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阻—— 偶尔—— 羡慕—— 粗壮——
顽强—— 凝望—— 眷恋—— 庄严——
疑惑—— 视察—— 随和—— 沉默——
2、香港曾是___________国的殖民地,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长官是________________,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是________________,在香港,我国政府执行的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愿人长久》中能够表达苏轼和弟弟感情深厚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一条弯曲的小路穿过密林。( )
(2)我多么喜欢珍珠泉啊!( )
(3)他的背影渐渐远去,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
5、佳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2.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4.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重喜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频频传捷报
6、课内外比较阅读。
雪梅
[宋]卢钺
梅雪_____未肯降,骚人阁笔____。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①凌寒:冒着严寒。②遥:远远地。③知:知道。④为(wèi):因为。⑤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
(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
(2)在诗人笔下,“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_____,雪没有梅______。
【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
(1)“_______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______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
(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
B. 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C. 《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D. 《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
7、读诗歌,完成下面的练习。
林中
松树刚( 洗 冼 )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 zuān zuàn )出泥( ní nín)土( 带 戴 )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这是《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的片段,请你读一读,选出( )中正确的字或拼音,用“√”标出来。
【2】照样子,再写出两个词语。
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串串雨珠 一朵朵山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这段话写了林中的什么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你认为是谁呢?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一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鉴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B.诗歌前两句写景,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
C.“人尽望”三个字,写诗人想象自己把天下所有人都看个遍。
D.“不知秋思落谁家”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表达了思念之情。
【2】“中庭地白树栖鸦”使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明写______,暗写_______。
9、我会赏析。按原文填空,回答问题。
蜘蛛刚( )过来,突然发生了一件( )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 )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 )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 )了。两只小虫都( )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 )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是件非常凑巧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苍蝇和蜘蛛会说话,它们被包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这一块琥珀的价值无法估量,你赞同吗?根据你琥珀的相关知识讲讲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义犬复仇
①当年,我在边防哨所服役。我们哨所有个年轻小伙子,是一位很优秀的军犬引导员。他引导的是一条牧羊种的大狼狗。这条狗年轻健壮,训练有素,对他依恋极了。他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这条狗身上。
②一天,在我们哨所所管的边境上,有一股匪徒越境了。当我们赶到战斗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这么一幅图景:越境者被打死三个;一个战士被打死,牺牲的正是那位青年人——军犬引导员斯达罗斯青。这个年轻人死得壮烈。他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同敌人展开了肉搏,不幸在肉搏中被敌人用手枪打死了。他身旁躺着一条受了重伤的狗。它保卫过自己的引导员,受了两处枪伤。
③大家对斯达罗斯青的牺牲都深感悲痛。我们也很记挂那条名叫“文尔内”(忠诚的意思)的狗。文尔内很快就养好了伤,于是,我们把它分配给另外一名战士去引导,但是,这个决定就是贯彻不下去。文尔内不服从新引导员的引导,它老是走到它先前的引导员被打死的地方,哀鸣不止。对了!我差一点忘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在斯达罗斯青的遗体旁边,我们发现了两根人的手指头。说不定,这是枪杀斯达罗斯青的匪徒的手指头,是狗咬下来的。
④文尔内有一处枪伤是在头部,子弹损伤了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它很快就变聋了。我个人收养了它。它住在我家里,对我家里人都很亲近。没多久,文尔内完全变聋了。正是由于听觉的丧失,它其他的感觉变敏锐了。它能由人们嘴唇的牵动明白人们的意思;你也可以耳语般地对它下命令,它马上就会去执行。
⑤我军攻克柏林后,我随同一位将军飞往柏林。有一个狗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三个人在半个小时内枪杀了四百只狗。“有一个人射杀得特别起劲,是个无指头的人。”几个月过去了,我的家属也由国内迁来,聋狗文尔内也随家迁来了。
⑥有一天,我带文尔内由卫戍司令部回到住所去。这一天它的表现却异乎寻常:走起路来很不安分,一会儿离开我朝前直跑,一会儿又落在我后面,时而耍脾气。弄得我也生气了,就吆喝了它一声,而我马上就发现了,文尔内像发寒噤一般全身颤抖,一会儿紧张地嗅嗅空气,一会儿又嗅着人行道的路面。莫非它生病了?
⑦“文尔内,你上哪儿去?回来!回来!”我喊叫道。但是,它头也不回地朝前跑……文尔内消失不见了,我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
⑧两个小时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文尔内在大街上咬死了一个中年男人。文尔内几乎咬穿了他的喉管,死者的右手缺了两只指头。文尔内竟能由柏油路面上的足迹嗅出了敌人的气味。这个人的气息在它的头脑里保存了八年之久!八年来它一直对他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并且等到了复仇的一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异乎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骨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段用“ ”画出具体表现斯达罗斯青死得壮烈的句子。
【3】短文记叙了斯达罗斯青_______________和文尔内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文尔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很感人,尤其是义犬文尔内,为了替主人报仇,八年来从未忘记过敌人的气味。请对文中画“ ”的句子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的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用“ ”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填一填。
①短文中的“你”指________________。
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中的“绽开”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
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中的“密匝匝”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
【3】用“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碗形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______,冬天戴圆筒形的 ,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孩子们想出了哪些样式的帽子?用横线画出。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孩子们造出的帽子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阳 光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短文共有____段话。(1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高---( ) 长---( )
(3)因为有了阳光,禾苗_____,小树_____,小河就像_______。(3分)
(4)阳光捉得住吗?为什么?(2分)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远的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①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②将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③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环境描写 D.动作描写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将军神态、动作的描写,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句①是神态描写,表现将军为军需处长的失职而造成有人冻死的愤怒。
B.句②是一个比喻句,表现将军爱护战士的品质。
C.句③表现了将军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而感动。
D.句④将军站在雪地里太久了,很冷,所以“深深吸了一口气”。
【3】下列对短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讲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红军的一位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B.文章主要是以神态描写的方式刻画将军这个人物形象。
C.短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D.短文运用衬托手法十分到位,将军的粗暴急躁反衬了军需处长的镇定自若,而将军把马让给重伤员骑则又正面衬托了军需处长的自我牺牲精神。
【4】将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画上“﹏﹏”。在这样的天气中,身为军需处长的老战士没有为自己发一件棉衣,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老战士____________的伟大精神。
【5】说说你对文章题目“永远的丰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加点词语造句: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克莱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成千上万的观众不约而同地注视着队伍中的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陈述句:二福的绝招难道不是练出来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快乐的日子连续了很久。(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1)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
(2)在靶位后面观战的记者们也开始向斯卡纳克尔的靶位那边涌去,仿佛这位名将已经胜券在握。
19、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鱼儿在游。(扩写句子)
2、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缩写句子)
21、快乐习作。
题目:那次玩得真高兴
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