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5年高考模拟(9)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教材回顾。

1.“宋人有______者。田中有______。兔走____________而死。”这句话出自我国的古代寓言故事______。这个故事中的农夫被宋国人笑,是因为他“______,冀复得兔”。

2.春天的傍晚,我漫步龙川河畔,看到了晚霞中秀丽的江山,闻到了春风送来的花草芳香,我不禁想起______代诗人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自从跟爱学习的小东在一起学习进步了,而小强自从跟爱打游戏的小陈一起玩后,也迷上了游戏。这真是“______,近墨者黑。”

4.我们见到美善的品行就要倾心追随,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正如《周易》一书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jūn yún( ),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kònɡ xì( )

(2)老麻雀竭尽全力用自己的shēn qū( )yǎn hù( )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yòu ér(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

(2)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

(3)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

4、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luó bo

fā chóu

guǒ jiàng

fēng zhe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áo gù

niào bù

lòu diào

yíng yǎng pǐ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九曲:___________ 簸:_______

【2】写出了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的两句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下列诗句中,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D.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阅读提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解释词语。 

1)不值: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赏析。

诗中春*红杏都被__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8、古诗阅读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享一首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夸父追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下来。

①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

②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

③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    )

2短文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3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神话表达了古代劳动人们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站在最前沿

滂沱大雨日夜不停,越来越大的洪水(淹没 埋没)了庄稼。雷锋瞅着这没完没了的雨水,非常着急。

八月三日,运输连预备参加抗洪抢险。当时雷锋正在生病,连长分配他在家执勤,好让他休息一下。

命令刚传达完,雷锋跑到连部找连长,急呼呼地说:“连长,您咋能在这时候把我留在家里?”连长给他解释半天,他仍是不同意,(请求 恳求)说:“洪水正(威胁 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我能眼睁睁地瞅着吗?我请求跟队伍一块走。”经过再三研究,连里同意他一道参加抗洪。

来到上寺水库,成千上万人组成一支抗洪大军,与洪水展开了(激烈 猛烈)的战斗。暴雨仍然下个不停,水库的水不断上涨,眼瞅着便要漫过大堤,情况万分紧急。防汛指挥部决定开掘洪道,并且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部队。

雷锋虽然身体不好,但在这紧急情况下,他完全忘了自己的病痛,和战友们一起顶着暴风雨,踩着没膝深的烂泥,猛力地挖着。他手里的铁xiān qiān)挥舞着,由于用力过猛,他的铁锨头掉进泥里了。他干脆用手挖,挖一块甩一块,一口气干了

很长时间,手指火辣辣地疼,但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糟糕!手指流血了。身旁的同志chuī cuī)他上药,他说:“没关系,小意思。”接着用手挖起来。

连长来到雷锋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小雷,快到广播室,把咱连的好人好事宣传宣传。”

雷锋飞快地跑进广播室,喇叭里立刻传出他的声音:“同志们,听我言,英雄好汉出在运输连……”他的声音在狂风暴雨中回荡,激励着奋战中的抗洪大军。

猛兽般的洪水终于在英雄的人民面前驯服了。雷锋在这场战斗中表现的那种不避艰险、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1】用“/”把文中用得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划去。

【2】雷锋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抗洪抢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洪抢险过程中,雷锋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反映了雷锋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年的3月5日,你所在的学校一定也开展了“学雷锋日”活动,说说你在这天做了哪些好事,促使你做这些好事的动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节选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 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 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此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

2划线的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请你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备见到了诸葛亮后,诸葛亮分析了_______的形势,提出了_______、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学完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____ (请填上相关的成语)的人。另外,有关“三国”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寒号鸟(节选)

山脚下有一(   )石崖,崖上有一(   )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已的窝。石崖前面有一(   )河,河边有一(   )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鹄。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睛,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1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括号里。

A.道 B.棵 C.条 D.堵

2寒号鸟住在____________

3文中“______________”一词说明雪下得很大。

4用“___ ”画出表现天气寒冷的句子。这里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寒号鸟后来怎样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读了这两句话,我觉得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园子。(填恰当的四字词语)

【2】下列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喜欢吃黄瓜,觉得结不结瓜都不重要

B.“我”在园子中感觉十分自由,所以觉得黄瓜也是自由的。“我”将自由的感受寄托在了黄瓜上,这是一种寄情于物的写法

C.爷爷种菜是为了打发时光,是为了获取一份闲适的心情

D.“我”当时还小,不懂得爷爷种菜的辛苦,也没尝到收获的喜悦

14、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太空“流浪者”

太空并不像我们所以为的那样空无一物。在广袤的近地空间中,潜伏着很多大小不一的太空“流浪者”——太空垃圾,它们就像一颗颗流动的炸弹,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构成威胁。

客从何处来

太空拉圾也被称为轨道碎片,是指围绕地球轨道运行的无用人造物体。绝大多数太空拉圾分布在地球周围2000千米的范国内,其中距地面750千米——800千米的高度上最为集中。它们有的是“退休”的人造卫星或报废的火箭残骸,在失去效用以后,仍在太空中飞行,例如目前地球轨道上最大的太空垃圾一一欧洲航天局2002年发射的地球观测卫星Envisat,它有一辆双层巴士车那么大,重达8吨,在2012年失效成为太空垃圾。有的是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制造的垃圾:1965年,一只手套被美国宇航员爱德华丢弃在太空,这只手套以每小时约2.8万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了20多年,最终坠入大气层烧毁;2007年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安德森在太空行走期间,将一个635千克重的有毒氨水罐抛入太空,16个月后,这个电冰箱大小的太空垃圾坠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茫茫大海,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事故。还有一类太空垃圾是航天器碰撞或者爆炸后产生的碎片。例如苏联就曾进行过多次卫星拦截、爆炸试验,制造了大量大小不等的碎块圾。这类太空垃圾数量众多且体积小不易观察,给人们的航天活动造成许多危害。

消灭太空垃圾前路漫漫

既然大空垃圾如此可怕,那有没有办法消灭它们呢?遗憾的是,按照现有的技术,要完全清除太空垃圾还是比较因难,且成本昂贵。因此,目前应对太空垃圾还是以“躲”为主,或者等待它们自己进入大气层烧毁。

科学家们从消灭一些较大的太空垃圾着手,也提出了一些清理办法:日本科学家们提出,可以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个激光系统,利用激光将太空垃圾推入大气层中烧毁;瑞士科学家们打算在卫星上安装超快仿生手臂,捕捉并回收太空垃圾;美国科学家们提出了“二维宇宙飞船”的构想,使用特殊的二维薄膜材料将太空垃圾“五花大绑”并“捉拿归案”;中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展开了实践,于2016年6月发射了一台“遨龙一号”飞行器,让其主动清理轨道上的碎片,并将收集的太空垃圾带到大气层烧毁……

(选自《课堂内外》,有改动)

【1】太空“流浪者”指的是(        

A.流动炸弹

B.太空垃圾

C.仿生手臂

D.薄膜材料

【2】目前地球轨道上最大的太空垃圾是(        

A.有毒氨水罐

B.航天器碎片

C.地球观测卫星Envisat

D.“遨龙一号”飞行器

【3】下列哪一项不是来源于太空垃圾(        

A.“退休”的人造卫星或火箭残骸

B.特殊的二维薄膜材料或仿生手臂

C.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制造的垃圾

D.航天器碰撞或爆炸后产生的碎片

【4】最后一段话“打算”“构想”等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        

A.说明还没有实现,让表达更准确。

B.用上这些词语让语言表达有变化。

C.突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设想。

D.衬托了中国在航天领域成就卓越。

【5】在介绍太空垃圾的来历时作者列举了不少例子,这样写好不好?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不仅有大标题,也有小标题。你觉得好不好?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___________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

(3)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例:妈妈急直跺脚。

(1)他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他们把那棵可怜的榛子树砍倒了。

改为被字句。

 

 

橡树抓住土地。

扩写句子。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话,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1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