“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时,我又想到了学过的《望庐山瀑布》中的“_________”这句诗。
【2】诗中,作者把庐山瀑布的水比作什么?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闪电
B.白虹
C.银河
D.白云
【3】读完本诗后,我想用_________这个词来形容作者眼中的庐山瀑布。
9、课内阅读。
①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②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 )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渑池之会”写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口语交际。
你一定很热爱你的家乡,选择家乡的某一景点或者特产,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
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家境贫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语境解释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文中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我”的心里经过了哪些历程?
兴奋——(_______)——懊悔——(_______)
【6】如何理解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5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海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很快引来很多肉食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1)“鱼贯而出”的意思是( )(2分)
(2)“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什么?( )
13、阅读。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 ) 争论( )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黄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带着问题来读书。
(1)“名堂”在课文里的意思是( )。
A.课堂 B.闻名 C.发明创造
(2)课文讲的是____________玩出了名堂,发明了___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做题。
(1)业精于勤荒于嬉, 。(补充名言)
(2) ,江枫渔火对愁眠。选自《 》。(补充诗句并填空)
(3)猎狗被老麻雀吓退了。(改成“把”字句)
(4)小鸟儿叫着。(扩写句子)
(5)不偏倚: (解释词语)
(6)一边……一边…… (造句)
(7)老师让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修改病句)
16、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
(1)(正午)(人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2)(多余)(需要)(心满意足)
【解析】略
【题型】填空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6-2017学年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9.炎帝创市练习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写句子。
(1)结合例句的写法,把图画中的内容写具体。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小狗的可爱是出了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19、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
(2)这是鹿对自己腿的评价。鹿嫌自己的腿_______。这句话应该用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20、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能回到原处。(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以书为友,我们总会有很多的收获。在你读书的经历中,有什么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写写你和书的故事,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