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六安初二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社戏》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D.《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大雁归来》的作者是美国生态作家利奥波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排排巨浪接踵而来,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号滚滚而来。

B.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让到过这里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连连称赞!

D.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毫无节制,震耳欲聋,彻夜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故事编得天衣无缝,谁听了都会以为是真的。

B.这场元旦演出,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当你人生遭遇低谷,请静下心来读读此文,你会豁然开朗。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B.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C.海南自贸港不会取代香港金融贸易中心地位,而是相得益彰

D.今后十天,从西南地区东部一直到长江中下游等地,两轮新的强降雨接踵而至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 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 颔联运用移动的视角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 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2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

①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④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⑦《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导读。

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__________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才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_____________ ,这部著作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有这么一家公司,经营一种叫“替人读书”的业务,把几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10页左右的“精华”,提供给那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并获取高额报酬。这个公司一时间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一粒小小的营养胶囊,让人们心理上觉得获得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而《西游记》的摘要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如果抽去了这些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这种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了生命的联系,获得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的增强,找到了阅读的意义,生命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或许在这个节奏加快的世界里,选择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获得信息和知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取得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写书人和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⑤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比喻成玫瑰,将压缩的精品书籍比喻成胶囊,表达了作者对待“玫瑰”和“胶囊”的态度与主张。

B.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用事实从反面论证“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C.“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这句话的含义是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能获得知识:付出时间和精力仔细阅读经典原著,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面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2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胡知凡说,孩子阅读最要不得的就是“功利性阅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成长规律进行适当引导,让孩子快乐地阅读比什么都重要。”

B.新华社评论员王甘武说,无利不起早。正常人做事都有目的,读书也不例外。读书的吸引力在于对社会、对自己、对物质利益、对精神满足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处,所以好读书,读好书本不成为问题。

C.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滕婧表示,要多尊重孩子自身的喜好。让他对阅读对书本产生美好愉快的情感,接下来扩展阅读,才会有可能。

D.哲学家笛卡尔说,“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建议大学生阅读应多做“深呼吸”,才能真正提升个人涵养。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文文近来闷闷不乐,妈妈再三追问,才得知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小强欺负了。妈妈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并不知情。放学时,文文指着一个男孩告诉妈妈:“就是他!打我好几次了,还不让我告诉别人。”妈妈生气地说:“他这么矮,你都打不过吗?”文文诧异地问:“妈妈,上次我把一个小朋友的鼻血打出来的时候,你不是告诉我不能打架的吗?”

以上事件引发你的哪些感受、思考或评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温馨提示:

使用下面这个表格可能对你的构思有所帮助。你可以在需要的条目后打“√”(也可以自己补充),再根据这些选择考虑写法,这个表格不用于作文的评分依据。

写给谁看

写作目的

用于何处

文文【】

小强【】

文文妈妈【】

老师【】

家长【】

校园小霸王【】

校园受气包【】

好朋友【】

自己【】

部分群体【】

全体公众【】

……

表扬【】

批评【】

劝导【】

建议【】

倾诉【】

申辩【】

反省【】

传播观点【】

分享经验【】

举报投诉【】

……

报纸杂志【】

网站论坛【】

私人信件【】

校长信箱【】

校园广播【】

黑板报【】

主题班会【】

QQ空间【】

日记【】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