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yīn fú qīng tíng lián peng chèn shān ōu zhōu
( ) ( ) ( ) ( ) ( )
pán chan bēi cǎn shú xī dīng zhǔ xiàn mù
( ) ( ) ( ) ( ) ( )
2、读读填填
在叶子上填合适的词,获胜者把花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
3、解释诗句中加点的字和词。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川:___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__ 供: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导( ) 准( ) 闯( )
异() 堆() 闭( )
5、多音字组词。
乐yuè_______ lè_______ 只zhī_______ zhǐ_______
少shǎo________ shào_______ 长zhǎnɡ_____ chánɡ_____
着zhe _______ zháo______ 行xínɡ________ hánɡ_______
6、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④。
注释:①残阳:将要落山的太阳。②瑟瑟:碧绿色。③怜:爱。④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弯如弓。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是从________这个词判断出来的。
【2】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8、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暖暖的阳光下
布谷鸟在声声地叫着欢笑
白杨的倩手也在随风摇晃
稚气的歌声
在流水中徜徉
欢乐的岁月就这样流淌
青青的白桦林里
有着虫儿的呢喃
白白的蒲公英散发着美丽的花帽
欢聚的伙伴
在风中奔跑
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
潺潺的小溪边
有着鱼儿的嬉闹
油油的水草摆动着柔媚的线条
高声的尖叫
划破天空的烦恼
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
【1】诗歌中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动物有________。
【2】将诗歌中描述的场景和“我们”所做的事情连一连。
暖暖的阳光下 我们尖叫
青青的白桦林里 我们歌唱
潺潺的小溪边 我们奔跑
【3】“欢乐的岁月就这样流淌”“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这两句诗表现了________,“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这一句表达了________。
a..对童年生活的无线怀念。
b.对童年生活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c.童年生活的快乐,令人向往。
9、课外阅读。
伯牙学琴
①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理解不深,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弹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②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傅。”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③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乐曲。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④没过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气(_________)成 (_________)然大悟
满(_________)激情 浮想联(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降低——(_________) 虚假——(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高山流水》这首曲子的谱写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连先生带伯牙到东海蓬莱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少年毛泽东是个学习异常勤奋刻苦的孩子。8岁时他就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
当时流行一种教学生练字的方法叫“填红蒙字”,就是先生写出字样来,蒙上纸,再让学生用毛笔在上面写。但毛泽东不愿简单地照着填,他要自己放手写,一遍写不好,就多写几遍。有的字,他要练写几百遍。除了手写,他还用心写,走路、吃饭,甚至梦里还想着练写的字的结构、笔画特点,所以,他写的字比一般同学照着填的字还要好。
在读书过程中,少年毛泽东还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他读的书中,许多地方打着问号,或写上批语,重要的问题,他都记了下来。他阅读了大量的旧小说,尤其喜欢那些反抗统治阶级欺凌压迫的故事。但是读着读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唯独没有种田的农民。这是为什么?后来他终于发现,旧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一些剥削者、压迫者,他们占有土地,高高在上;而农民终年劳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条件读书写字,更谈不上著书立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少年毛泽东愈加发奋读书了,同时他小小的心中燃起了反抗黑暗、改造社会的熊熊火焰。
【1】什么是“填红蒙字”?请在文中找出来,在句子下面画“ ”线。
【2】最后一段说到少年毛泽东读书的时候,不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而且还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这体现了少年毛泽东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3】短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了少年毛泽东?用学到的方法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少年毛泽东发奋读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红楼梦》片段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千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这段文字写了贾雨村做的哪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贾雨村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能和题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意思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寻了他一个不是”的意思是: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
炎帝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精卫.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见道无边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长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终于在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时候,她悄悄的离开了部落。最终她找到了大海,她为大海的伟大而陶醉,正当她奔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同样卷着巨浪奔向精卫。最后,大海把精卫带走了,带着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精卫死前那一刻才醒悟过来。精卫的灵魂因为愤怒而化做一只青鸟,精卫为了报复大海,决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日以继夜地含着西山的石头去填海。
【1】请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这是一篇( 神话 童话 )故事。
【3】精卫是怎么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卫死后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小青蛙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小青蛙,心里不由得暗想:要是能捉一只玩玩儿,那该多有意思啊!
第二天,我在田沟里发现了一只小青蛙,于是悄悄蹲下身子,蹑手蹑脚地挪动脚步,猛地朝前一扑,伸手捉,就抓住了小青蛙的后脚。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儿,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
回到家里,我用一根细绳拴住青蛙的后腿,把它放在装满清水的木盆里。青蛙一下水,就快乐地游起来,看上去真像个“游泳健将”。
我正玩儿得高兴,舅舅回来了。他看我捉了青蛙,就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能手,快放了它吧!”我低头不语。舅舅又说“你想想看,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损失多大呀!”
没等舅舅说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点字“甭”的意思不可能是以下哪一项? ( )
A. 不用 B. 别 C. 用力
【2】写出短文中的三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个句子的意思和“要是能捉一只玩玩儿,那该多有意思!”一样?( )
A. 要是能捉一只玩玩儿,那就没意思了。
B. 要是能捉一只玩玩儿,那怎么会没意思呢?
C. 要是能捉一只玩玩儿,难道会有意思吗?
【4】请写出短文中描写小青蛙外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故事的内容,展开想象,把结尾舅舅说的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贺龙钓鱼
伍之伦
①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红。
②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③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④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禁,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⑤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⑥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 。
⑦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⑧“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选自西师大版教材,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第③自然段“ ”部分贺龙说的话,最恰当的语气是( )
A.喜悦 坚定
B.果断 着急
C.果断 坚定
D.担忧 紧张
【3】对第④自然段中“老伙计……”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示贺龙说话时欲言又止,体会到他对大红马的不忍。
B.表示贺龙说话时犹豫不决,体会到他和大红马之间默契。
C.表示贺龙说话时断断续续,体会到他还没想好怎样和大红马交流。
D.表示贺龙说话故意延长声音,体会到他担心大红马听不懂他的话。
【4】按要求填空。
(1)第⑤自然段主要描写贺龙钓鱼时的动作、神态等,此时贺龙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
(2)从第⑦自然段对任政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和平时的阅读积累,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______;这简陋的鱼竿,如同_________,________。
【6】历史上有无数像贺龙一样具有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结合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推荐一位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将下面的转述句改成直述句。
①那个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渔夫问桑娜,他不在家,桑娜在家里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爸爸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跟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许多古代人民的生活用品。
(2)我们来到了千山。我们好不容易走过了一线天。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例: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___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
(2)例: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张明________地写字。
(3)例:我多想去天山看洁白的雪莲。
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9分)
(1)邓小平 我 爷爷 表演 做了 为 电子计算机
(2)有趣的 书架 摆着 上 许多 书
(3)活动 真 课间 丰富多彩 啊
20、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今天,动物王国举行选美大赛。狐狸阿姨、梅花鹿姐姐、白兔妹妹等好多动物界的美女都来了。
要求:(1)请你根据上面的故事开头,展开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2)把故事的名字写在作文纸中间,并把上面这段话工整地抄下来;(3)句子通顺,内容完整;(4)字数在250字左右,如果能写到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