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一拼,写一写,再读一读。
j | ün | ____ | h | un | ____ | b | en | ____ | m | in | ____ |
q | ____ | ch | ____ | f | ____ | j | ____ | ||||
x | ____ | l | ____ | sh | ____ | x | ____ |
2、比一比,再组词。
值______ 令______ 日______ 这______ 万______
植______ 今______ 目______ 送______ 方______
3、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
(3)文章按_____顺序,描绘了:_____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辽阔。
(4)草原的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①“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碧空( )( ) 恋恋( )( ) ( )( )力尽
引人( )( ) ( )( )隔绝 ( )( )图强
5、根据拼音写汉字。
tóng jìng dǎ mó yáo wàng tán miàn
( ) ( ) ( ) ( )
qīnɡ luó bái yín pán hú guāng qiū yuè
( ) ( ) (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1】对《十五夜望月》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
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C.第二句中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很悠远,耐人寻思。
D.诗的结尾作者采用了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切。
【2】品读《十五夜望月》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话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点题之笔,意境显得悠远,耐人寻思。
C.“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句明点望月,而且推已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D.“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7、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图。右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_________。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
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
D.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4】笛声悠扬悦耳,笛子也分为好多种,你认识下面的笛子吗?选一选,填一填。
A.长笛 B.风笛 C.竖笛 D.陶笛
( ) ( ) ( ) ( )
8、课外阅读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1】“君自故乡来”一句中“ 自”解释为______。
【2】翻译句子“寒梅著花未”。
_________
【3】本诗是一首抒写___之情的诗, 从诗歌的前两句中“__”一词可以看出来。
【4】请你再写出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
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神奇电话知多少
①电话是人们离不开的一个帮手,它可以帮我们互传信息、联络感情、加深友谊。我们熟悉的电话就是四方形塑料盒子式的电话机和随身携带的手机。可是,你知道吗?除了这些最常见、最普通的电话,还有许多其他新奇的电话呢!
②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耳环电话。它体积小,重量轻,带一个小型高效能电台,是记者们的宠物。
③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可以改变人声调的电话。这种电话装有变声调节钮,拨向左边可使声音低沉,拨向右边则使声音清脆。
④还有一种声控电话。它不需要拨号,直接呼叫对方的名字即可通话。原来电话内装了声音识别装置,事先把联系人的名字及电话号码存储起来,要打电话时,叫出一个人的名字,电话就能自动识别出来,并为你拨通。
⑤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可视电话。这种电话可以通过蜂窝电话系统传送语音和图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同时它也是语音识别电话,使用时不必手动拨号。
⑥人们不仅在陆地上需要通话,有时在水中也需要通话。于是,加拿大研制出一种水肺电话,非常适合潜水员使用。除在水中能相互通话外,这种电话也可以用于水下与岸上的通话。
⑦科学技术真是神奇,能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人类文明就是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1.读了短文,我知道了新型电话真是太神奇了。这些新型电话是 、 、 、 、 。
2.短文的结构是 结构,用“∥”把短文分成三部分。
3.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新型电话?写出你的设想。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①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②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③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④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都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在了我身上。
⑤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 坚硬——( )
【4】怎么能抵挡严寒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趵(bào)突泉
老舍
①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②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便看见一( )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③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zhòu)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 )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zǎo)上飘荡着,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④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 )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 )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
⑤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1】选词填空:选择下面的量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朵 串 片 溪
【2】补充路线:理清作者游趵突泉的顺序,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西门→桥上→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感悟: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
A.没有了趵突泉,济南的美丽就只剩下一半了。
B.趵突泉景色优美,在济南名胜中占重要地位。
(2)“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作者“再不敢正眼去看”的原因是____
A.作者对永不衰(shuāi)竭的自然力量产生了敬佩之情。
B.作者面对伟大的自然,心中感到害怕、恐惧。
【4】发现特点: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我发现到了大泉冒出的水____、____、____的特点;读第④自然段,我发现了小泉____、____的特点。
【5】想象写话:小泉冒出的水泡还会有哪些形态?展开想象,仿照第④自然段写一句话。
小泉有的____
【6】对比阅读:读完短文,试着回想《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
(1)按照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____→____→____→____→出洞
(2)这两篇文章都是按照____的顺序写的,都表达了____的情感。
12、课外阅读。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____你是谁____为什么哭____ “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 qǐ )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 chǔn )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给第1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例如:冷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后悔(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
【4】后来,流浪汉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时光老人为什么说“我做了一件蠢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想对时光老人说什么?或者你想对懒汉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读书吧:阅读分享,一起来参加吧。
(1)读目录示意图,我知道这本书是《_______》,作者是安徒生。读目录,可以快速找到最感兴趣的内容。小华想要读《拇指姑娘》这个故事,要翻到______页。
(2)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__》这个故事,因为 _______。
(3)下面是小华写的读后感中的一句话,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童话世界真奇妙,拇指姑娘穿着花瓣裙子,露珠项链。
14、课外阅读
___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 58 次列车。
我躺在铺上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 )“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一个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 )。
夜深人静,拿起那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个苹果,结果中了毒……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小心点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的女儿,一样留着长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她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和___。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是因为( )
A.作者并不喜欢吃苹果。
B.苹果没洗,不干净。
C.作者觉得吃陌生人的苹果不好意思。
D.作者想到童话故事,怕中毒。
【3】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5、将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和“被”字句:(4分)
(1) 大家团团围住小牛。
把: 。
被: 。
(2) 狂风吹散了天上的乌云。
把: 。
被: 。
16、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蜜蜂在花园里采蜜。(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防车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3)妇女节 儿童节 元旦 教师节 (按时间先后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彩笔 的 准备 你 吗 好了 (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把大家写的心里话补充完整,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1)我想画_________送给_________□
(2)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最期待__________________了□
(4)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呀□
19、例: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马路两旁都是楼房,____________。
20、句式转换。
1 马跑得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改成陈述句)
2 春风高高地托起它那双翅膀。(改成带有“把”的句子))
3 它一使劲,伤口怎能不裂开呢?(改成陈述句式)
4、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改成反问句)
21、习作芳草地。
你想拥有什么样的本领,或是什么超凡的能力?请以《假如我会______》为题编写一个神奇、有趣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