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填。
勤劳的( ) 懒惰的( ) 年老的( )
美丽的( ) 高兴的( ) 悠闲的(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势不________ 心____肉____ ________不安
自作________ 不假________ ________澎湃
(1)小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窗,见老师来了,立即____起来。
(2)这次篮球联赛,红队在最后关头转败为胜,____。
3、把下面名句、古诗、对子补充完整。
1.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马秋风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词语搭配。
一条 小树 绚丽多彩的 森林
一棵 小路 葱郁的 鲜花
一块 马 细长的 小鸟
一匹 米糕 毛茸茸的 触须
5、按课文原文或“积少成多”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2)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谦《石灰吟》)
(3) 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4)能让梨,小孔融。________ ,记心中。(《新三字经》)
(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_____________(于佑任《望大陆》)
(6)________________,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样》)
6、精读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生当作人杰,至今思项羽,
出塞 夏日绝句
[唐]王昌龄 [宋]李清照
, 。 ,死亦为鬼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肯过江东。
【1】把上面诗句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塞》一诗中,“飞将”指的是________,“胡马”是指_________。《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表明诗人志向的句子是___。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舞春
燕儿驮着春,在柳梢上舞;
剪着风,剪着雨,轻轻盈盈。
蝶儿驮着春,在花丛中舞;
吃着香,吃着蜜,轻轻盈盈。
筝儿驮着春,在天空中舞;
戏着霞,吻着云,轻轻盈盈。
燕舞,蝶舞,筝舞,
舞出一个明媚的春!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燕儿在________上舞,蝶儿在________中舞,筝儿在________中舞。
【2】除了燕儿、蝶儿和筝儿,还会有谁也在舞春呢?试着写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燕儿“剪着风,剪着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赞美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全古诗,并完成练习。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人过________时的欢乐景象。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具体的意象描绘了新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男孩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_______。
10、课内阅读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均匀——( ) 拂过——( ) 引人注意——( )
【2】给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意思。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 ) (2)不留一点儿空隙。( )
(3)一阵风拂过。( )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
【3】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颜色( );二是铺得( );三是(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必然 果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 果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jiǎ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划去括号中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词语。
【2】选文从鹅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鹅的高傲。
【3】用“ ”线划出表现鹅“也能看门守户”的句子。
【4】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的方法,第①自然段将鹅的_______与狗的______做对比,表现鹅的叫声__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用鸭的_______、______来显示鹅的_______、______的大家风范。
12、文本阅读
那只上了老狐狸当掉了肉片的老乌鸦,十分沉痛地向小乌鸦讲了自己当年上当受骗的经过,要小乌鸦永远记住乌鸦家庭的这个奇耻大辱,提防奉承话里可能隐藏着的阴谋诡计,小乌鸦连连点头说“是。”
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片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保准不会上当。”
巧得很,这时,一只小狐狸走过来,看见了小乌鸦,随即嬉皮笑脸地走到树跟前,甜言蜜语,又耍起老狐狸那套哄老乌鸦的把戏。但是,小乌鸦牢记先辈的教训,不去理会他。
小狐狸有些懊丧,他转了转眼珠子,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上再也没有你们家族更坏的东西了,你们是灾祸的传播者,谁碰上你们,谁就要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声音,谁就要遭殃……”
听到小狐狸这样放肆地诽谤咒骂乌鸦家族,小乌鸦顿时火冒三丈,“呱”地一开口,正想呵斥小狐狸;“闭上你的臭嘴!你们狐狸家族才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家伙哩!”可是,就在这一刹那间,肉片一下子从口中滑落到地上了。小狐狸像老狐狸一样,立刻把地上的肉片一口吞下去。
接着小狐狸转过身,对着树上无限懊悔的小乌鸦,抹了抹嘴巴,挤了挤眼睛,洋洋得意地说:“谢谢你,朋友,你的警惕性是够高了,可是这一回,你又该吸取一个什么教训呢?”
【1】阅读短文,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去提问的。
我提的问题:_________
我提问题的角度:_________
【2】写出描写小狐狸神态的两个词语:______ ______
【3】文中有两个自然段写小狐狸骗小乌鸦,说说狐狸用的是什么方法?
第三自然段,写小狐狸骗乌鸦的方法是:________;
第四自然段,写小狐狸骗乌鸦的方法是:________。
【4】小狐狸又耍起老狐狸那套哄老乌鸦的把戏。”发挥你的想象,小狐狸是怎样哄老乌鸦的。
____________
【5】从这则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赀者每年仅餐饮浪赀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的粮食约五百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材料二】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的重要指示精神,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1】阅读材料一,你从中发现的问题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人认为,我国的粮食年年丰收,不需要节约粮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三份材料:假如你们学校要开展“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为推广“光盘行动”写几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搭船的鸟(节选)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 )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 )起来了,红色的长嘴( )着一条小鱼。它( )在船头,一口把小鱼( )了下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
【3】从“一下子”“没一会儿”等词中,我体会到了翠鸟捕鱼时____________。
15、例:柳条像长长的辫子。
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冷 热 快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写把字句。)
2.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4.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缩句)
18、想一想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写一写。
例: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陈述句。
你难道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天上挂着一弯新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面泛着波纹。(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看图写话。
题目:玩得真高兴
提示:仔细观察图片。小猴和小猪在干什么?小兔看到后是怎么想的?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是怎么帮助它解决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要求: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正确使用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