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pì rú( ) suì dào( ) tuǒ yuán( )
fánɡ ài( ) shē huá( ) yū ní( )
2、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是乐曲高妙。
3、运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的甜香 __________地对打 ___________得要命
__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__地指挥 急得___________
4、重点突破
我们从夏洛蒂三姐妹的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她们成功的一生正是“________”这一名言最好的阐述。
5、看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xuán yá xǐ yuè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shān jiàn bīng báo fèi té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1.本诗的作者是( ),清朝( )家,( )之一。
2.解释前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实写,写诗人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是虚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__________,第四句诗人对百姓寄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_________”为依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襟,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
7、说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
A. 动静结合 B. 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 点面结合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乐园。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 )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肃静 肃立 热烈 热爱
【2】这三个自然段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事件。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句中的“站起来”的意思是( )
A.中国人民站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了。
B.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了。
10、课内文阅读。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
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安”的意思有:A、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自食其果——( ) 心神不宁——( )
3.请从文中找出一句采用任务描写方法的句子抄在下面,并说说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4.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抄在下面。
5.“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的“这样做”指的是: 。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是: 。
11、根据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一起长大的玩具·抽陀螺
“杨柳活,抽陀螺。
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
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就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儿起来。
玩儿的时候,先得从鞭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先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但谁也不觉得冷。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
抽陀螺,还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以把别人的撞倒为赢。
【1】如果要介绍陀螺的做法,你会怎么读这篇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绍陀螺的玩法时,你应该重点阅读的段落是( )
A.第4自然段 B.第5自然段 C.第6自然段 D.第4、5自然段
【3】介绍玩陀螺带来的乐趣,恰当的做法是( )
A.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从陀螺的制作方法中体会乐趣。
B.仔细阅读第4自然段,从陀螺的玩法中体会乐趣。
C.仔细阅读第5至7自然段,从抽陀螺的做法和这种游戏的特点中体会乐趣。
D.仔细阅读第4至7自然段,从陀螺怎样玩、玩的地点和抽陀螺这种游戏的特点体会乐趣。
12、阅读乐园。
难忘的索溪峪(节选)
尤其是那十里画廊。啊,画廊,这名字实在是好,真不愧是画廊。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松高耸,绿树如云。
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
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女郎,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
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画廊( ) 流水潺潺( ) 独峙( ) 絮絮低语( )
【2】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处可以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了作者的两次“惊讶”,前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窃读记
林海音
①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⑤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⑥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⑦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⑧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⑨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题目中“窃”的意思是偷盗、窃取。(______)
(2)短文通过“藏身于众多顾客”“借下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我”的情感。(______)
【2】认真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1)文中“窃读的滋味”指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这种“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是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从中能够体会到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关于读书的名言,想想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填空。
(1)《观书有感》是 代著名理学家 的作品。这首诗以 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比喻 的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 。
(2)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 ”一词后来演化为成语。这个成语在诗句中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在的意思是指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16、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18、根据提示,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续写几句话。春节快到了,人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岸边,柳条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0、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通过人物语言,可以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请你抓住身边的某一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及神态等,对人物进行细致地描写,展现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