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积累。
《墨梅》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高风亮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要坚持不懈。
2、看拼音,写词语。
1.画中的人物仪态duān zhuāng(______),显得无比尊贵,有种shén shèng(______)不可qīn fàn(______)的感觉。
2.美丽乡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乡村zhǎn xīn(______)的面貌。一些小朋友来体验用chú tou(______)松土、喂shēng chù(______)等农活,感受劳动的乐趣。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有的同学读课外书总是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______
2.从旧社会过来的许多老人真是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______
3.我的记性不好,常常把一些问题搞混了。______
4.老师的指导,让她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帮助了别人,别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也从中得到了快乐,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送去帮助。用一句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
(4)___________,春风吹又生。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的大圆盘 ______的姿势 _______的花瓣
_______的公园 _______的小莲蓬 _______的荷花
_______的衣裳 _______的快乐 _______的阳光
6、古诗阅读
村居
___莺飞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
__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__放纸鸢。
【1】补全古诗
【2】读古诗的前两句,想象描写的景象: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________。________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________。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________般凝聚着,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选一选,填序号)
①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②杨柳 ③烟雾 ④飞来飞去
【3】儿童散学早早归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________,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诗歌的前两句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出发,描写了乡村四月的秀丽风光。
【2】诗歌的后两句突出了乡村农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用“○”将前两句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2】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 )
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
C.伤感细腻
D.雄浑壮阔
【3】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我知道的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9、《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选段
小钱静静地躺(chǎng tǎng)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骨髓(suǐ shuǐ)移植,( )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十万人里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和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àng kàng)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 )架起了一座(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我会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用“﹨”去掉。
2、我会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凋零——( ) 停止——( ) 沉着——( )
3、我会仿照下面的词写词语。
涓涓流出: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5、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缩写成简洁的句子。
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6、从哪里可以看出“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7、文段中两次出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第一次是描写 躺在病床上,第二次是描写 躺在病床上,我还知道他们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不同,其中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 我觉得台湾青年是个 的人。
8、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10、快乐阅读
美的启发
①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我做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那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②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就行动起来。
③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两棵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的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④从此,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坛增美添色。
⑤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草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⑥窗外,飘荡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mò)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花团锦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详细写了建花坛的过程: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花苗。(每条横线上写三个字)
【4】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过去人们把空地当成堆垃圾的地方,后来,居民们纷纷把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陈健豪
①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八十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②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
③我之前有一个室友。他刚开始刷牙,又去挑上班要穿的衣服,而嘴里还满是泡沫。接着,他又整理桌上的资料,还一边说今天有哪些事要办。不用说,他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④在医学院教书,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上课一直忙着抄笔记。他们很努力、很认真地写,但我从不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对考试的兴趣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或许能从笔记中得到考试时所需要的知识,但他们无法全然地了解。片片断断地抄下来,知道的也只是片片断断,当他们把我的话写下来,我已经又讲了其他东西,他们将一再错过。你必须全心全意地融入,尽你所能地投入,仿佛此时此地世界唯有此人唯有此事……然后才会有真正的了解。这必须变成你的人生 态度,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无论你是在上课、吃饭、聊天、跳舞、画画……
⑤有人问凡·高:“你的画里面哪一张最好?”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几天以后,那个人再问,凡·高说:“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一张!”
⑥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1】托斯卡尼尼认为自己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这”指的是( )
A.加快做事的节奏
B.努力做更多的事
C.全身心地投入正在做的事
【3】作者为什么说他的室友的日子“总是过得匆忙无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 高认为自己哪一张画是最好的?他的观点与托斯卡尼尼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不幸的悲惨的遭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来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查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 )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 )会驱散绝望之云。
【1】“厄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自然段中,“厄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_→完成巨著
告诉我们 (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4】本文中,谈迁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 )(多选题)
A.他喜爱历史,是一位史学家
B.《国榷》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C.他幼时家境贫寒却刻苦学习
D.他在厄运面前不放弃、不气馁
【5】文中运用了很多数字,请用“——”画出有关句子(至少两处),再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这些语句更加突出了
13、课外阅读。
蜗牛的奖杯
①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②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军奖杯。
③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生怕被别人偷了去。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再也飞不动了。
④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了一起,一对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遥遥领先: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第3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连一连。
以前 背着奖杯 自由飞翔
从此 翅膀退化 飞不动了
天长日久 长着翅膀 在地上爬行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棚、跑道、种植园、房屋建筑的平面设计图。
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纵横交错、广阔的牧马场的梦境中。
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老师平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中蕴涵的那份执着。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重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你可以不改动这个“F”,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地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罗伯特,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矢(shǐ)志不渝(yú),那样的勇敢,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记住,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矢志不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我首先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___,文中蒙迪·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他花了_________时间实现了这个“梦”。
【3】老师给罗伯特的作业批了个“F”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别让人偷走你的梦”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写句子。
1.例: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1)春雨就像__________一样轻轻地落到地上。
(2)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
2.例:邓小平爷爷把树苗扶正。 树苗被邓小平爷爷扶正。
(3)邓小平爷爷把树坑挖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邮递员黄狗把包裹单送到了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禄东赞把马驹和母马分开关起来。
改为“被”字句:
2.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赞普的使命。
缩句:
3.蚂蚁向前爬去。
扩句:
17、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我能用一种说明方法改写句子,说明事物的特征。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一写。
(1)例:弯弯的小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我多想去北京看看。
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我们爱北京
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奶奶笑了。奶奶高兴地笑了。
雪山上盛开雪莲。雪山上盛开着( )的雪莲。
20、照样子,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些。
例:我喜欢写日记,每天晚上都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
日记本是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我都要向她倾诉自己的心声。
(1)风儿轻轻地吹,杨柳来回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流进麦地里,滋润着麦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他(她)真好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许多关心我们、对我们好的人,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