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末佛山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词语。

岸上的人们jīng huáng( )地看着因dǐ kàng( )不住台风的qīn xí( )而qīng fù( )的轮船,救援人员一刻也不敢dān gē( ),终于让落水的船员们都脱离了kùn jìng( )

2、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

幽静:________

缕:________

汹涌: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yī shɑnɡ    dòu fu  diǎn zhuì fú àn dān bó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5、词语巧搭配

( )的鲜花( )的阳光( )的笑声

( )的寒风( )的雪花( )的树叶

增添( ) 感到( ) 绽开(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人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精心选择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五个典型事例,表现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2】画线的诗句是围绕“_______”字来写的。读了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越岷山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的朗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放缓慢,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B.读第三、四句时要突出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第五句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六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

D.第七、八句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当时喜悦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要重读

7、阅读《约客》,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间是______(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

【2】“黄梅时节”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季节特征(   

A.江南地区

B.东北地区宗

C.华北地区

【3】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写出了诗人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所表现的画面。

_____

8、古诗阅读。

【甲】 【乙】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天街小雨润如酥,

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色遥看近却无。

杨花榆荚无才思, 最是一年春好处,

惟解漫天作雪飞。 绝胜烟柳满皇( )。

【注释】 ①杨花:柳絮。 ②才思:才华和能力。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酥:酥油 ⑤绝胜:远远胜过。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对比

B.夸张

C.比喻

D.拟人

【2】从 可以看出 可以作为甲诗的题目( )

A.不久归 晚春

B.斗芳菲 新春

C.无才思 早春

D.作雪飞 立春

【3】按照押韵规律,乙诗末尾括号里的字和读音应选( )

A.宫 ɡōnɡ

B.都 dū

C.城 chénɡ

D.京 jīnɡ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中“草树”本属无情物,竟能“知”,能“斗”,想象之奇,实为诗中罕见;乙诗中早春淡淡的草色与晚春的满城烟柳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

B.甲诗中杨花榆荚虽缺少“才思”,但仍为春天增添一景,虽然不算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C.“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乙诗中非常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透过雨丝遥望春*,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D.乙诗最后一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想象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晚春景色,肯定比细雨蒙蒙的早春可爱。

【5】写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可适当添加自己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别坐在角落里

那一年,我到省城建筑工地当小工。初来城市,与繁华相对,在黄土满天的工地上,我的心卑微到了极,点,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中的一粒尘埃,被所有人看不上甚至鄙视。

一天中午干完活,师傅带着我去吃饭,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来饭店。刚到饭店门口,师傅发现他手机忘在工地上了,便叫我先进去占个地方,他去取手机。

我进了饭店,服务员以为我是维修工,便问我是修什么的?我有些羞涩,说了一声吃饭。服务员一愣,然后便示意我找地方坐。

这个饭店在我看来装修豪华,档次高,我穿着脏兮兮的衣服与这里极不相chèn chèng),再看看衣着整齐的别人,我竟无所适从……

可师傅说了,让我先进来占地方,他平时很严厉,说一不二,我只好找了一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来。师傅来后找了一quān juàn)才找到我,见了我便对我瞪眼睛,问我说:“怎么找这样一个憋屈旮旯座位。”我脸红地说:“就在这里吧,师傅,我们身上挺脏的。”“我们来这里吃饭,又不是要饭,换个地方。”师傅带着我换到靠近窗户的地方坐下来。他大方地叫来服务员,点了两个菜,然后说了声谢谢。

我们正吃着饭,突然前面靠窗户的地方水管爆了,水瞬间pēn pèn)了出来。吃饭的客人都放下了碗筷,快速躲开。就在这时,师傅快速起身,chōng chòng)了过去,看了一下情况,果断跑到厨房关了总阀。水不再喷了。师傅原来干过水暖,他仔细地看了一下,说问题不大,让服务员先去买材料,然后继续和我吃饭。

服务员回来后,师傅没用半个小时就把水管修好了。饭店老板非常感谢,提出我们这顿饭免单,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没想到,师傅却坚持付了饭钱,说是举手之劳,就连最后老板提出给五十元劳务费,他也拒绝了……老板一直把我们送出了门,走了很远,我还看见他站在饭店门口向我们挥手,那一刻,我的心里无限感慨。

坐在公交车上,我有许多敬佩的话想要对师傅说,当我们目光相碰的时候,师傅先开口了,对我说:“小程,师傅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但我为自己骄傲,因为,我靠自己的力气吃饭,没偷没抢,不比任何人低声下气。今天吃饭,我看得出来,你专挑角落坐,完全是你自己看不起自己,我在这里千了十年了,经验告诉我,这个城市不排斥任何一个人,关键是你要有自信,并努力开创一片天地。”

师傅的一席话,说得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身体里涌动着的一股力量,推动着我相信自己,并融入这个城市。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卑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所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傅却坚持付了饭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到了身体里涌动着一股力量”一句中,“力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七自然段学“那一刻,我的心里无限感慨”。结合上下文,想一想,那一刻“我”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车窗外》,完成练习。

车窗外

周国平

①小时候喜欢乘车,尤其是火车,占据一个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户旁看窗外的风景。这爱好至今未变。

②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

③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

④当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出神时,我的心灵的窗户也洞开了。许多似乎早已遗忘的往事,得而复失的感受,无暇顾及的思想,这时都不召自来,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样在心灵的窗户前掠过。于是我发现,平时我忙于种种所谓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灵的窗户有太多的时间是关闭着的,我的心灵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的风景未被鉴赏。而此刻,这些平时遭到忽略的心灵景观在打开了的窗户前源源不断地闪现了。

⑤所以,我从来不觉得长途旅行无聊,或者毋宁说,我有点喜欢这一种无聊。在长途车上,我不感到必须有一个伴让我闲聊,或者必须有一种娱乐让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时间花在读一本好书上,因为书什么时候都能读,白日梦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⑥就因为贪图车窗前的这一份享受,凡出门旅行,我宁愿坐火车,不愿乘飞机。飞机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来不及寂寞,因而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我会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样。航行江海,我也宁愿搭乘普通轮船,久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涛万古流涌,而不喜欢坐封闭型的豪华快艇。有一回,从上海到南通,我不幸误乘这种快艇,当别人心满意足地靠在舒适的软椅上看彩色录像时,我痛苦地盯着舱壁上那一个个窄小的密封窗口,真觉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⑦我明白,这些仅是我的个人癖性,或许还是过了时的癖性。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缩减为零,舒适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门旅行呢?如果把人生譬作长途旅行,那么,现代人搭乘的这趟列车就好像是由工作车厢和娱乐车厢组成的,而他们的惯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车厢里拼命干活和挣钱,然后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享受和把钱花掉,如此交替往复,再没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车窗外的风景了。

⑧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1】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里的“白日梦”在文中有何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标题为“车窗外”,主要写乘车的爱好,但为何在第⑥段写航行江海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周国平的作品是“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请从“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两个角度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马鲁玛·穆雷玛所说:“人类在留给后代的自然遗产问题上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中前所未见。如今,我们必须加快和扩大合作,以确保未来社会和地球更加美好。”

②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1】“以自然之,养万物之生”中“道”的意思是(   )

A.道路

B.方向

C.规律

D.方法

【2】伊丽莎白·马鲁玛·穆雷玛和习近平主席讲话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请在①和②文段中分别用“ ”划出相关语句。

12、阅读。

美丽的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花,粉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欢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2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4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一一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钟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骋(chí chĭ) 马pĭ

2在文中“口”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一根虚拟的马鞭在舞台上可以有哪些表演?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文文在参观某地时看到了以下两则材料,请仔细阅读后完成练习。

材料一:国歌纪念广场位于上海杨浦区,占地约2.7万平方米,以唱片的造型设计的大型开放式圆形广场,寓意《义勇军进行曲》从上海唱响后,传遍大江南北。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特的主题雕塑,其主体造型为一面经过战争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旗前还有一把军号。国歌展示馆坐落在广场西南侧,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等组成。该馆以国歌故事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基调,以声音效果为重点,以展示、教育、收藏、研究四大功能为方向,通过珍贵的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全面展示《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创作过程、传唱与影响,充分展现了国歌的魅力,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

材料二:1970年3月2日晚上,寒冷的春夜。嘟嘟嘟,清脆的哨声划破了连队营区的沉寂,也把我们这群初来乍到的战士们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____________

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我好不容易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上,脑门上急出了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几次就是打不好。最后我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了个“五花大绑”,就往肩上一扛,跳下地,趿拉着鞋,冲出门外……

【1】材料二可能是文文在( )展区看到的。

A.国之风貌

B.缅怀革命先烈

C.感受军旅生活

【2】《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全中国。这首歌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鲁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国歌纪念广场中央的雕塑,主体造型是一张唱片及经过战争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寓意着国旗和国歌将传遍大江南北。

B.国歌展示馆以国歌故事为主线,有展示、教育、收藏、研究四大功能。

C.材料二中“脑门上急出了一层汗”描写了“我”的动作,“扛”“跳”“趿拉”“冲”等动词,表现出“我”在慌乱之中的狼狈相。

D.材料二中的“划破”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哨声的尖锐,为“我们”从梦中惊醒作铺垫。

【4】材料二中的第2段具体描写了“我”的狼狈相,请你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处写一写紧急集合的哨声响后,全体战士手忙脚乱的场面。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18、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一走进公园,就看到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地在长大,懂得了孝顺父母,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关心他人,懂得了感恩,懂得……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你成长中的难忘经历和感受。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