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一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对《西游记》《朝花夕拾》两部名著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者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次早行者把扇子还了罗刹,那罗刹接了扇子,之后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

B.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这是《西游记》中一段关于红孩儿的描述。

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分析了可以勉力仿效的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也并不难的陆绩怀橘,有些可疑的哭竹生笋,有性命之虞的卧冰求鲤,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朝花夕拾》中作者是这样认识隐鼠的:有一回我听到一间空屋里传来了“老鼠数钱”的声音,于是就推门进去,结果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到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于是我取来隐鼠,让它躺在我的怀里,过了大半天隐鼠竟然醒过来了,渐渐的复原了,但是隐鼠居然不逃走。于是从此以后,隐鼠就成了我的玩伴。

2、根据语境,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定剂,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一件件事情中。

B.雷锋的钉子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4、你所在的小组举行造句比赛,作为评委,你觉哪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A.一个花技招展的小姑娘出现在草地上,似地毯上绣着的一朵盛开的花。

B.面对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反击措施。

C.这些鱼儿把贮蓄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力气全拿出来了,尽情跳跃。

D.在欢送仪式上,校长希望我们莅临兄弟学校时,要在比赛中虚心向人家学习。

5、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 所以 但是

B不仅 而且 但是

C尽管 但是 所以

D由于 而且 所以

 

6、以下是有关垃圾分类的倡议,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师生要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B.校园内、教室里设置多个贴上各类垃圾标签的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C.师生自备垃圾袋,各自把一天中产生的垃圾装好,放学后再将垃圾带出校外。

D.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少制造垃圾,特别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的垃圾。

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燥热             晶莹             烦躁             微不足到

B.忏悔             卓越             镶嵌             祸不单行

C.矜持             肿胀             婉转             深悟痛绝

D.疮疤             挑逗             过瘾             鞠躬进瘁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小港渡者

①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

②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来,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指1650年②小奚:小书童③木简:指木板④阖:关闭⑤牡下:上锁⑥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道:哲理

(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标2处)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望城二里             行之,尚开也             ③予为戏

(3)“渡者熟视小奚”这句话蕴含了丰富信息,下列选项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一项是(     

A.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怒气冲冲

B.渡者可能观察到书籍比较沉重

C.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年纪较小

D.渡者善于观察并有丰富的经验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5)这则故事,用成语来概括其中的哲理,并简要阐释。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瓢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了诗人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同情,又有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用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所见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原谅我也是第一次为人子女

(1)上一次和我妈吵架是在快要毕业的时候,那时我在医院实习,每天来来往往的都是重症病人及他们的家属,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病人的出气筒。我习惯了和颜悦色地面对每个病人,在他们歇斯底里时思考最妥当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医院老师们面前做最听话的乖学生。

(2)那段时间,我频繁地跟我妈吵架,有时我回到家里,身心俱疲,直挺挺躺在床上,我妈是个老洁癖,从客厅进来随口唠叨了一句:“怎么也不把床单拉平再躺。”我顷刻间就A炸毛了,从床上坐起来B吼她:“你没看见我刚回来,床单皱一点有什么关系,我才刚刚准备睡,又被你吵醒了!”

(3)或许,人在低谷时,不亲手把责任推给另一个人会活不下去,而归罪于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成了最便捷可行的方法,我在外越是乖巧,回家越是任性,并且自以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可以被原谅的。

(4)渐渐地,妈对我说的每一个字都开始C小心翼翼。她对待她的女儿,像对待一个在门口挂着“请勿打扰”的生客。她会偷偷在我包里塞小点心,晚上和我一起讨论电视剧。我想,她一定在暗地里准备了一百种试图让我变得愉悦的方法,却找不到一个奏效的。

(5)那一阶段,我在医院常常吃闭门羹。有时候会向我妈捉起,自己好不容易做好了消毒,病人瞥到我实习生的胸牌就要换人,我妈是个特别怕疼的人,后来有一次,她体检回来很兴奋地给我看她手上的针孔:“我今天去体检,人家给我扎了四针才扎进去。”我说,怎么就傻傻让别人扎了四针,可以让她换个人来。“我今天遇到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实习生,她问我能不能让她试一下。我看到她就想起你了。我想啊,我现在多给别人一点机会,以后别人可能也会给你机会。”我当下听得D鼻头一酸。

(6)我们全家没有人在医疗行业,谁都不清楚这个领域是怎样的环境。我妈就用这样笨拙无效的方法,暗自期待着世界能对她的女儿好一点——就让妈妈痛一点吧,或许有千分之一的机会,上天可以看见,然后回报在你身上。①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在为人子女这件事上,我是这样的不合格,甚至是零分

(7)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习惯把父母当成最后的堡垒,以为自己在外怂成一个草包,扎一身长短不一的刺,就可以转过身来,扎在父母身上。对外人发泄情绪,可能会因此遭到讨伐。这时我找到了父母,因为那是我们发泄情绪最低成本的方法。

(8)心理学上说,人有一些内在不可见的想法,这被称作潜在信念。我们在潜在信念里认为,在社会上我们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全部责任。②而父母就像海绵,只要不吸纳到极限,他们就会将一切无论好坏地照单全收

(9)曾经看过台湾童星杨小黎的一个访谈,她说小时候拍哭戏,刚开始导演们都告诉她:“你要是再不哭,妈妈就丢下你走了”。但这招越到后面越没有用处,因为她发现每次都说要走的妈妈,总是偷偷在旁边帮她拍照。聪明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说两百遍的“你要再哭,我就让大灰狼把你抓走”是永远不会实现的谎言。③倘若真的有大灰狼到来,他们只会挡在最前面

(10)洞察了父母的软肋就是自己,忍不住恃宠而骄地撒泼任性;用妥协的眼光看世界,却用挑别的眼光看父母,大概是天下为人子女者的通病吧,我妈总是说,很抱歉,没能够帮助你什么,因为我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可是妈妈,④请原谅我也是生来第一次为人子女

【1】下面对文中画方框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处的“炸毛”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脾气极大。

B.B处的“吼”准确传神地写出“我”的任性无理。

C.C处的“小心翼翼”写出了母亲对女儿不良情绪的包涵与迁就。

D.D“鼻头一酸”表现了“我”因为母亲为了让世界善待她的女儿,在体检时让实习生在她手上扎了四针,感动得想要流泪的心理。

【2】下面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写出了“我”发现和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以后的自责和愧疚的心理。

B.第②句将“父母”比作“海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爱的宽容,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C.第③句赞美了父母对子女之爱的伟大、无私,这是子女任性、无顾忌地向父母发泄情绪的原因之一。

D.第④句表现了“我”作为母亲的女儿,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我”由于工作压力大,而一味地撒泼任性、挑剔父母,而母亲为了让女儿开心,让世界善待自己的女儿而作出自我牺牲,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感激之情。

B.文中的“我”是一个热爱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蛮横无理、不懂感恩的女儿。

C.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善良、无私,对女儿有着强烈的宽容与爱的人。她对女儿的爱是无条件的,也是深沉的。

D.冰心的《荷叶与红莲》中“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和本文所赞扬的母爱有异曲同工之妙。

11、(文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陡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的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拐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昏眼花;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在哭泣,正奇怪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夕阳落山了,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哭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2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

3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什么?

4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哪个方面的描写?

5第6段中划横线句是文中的伏笔,与之相照应的是哪一句?

6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根据要求写作。

读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事迹,我们感动于他们的英勇博爱;读李森祥笔下父亲的一生,我们为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错位而深思;读阿长,我们发现粗俗背后的淳朴善良。读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你”我们会感受到平凡生活背后的精彩……

请以《读你》为题,参照“人物写作小贴士”,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2.不得抄袭、套作;不得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人物写作小贴士

抓住典型事件

借助写作手法

使用多种表达方式

体现性格、品质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等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