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 )红( )赤 一本( ) ( )发光
春( )秋( ) ( )高( )爽 ( )夺秒
(1)画横线的词语含有身体部位名称,再写一个这样的成语: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画波浪线的词语,再写一个“AABC”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
2、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______)山(______)海_____、_____ (______)出心(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高一(______)_____、_____ 千(_______)一发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出新字,再组词。
未( 味 )( 味道 ) ( 妹 )( 妹妹 )
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填空。
1.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而西湖则是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走在曲院风荷的石桥上,看着满池荷叶那么绿,荷花那么红,杨万里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耳畔;漫步十里苏堤,清风徐来,西湖水波荡漾,美不胜收,难怪苏轼要将它比作_________,他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们又跟随课本遍访了多处世界名胜:有__________的秦兵马俑,有______的埃及金字塔,还有音乐之都_________。其中,我最欣赏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除了语文课本,老师也给同学们推荐不少课外书。海伦·凯勒的自传_________ 深深打动了我们;此外,本学期学习的课文_________就出自女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呼兰河传》。
5、辨字组词。
6、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课内赏析
迢迢牵牛星,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擢: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 等,其中只有“_____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4】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8、阅读古诗和短文,完成练习。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不论平地与山尖(①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 ②尖刻 ③灵敏)
(2)无限风光尽被占(①占有 ②处于某种地位或属于某一种情形)
【2】作者写出了蜂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古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最近,“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下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指在外就餐将吃不完的食物用饭盒装好带走)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统计表
| 20岁及以下 | 21﹣30岁 | 31﹣40岁 | 41﹣50岁 | 51﹣60岁 | 60岁以上 |
打包比例 | 38.60% | 43.20% | 56.50% | 58.70% | 53.30% | 56.50% |
浪费情况 | 16.10% | 12.60% | 13.00% | 10.30% | 11.60% | 10.50% |
【材料二】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上面一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可以看出,全国上下都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节约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正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材料三】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阅读材料一,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_____,最需要接受节约教育的年龄段是 _____。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岁以上
(2)材料二中的“必剩客”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盘族”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兜着走”指 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你联想到了哪些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请写一句。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对袁隆平爷爷最好的纪念?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小女孩安静地、耐心地整天在家里躺着,而他的母亲每天到外面去挣点儿生活费。
……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姑娘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hē huo )的。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起了愉快的想象。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顺着它向上长。
它的(de dí)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xìng xīng)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chéng shèng)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我会划掉文中不正确的读音。
【3】我会写出近义词。
慢慢(__________) 兴奋(__________) 温暖(_________) 盛开(__________)
【4】我会填。
(__________)的眼光 (_________)的豌豆花 (_________)的阳光
【5】缩句: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
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豌豆苗的顽强精神?请用“ ”画出来。
11、阅读与理解。
太阳是什么颜色
太阳吻一下香蕉,香蕉就变成黄色;太阳吻一下苹果,苹果就变成红色;太阳吻一下小树,小树就变成绿色;太阳吻一下葡萄,葡萄就变成紫色……
那么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我想,太阳的颜色,一定是最丰富的,世上所有最美丽的色彩都源于太阳。
【1】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句话。
【2】太阳先后吻了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小树 B.苹果 C.香蕉 D.葡萄
【3】太阳还会吻谁?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请接着写一写。
太阳吻一下______,______就变成了______色。
【4】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吻一下苹果,苹果就变成红色”,说明苹果成熟(shú)了。______
(2)“太阳吻一下葡萄,葡萄就变成紫色……”中省略号改成句号更好。______
(3)那么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太阳的颜色是多彩的。______
12、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中“彩色的梦”指的是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用彩色铅笔画了什么。草坪_______
【4】找出文段中的拟人句。
13、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这两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用“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从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探秘燕子“家园”
①春日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燕子的身影。它们时而直冲云霄(xiāo),时而横飞、旋转,像杂技演员在空中即兴表演。每逢这时,我们总会想起一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小燕子不是“黑白配”吗?哪儿来的花衣呢?其实燕子是个大家族,不同种类的燕子不但外形、毛色各异,生活习性不尽相同,就连它们的“家”也各具特点。
②家燕一般在靠近屋顶或屋檐的墙面上筑巢,但会与屋顶保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距离,不会完全挨上屋顶。每逢筑巢时它们飞进飞出,衔来黄豆大小的泥团,一粒粒地从下往上垒(lěi)放。巢下面很小,往上逐渐变大,顶端留一个朝上的豁口作为出入口。整个巢像半个碗的形状。
③金腰燕在民间被称为“巧燕”,那是因为它们的巢设计十分精巧。和家燕相比同样是衔泥筑巢,但它们往往在屋顶和墙的夹角处安家,不仅侧面牢牢地粘在墙上,正上方也与屋顶粘合,而在最外侧贴着天花板留一个出入口,出入口还会往外延伸一段儿,整个巢像只横放的花瓶。
④雨燕是北京市的“市鸟”。它们在建设家园方面做法最为独特。雨燕的“家”选址与众不同。夏季人们经常能看到成群的雨燕在古建筑上空盘旋。这些古建筑缝隙形成的半封闭小空间,常会成为雨燕筑巢的首选。选定位置后,雨燕筑巢的方式也别出心裁。它们并不衔泥筑巢,而是钻到这些缝隙里,用羽毛、草棍儿等堆出一个浅碟(dié)状的巢。
⑤国内广泛分布的崖沙燕在筑巢方面很不讲究。它们往往在陡直的河岸或者土坡上直接挖洞,密密麻麻的燕子洞如同一排排窑(yáo)洞。它们在洞的尽头用羽毛和干草简单地堆一堆,这样一个“家”就算完工了。
⑥但不管哪种燕子,筑巢时都会选择安全、安静的环境,因为在这里要繁育小宝宝,开启美好的生活。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把燕子比作杂技演员,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的( )
A.飞行技巧高超
B.飞得特别高
C.外形十分漂亮
【2】第②自然段中,作者用家燕衔来的小泥团和黄豆作比较具体地写出了( )
A.泥团很结实
B.泥团的大小
C.泥团的颜色
【3】照样子填写表格。
燕子的种类 | 筑巢位置 | 巢的形状 |
家燕 | 靠近屋顶或屋檐的墙面 | _____ |
金腰燕 | _____ | 像横放的花瓶 |
雨燕 | 建筑的缝隙 | _____ |
崖沙燕 | _____ | 如同一排排窑洞 |
【4】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
(1)金腰燕的巢设计十分精巧;崖沙燕在筑巢方面最为讲究。(______)
(2)雨燕在建设家园方面做法独特只是因为它们的“家”选址与众不同。(______)
(3)不同种类的燕子,筑巢时都会选择安全、安静的环境。(______)
【5】学校将通过墙报向同学们介绍各种鸟类。请你围绕短文内容及以下两则资料,在下面的横线上为燕子写几句简单的介绍吧。
资料一:燕子是益鸟。它们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一只燕子几个月就能吃掉成千上万只害虫。
资料二:燕子低飞表示可能会下雨,因为空气湿度加大,飞虫飞不高,所以燕子在低空捕食。看来,燕子还是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__________________
15、给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1)你怎么可以不听妈妈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体会作者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春天,花园里开满了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读了《凿壁偷光》的故事,我立志好好读书的好孩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
(2)请用一个比喻句来描写校园里的树。_______
(3)“领斗羊”“老黄牛”分别特指一类人,请选择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写出这类人的特点。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啄木鸟除掉了树上的害虫。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难道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吗?(换种说法,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答应小兰去看画展。你不要迟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跑得快。
(1)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仿写句子。
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
仿写:雨点落在窗玻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仿写:腊月,天多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五官中“口”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一位母亲都和课文中的鸡母亲一样伟大。同学们,请写一写自己的母亲,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她的特点,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