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2025年高考模拟(5)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2、巧手做花灯。

(1)数量词小花灯。在花灯上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翅膀   (   )的夜空   (   )的眼睛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表示时间意思的词语。 

例:瞬间      

 

5、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fá ténɡ luó lí ba diào qiǎn dù juān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nánɡ yínɡ yù fánɡ jǐng jiè nù hǒu hé xié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完成练习。

妈妈做饭我提水,爸爸栽菜我捉虫。

好孩子,爱劳动,人人夸我好儿童。

把带有“ai”的音节找出来写在拼音格里。

8、阅读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2.绩麻:把麻搓成线。3.各当家:各人都担当一定的工作。4.童孙:小孩子。4.未解:不懂。5.供:从事,参加。6.傍:靠近.7.阴:树阴。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___。《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作者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_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咏怀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两个字词的意思。

杂兴:__________________ 昼: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卢沟桥

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千1189年到1192年间,后毁于洪水,1698年重建。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二百六十多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十一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联拱桥。桥宽七米多,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栏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五百多个。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栏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一带发起攻击,中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

现在,卢沟桥附近修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miǎn)怀历史,悼(dào)念先烈。

【1】短文第二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语意未尽

B.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C.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3】卢沟桥为什么叫连拱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七事变”发生在_______年。现在,每年的7月7日人们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以缅怀______悼念________

10、课文品鉴。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地跳,体会看见希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需,这电,怎样猛烈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滨滨:我们先进入“夏雨_______世界”的情境,作者先写看到的,用横线画出来:再写想到的,用波纹线画出来。

【2】小小:作者用“ + ”构段组成第一句话。朗读时,“带子似的闪电一瞥”要读(A.快     B.慢)“猛烈厉地扫荡”,要读(A.轻而短     B.重而长),才能感受到奇妙的想象。

【3】琪琪:我发现作者用__________修辞写“这雨,这风,这雷,这电”,和__________修辞写“猛烈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使得想象奇妙。

【4】美美:所以,作者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fèi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tàn chàn)动起来。

【1】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

【2】用“\”画去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 )       逐渐—( )

犹如—( )       颤动—( )

【4】选文第1自然段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

【5】用“——”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

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样子       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6】“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说明了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雀仙子”——邰丽华

在她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后来从事舞蹈事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

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  己的胸口告诉老师:我喜欢!”她努力地感受不同的震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

在婀娜的舞姿背后,对于邰丽华,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顽强的毅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舞蹈事业中,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基本的吃饭和睡觉时间,其他一切时间都是在舞蹈。找不准节拍再练,动作不对再改,一次又一次,爬起,摔倒,爬起……以至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青黑的伤疤。凭着执著的努力和天赋,邰丽华在15岁时,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了。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她是至今中国唯一登上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的斯卡拉大剧院两大世界项级艺术殿堂的舞蹈演员。她演绎的雀之灵被人盛赞为比泉水更清亮,比月光更纯净,并因此被称为孔雀仙子

重新燃起的生命之火让邰丽华重新认识存在的意义,她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他们一样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她爱上了舞蹈,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说过: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

她对世界充满了感恩,她觉得自己已经注定一生都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到位的动作时,是否会发出一声惊叹?是否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邰丽华却做到了。也许她并没有达到舞蹈的顶峰,因为学是无止境的;但她却已经战胜了任何人。

人生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没有办法去选择的。但是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邰丽华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她有着一颗坚强、火热的心,她用行动告诉人们:她和正常人一样!

1缩写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2凭着执著的努力和天赋,邰丽华在15岁时,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了。联系上文说说执著的努力表现在哪里?她的天赋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邰丽华的话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从哪一个角度看邰丽华的人生?(   

A. 残疾、寂寞 B. 坚强、执著 C. 平凡、庸俗

5请把自己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的感受告诉邰丽华。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壁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慢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第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起着_____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饱览:______________

流连期间: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14、阅读理解。

诚实的孩子

俄国作家屠洛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读的寓言故事很忧虑,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得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的回答说:“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的比你写的更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

可是,屠格涅夫却把他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一走,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刚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 他大声说 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你难道叫我做一个说谎的孩子吗 我才不呢 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妈妈 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顿时明白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露——__________ 佩服——___________ 教训——_____________

【2】在短文第十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用“——”画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并把它们改成陈述句。

【4】用“﹏﹏﹏”画出描写屠格涅夫妈妈神态的句子。分析妈妈神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学们把校园打扮的绚丽多彩。(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放学后的校园               公园的早晨             猎豹追击羚羊          太阳落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带引号的句子。

例:“没有,没有!”小蜘蛛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搭石给人们带来方便。搭石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浩瀚书海中,一定有那么一本书曾打动过你!它或给你启发,或让你深思……选一本你最爱读的书,写一篇读后感,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