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gān jìng xiǎo xīn mǔ qīn fān kāi
( ) ( ) ( ) ( )
xiāng zi bǎi fàng bǔ hǎo fáng zhǐ
( ) ( ) ( ) ( )
2、根据意思从《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_______
(2)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_______
3、比一比,组词语。
壮(_______) 啧(_______) 场(_______) 抬(_______) 醋(_______)
状(_______) 绩(_______) 肠(_______) 指(_______) 蜡(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具体而微:_______________
②获益匪浅: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近义词。
强烈——(______) 解释——(______) 撞击——(______)
突然——(______) 情景——(______) 骄阳似火——(_______)
6、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7、《古诗三首》
(1)补充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苏轼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______________,同时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3)写出诗句的大意: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快乐阅读。
谁的耳朵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尖?
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圆?
谁的耳朵遮(zhē)着脸?谁的耳朵听得远?
驴子的耳朵长,猫的耳朵尖,
马的耳朵短,猴的耳朵圆,
象(xiàng)的耳朵遮着脸,狗的耳朵听得远。
【1】填出它们的反义词。
________——短 近——________
【2】根据短文填空。
______的耳朵遮着脸,______的耳朵听得远。
10、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蜗牛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可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颁发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它把奖杯时刻背在身上,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可是,奖杯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奖杯被别人偷去。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连理都不理,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再也没有人劝它了。
……
【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不受拘(jū)束;不受限制。(______)
(2)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______)
【2】蜗牛为什么时刻不离开奖杯?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这样想?请试着在横线上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腊八粥
冰心
①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和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上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会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③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们吃,也是种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去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我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④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那天正巧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在每年的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齐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里,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⑤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几个第三代的孩子,围在桌子旁边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⑥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表,就是腊八!”
⑦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本文记述了三次煮腊八粥的情形,请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说说腊八粥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
【3】从前三段中可以看出,“我”的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女子。
【4】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
【5】结尾一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的故事,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多次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慈祥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起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下令返航去寻找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找。又有人说:“为了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于是,孩子和船长涕泪交流,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而当初规劝船长的人,却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希望——(________) 果断——(________) 风大浪急——(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海洋 (________)的眼神 (________)地游泳 (________)地拥抱
【3】抄写黑人小孩落水后心理活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时,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帮助理解。你认为下面哪个问题更能帮助理解船长的品质?先选出来,然后联系上下文回答。
A.船长最后救起小孩了吗?
B.“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那样的人”是指怎样的人?
C.“船长犹豫了一下”,他犹豫什么?
选择问题(__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没有题目,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最恰当?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一个黑人孩子 B.坚持的运气 C.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选择题目(________)(填序号),选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6】请联系全文内容和自己的体会,说说对文章最后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 、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文中把田野比成了_____________。
【2】在 上填写正确的描写颜色的词语。
【3】你读了这段描写后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多天后,老母鸡从门上的破洞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给选文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小小的声音”是________发出的。
【3】“吱吱呀呀”是个__________词,用在这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段内容,填空。
老屋为了_____________,多站了二十一天。
【5】读了文段,你觉得老屋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①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洪水把老百姓害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会忘记。(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好的天气,我们去春游。(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没几口,黄河里的水被他喝光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坐到地上,就像一座大山。(注意带点的词语,仿写比喻句)
天上彩色的云朵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提示:图中有谁?他们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说什么?怎么做?发挥你想象编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